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居易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爱情故事为题材的《长恨歌》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广大读者,并被多位学者、翻译家译为英文传到国外。在众多译文中,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版本及许渊冲的译本在国内关注度颇高。作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鲁迅先生的"三美"理论上结合自己翻译经验提出了译诗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和"形美",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崇。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作为指导来赏析比较两个倍受关注的译本,体味两个译本的各自魅力以及个中差异。  相似文献   

2.
弹词《姑苏水巷》两译本在意、音、形上都有所兼顾,但各有特色。"三美论"中涉及的意美、音美、形美契合了弹词的审美要求,适合弹词的翻译研究。从"三美论"的视角诠释弹词《姑苏水巷》两译本意美、音美、形美的表现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亚瑟·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句式结构、中国文化负载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了韦、许、汪分别采取的归化异化策略与各自译本的表达效果,总结了归化异化策略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冰心一生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其中纪伯伦散文诗《先知》的译作堪称译界经典,两人同为"爱与美"的信奉者,相似的文学创作理念和心灵上的高度契合,使冰心的译本独具特色。《先知》的冰心译本,运用"顺""真""美"三原则将原作的神韵和"美"传递给读者,既忠实于原文,又对读者负责;不仅真实传递出纪伯伦诗作中深邃的哲理,又兼顾了行文之美。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了"寒山热"。战争后的消极状态使人们迫切地寻找一种精神寄托,而寒山诗自然洒脱,通俗易懂的风格在当时几乎替代了当地文学,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寒山诗尤其对"垮掉的一代"影响最大。寒山诗在西方的风靡得益于寒山诗的翻译。而最著名的译本属加里·斯奈德的英译本。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进行斯奈德英译寒山诗的理论研究。此理论更好的从文化等角度剖析译本的合理性及艺术性,旨在为更多的译者提供更多的翻译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白居易叙事长诗《长恨歌》的两个译本,从原诗内容的理解到译诗的准确传达、译诗的风格、韵律、修辞和词藻等方面做了简要的比较和评述,以期更好的赏析翻译家们的精彩译作。  相似文献   

7.
以《欧也妮·葛朗台》两个译本:傅雷和李恒基译本为研究对象,试从词汇层面评介和分析,再现翻译困难,欣赏译者妙译,希望为将来《欧也妮·葛朗台》中译本提供少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欧·亨利的经典作品之一《麦琪的礼物》有数个中文译本,其中就有王永年先生的经典译本。王永年先生的译本历来以"信"的风格备受业内和读者称赞与喜爱。本文尝试从字义、修辞手段、声音节奏等方面分析王永年先生在《麦琪的礼物》中所呈现的翻译风格,总结我们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所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道德经》的两个阿拉伯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论文从哲学概念的译名、译本的特点、意译与直译、对原文的理解等角度着手,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得失,期望能对后来译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道德经》的两个阿拉伯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论文从哲学概念的译名、译本的特点、意译与直译、对原文的理解等角度着手,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得失,期望能对后来译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戏曲是"剧诗",自身具有一种很强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仅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本文主要从情景交融以及虚实结合两个方面剖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邓玉羽 《现代交际》2011,(10):51+50-51,5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翻译对任何译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译本(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的研究,通过分析两个译本对《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进一步对比分析和探讨了两个译本中对文化内容翻译,意在发掘更多影响译者对文化内容翻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法国著名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在诗歌美学观上,受到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影响,不但继承了爱伦·坡"以忧郁为美"的美学观点,还将其进一步深化为"恶之美"。通过介绍和对比这两位不同国家的诗人的作品及其美学观,发掘夏尔·波德莱尔作品中所体现的关于诗歌的"恶之美"。  相似文献   

14.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其外译对于构建"中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形象学视角对比研究《论语》许渊冲译本、辜鸿铭译本、理雅各译本与亚瑟·威利译本中对重要概念"君子"的英译,对不同译本所构建的"君子"形象特点进行描述,发现各译本"君子"形象有所差异,并从社会文化和译者个人因素角度分析差异成因,进一步说明翻译对于形象塑造的作用,为中国形象的塑造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神韵诗以"清远"为尚,明白"清"与"远"的具体含义是真正理解神韵诗的先决条件。本文即对神韵诗"远"这一特征进行解析,从它的文学表现形式和对诗人的内在要求两个方面着笔,打通"作者——作品——读者——作者"的三角回环,加深对神韵诗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诗词翻译的新范式标准"三美原则"的指导下,对林语堂与许渊冲《声声慢》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展示在"三美原则"指导下,译者找到开古诗词英译的新视角。在更好地把握诗词英译准确性的同时,体现其更高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死水》是闻一多在新月时期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涉及到了三美定律,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本文以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从死水各个角度来展开对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进行分析,并论述了诗的"三美"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丹、美两国青少年社会化和冒险行为[美]杰弗里·阿内特;莉娜·詹森谈谷铮译本文旨在帮助人们理解作为一种文化过程的社会化,为此,我们对丹麦和美国两国青少年的社会化作多方面的比较。我们进行比较的概念基础是非限制性社会化和限制性社会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文...  相似文献   

19.
王美龄 《现代妇女》2014,(2):197-198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正式提出"以禅喻诗"的主张,使"以禅喻诗"成为了一种风气。其实,从内在本质来讲,"以禅喻诗"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文仅从艺术思维和宗教思维,灵感与顿悟,"语不惊人死不休"与"不立文字"这三个角度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所评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两首词的浅析,来反映一代伟人,同时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主席"熟谙我国古典诗词,勇于扬弃、创新,追求诗意、诗味、意境"和他喜爱的"刚柔相济,偏爱豪放、不废婉约的独特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