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中国大陆的农民工是一个职业流动相当频繁的群体。本文将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区分为:初次职业流动和再次职业流动。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和材料的分析,本文证明,农民工的初次职业流动实现了职业地位的较大上升,而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却基本上是水平流动,没有地位上升。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地位未能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地位积累、地位继承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2.
许欣欣 《社会学研究》2005,20(4):82-119
文章以全国3183名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与以前所做相关调查进行比较,作者发现,人们职业评价和未来择业取向的变化以及实际的流动状况揭示出中国社会结构深层的变动趋势。首先,精英阶层的分化以及进入精英阶层渠道的增加开始引发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和社会结构的重组。第二,社会流动机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人们市场取向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企业家作为其社会成就的指示器。第三,价值观的改变引发了中国人整体人格提升的开始。种种迹象显示,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由发端时的单方面经济体制变迁时期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全方位整体变迁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就业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试图改变既往对女性就业研究多侧重城镇妇女就业的做法,对包括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在内的中国女性1980年以来的就业状况做了初步描述和分析。作者尝试用性别分析的方法,从女性就业数量、女性就业的产职业结构、女性的职业流动、在业女性的收入、女职工劳动保护、妇女组织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对1982、1990年人口普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我国女性相对于男性较低的就业状况和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为改进妇女就业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所谓社会流动,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或社会职业的变化情况。如当前我国农村中有一批青年农民脱离土地,从事工业、商业、运输业等工作,这就是社会流动现象。再如近几年来,我国有一批中青年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这也是社会流动现象。前者是职业变化,后者是地位变化(有些也同时包括职业变化)。一、青年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青年这一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他们从一种职业流到另一种职业,从较低的社会地位升迁到较高的社会地位,这在现代社会中是常有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青年社会流动的  相似文献   

5.
王雷雷 《职业》2014,(36):158-158
本研究通过调查中职幼师生的职业兴趣,发现大部分二年级幼师生喜欢幼师职业。在毕业生调查和教学中,笔者发现中职幼师生对理论课兴趣不高,而工作后又对自己理论知识不足后悔不已。本文期望通过研究幼师生职业兴趣,审视中职幼师教育和实践的关系,对如何改进中职生的职业适应状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四城市制造业青年农民工的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青年农民工在就业年龄、职业技能、职业选择、收入水平和劳动保障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传统观念和妇女较低的文化素质等因素有关.因此,改善农村女青年的就业环境和生存状况.就必须从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农村流动女性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城乡人口社会流动与教育之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认为,农村改革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市场经济为实现社会流动提供了巨大空间。80年代以前农村“外流劳动力”与受教育程度并无十分密切的相关,90年代这种关系开始逆转,未来农民的社会流动将更多的依赖教育资源;城市职工的各类社会流动均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女性的就业结构偏重于低职业层。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社会流动的主要障碍是教育因素,而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也是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艳霞 《职业》2006,(8):40-42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然而为数不少的职场人阴差阳错选择了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职业。他们中有的成功跨越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鸿沟,在新的领域中自由驰骋;也有不少人工作数年,却仍然在专业与职业之间痛苦徘徊,找不到突破口。针对这种状况,《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精品学习网联合开展了“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调查”。调查显示,职场人士已经不再迷信专业与职业对  相似文献   

9.
刘艳霞 《职业》2006,(10):44-45
利益的冲突,使劳资关系从来没有风平浪静的一天,而劳动合同从来就是风口浪尖上的焦点,所以新劳动合同法从立法计划出台开始,就一直是职场关注的焦点.那么现阶段的职场劳动关系如何?新法的出台又被寄予了怎样的期望?<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特别推出"劳动合同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10.
广东职业流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描述了广东职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把广东的职业流动概括为:从低收入、低社会地位职业转移到高收入、高社会地位职业;年轻人转移的幅度高于中老年人;在一些职业流动中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性的职业流动比女性强烈,剧烈的职业流动主要发生在25岁以前。随着职业流动的加剧,职业多样化的趋势明显,而以青年人尤为突出。通过职业流动的研究,论文指出:社会变迁最突出地体现在青年人身上。  相似文献   

11.
职业康复     
《中国社会导刊》2012,(31):F0002-F0002
10月26日,北京回龙观医院职业康复工厂内,一名精神康复者正在工作。 作为北京市市级层面的精神疾病患者职业康复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在该中心内设有流动图书馆、小卖部、职业康复工厂、职业康复农疗基地和社区职业康复工疗站5个工作环境。其中,职业康复工厂依托北京市卫生局洗涤中心的环境和技术优势,为患者提供分拣、熨烫、缝补、整理被服的工作;农疗基地为患者提供以种植为主的康复训练项目,从而帮助患者从职业康复项目中受益,使其工作技能和社会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变换劳动角色的过程,是指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从一个职业或职位到另一个职业或职位的变更。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流动日渐普遍。合理的职业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也有利于个人的特长发挥。由于社会分层现象——社会等级序列客观存在,而较高的社会等级、社会地位又可以成为人对良好能力表现的一种肯定与褒奖,所以合理的社会流动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进取意识与竞争意识,并增进创造能力和开拓能力。一、职业流动分类职业流动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职业性质和…  相似文献   

13.
观念趋向务实结构喜忧参半市场有待定位──上海职业青年消费状况调查分析报告黎洪伟(执笔)1994年5月进行上海市城镇职业青年的消费状况调查,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具有本市市区户籍的在业的18~35周岁青年中,抽取样本450个。调查以问卷访问为主,同...  相似文献   

14.
从“知青一代”的职业流动看社会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回顾性调查资料分析了知青一代人的职业流动特征,以及与其前后两代人的差别,论证了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对个人职业流动的决定性影响,和个人文化程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应对知青一代这个特殊的人口群体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国交通类职业类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交通职业类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佳、职业压力较大,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两两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由此,本文从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形成有力的教师自我防护系统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职业流动基本态势张华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市场经济的活跃在加快物资、资金、商品流动的同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职业流动。其中,年轻人走向劳动力大市场的脚步格外引人注目。一、近年来我国青年职业流动的基本态势从...  相似文献   

17.
杨剑峰 《职业》2002,(8):21
一、供求分析是职业介绍工作的风向标 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就是对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状况和用人需求情况的分析报告,可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分析报告给南通市职业介绍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成为南通市职业介绍工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5,(8):36
最近,中国著名形象咨询机构西蔓色彩开展了一项白领职业形象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北京地区的1000名职业人士,其中女性占70%,月收入在2000~4000元的职业人士占52.47%,4000~6000元的占26.92%.  相似文献   

19.
让压力与快乐共舞--2006职场压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娴 《职业》2006,(2):29-31
衣着光鲜,工作体面、收入不菲、业绩卓越.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白领的光辉形象。可伴随着“职业病”一词的出现和许多社会精英的离世.人们开始发现“光环”背后的巨大阴影。在美国.每三个工人中就有一个由于压力而生病;在英国,工作压力过大的代价达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中国.职场人士的压力状况又如何呢?《职业》杂志、中青在线.智联招聘联合进行了“职场压力调查”。调查显示,有42%的被调查者觉得压力较大,觉得压力很大的有20%.而没有压力的仅有3%。  相似文献   

20.
徐杰  夏建友  郑海风 《职业时空》2012,(9):155-157,160
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2009、2010届毕业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技工院校学生生存发展需求及就业状况调查的信息呈现,对其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层级化生涯教育是解决职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