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日益凸显,新老农民工在成长经历、文化素养、利益诉求、职业取向以及对城市的认同等方面异质性差异要求我们对农民工相关制度和政策必须重新审视,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一朵瑰丽,自古以来就对周边国家的饮食产生着深远影响,而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在饮食文化上受中国的影响很大。但伴随时代的推移,两国的饮食文化在不断触碰、不断摩擦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从而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承认差异、探析原因、加深认知,以尊重、包容的态度看待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有助于相互学习进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互为邻邦,在形成各自独特民族文化的同时,相互间也很早就开始了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对文化分支之一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受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状况、民族风俗、历史经历等方面的影响,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从中日饮食文化起源的基础、主副食的形成背景、料理中展现出的审美意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等几个方面对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作一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分析了赣南崇义县S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发现不便的交通和贫瘠的基础设施、思想观念落后、贫困文化价值观、福利传导机制不畅通是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破解贫困代际传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特点。中国是内陆国家,以农耕文化为基础。而西方国家多处于临海地区,具有传统的畜牧文化特征,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在这其中饮食文化更是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并且得出结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饮食方式、餐具、餐桌礼仪以及本质等各方面的差异都是显而易见的。正是这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文化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知识、信仰、艺术、习俗等等,以及人类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异同。对中西方饮食文化间的差异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加强中西方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减少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代际间婚姻观的差异与干涉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受到个人道德观念的影响,还受到文化、经济和价值观层面的影响。解决它,除了公共政策的支持,更多地是需要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在经济、政治、地域、天气、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饮食观念与习惯,从而造就了今天的饮食文化差异。本文通过中国与英美国家历史背景差异和饮食差异的对比来论述和分析中国和英美国家饮食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结构、饮食方式、烹饪方法、文化理念以及用餐礼仪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如今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不同气候、地域地理、人文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直接反应了当地的文化根源,体现了当地文化发展的历程,这些对于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食材的选择,烹饪方式,饮食习惯,饮食礼仪这四个方面上的差异,来探究中日饮食文化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中日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要求我们积极汲取日本饮食文化的优秀之处,培养一个健康的饮食观。  相似文献   

11.
饮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承载着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蕴藏着民族内涵。在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仅保留下来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还有相关的饮食谚语、俗语、成语等。通过研究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俗语、谚语等的翻译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对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影响着沿线各国人民的生活。本文将着重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的备宴观念、赴宴时间观念和座次方式等差异,揭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阐明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想上的改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多年实施,都对农村家庭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2016—2017年对山东省章丘市三个样本村居和枣庄市一个样本村居的调查,从农村家庭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不同家庭结构对代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增长趋势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的增大,离异家庭逐渐增多,对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鸿沟存在于接入、技能和应用等三个层面。"70后""80后""90后"群体内部在三个层面的互联网鸿沟形成机制方面存在着代际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在第一道互联网鸿沟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培训、日常上网活动对第二道互联网鸿沟形成过程的影响逐渐加大,性别对第二道互联网鸿沟的影响减弱;个体的互联网相关技能掌握对第三道互联网鸿沟来说是重要影响因素。代际群体在互联网基础应用方面的差异逐渐消弭,90后在网络自我互动和网络学习方面的参与显著领先,而80后则在网络表达、网络生活助手和网络学习方面的参与显著领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省的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而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启动企业传承,进入接班换代高峰期,"二代"企业家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为了解"二代"企业家的经济理念与社会特征、企业继任对后续发展的影响,研究者在广东开展"二代"企业家调研,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混合研究方法试图呈现广东民营企业在传承过程中的具体安排和特征,父子两代企业家在产业选择、企业治理、技术更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企业传承的效果与瓶颈,分析代际传承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剪纸艺术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甘肃庆阳的剪纸艺术,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庆阳剪纸以其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的特点,在全国同类民间剪纸中独树一帜,它更能反映出西部地区民间生活。本文以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及其外孙女惠富君为例,阐述了剪纸传承中两代人的人生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坚守与突破,运用文化传播及代际流动模式对剪纸民俗传承加以更深层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18.
王元超 《社会学研究》2023,(2):204-225+230
空间视角是代际流动研究的重要生长点之一。本文使用CGSS2010—2017年数据,探究了代际流动的地区差异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代际流动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态势。决定一个地区代际流动状况的不只是其内部的社会结构特征,还有其外部空间关系,即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周边的社会资源。周边地区发达的工业化水平、较大的收入离散性以及充足的社会福利资源能够促进本地区的代际流动,呈现“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对中国饮食文化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文化习俗翻译离不开特定的翻译策略,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习俗的世界性传播。  相似文献   

20.
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的研究发现,消极事件、子女教育、经济困难、人际疏离是该群体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其中,经济困难与人际疏离两个维度的压力相对突出。并且,生活压力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男性的子女教育压力小于女性;已婚群体的子女教育压力较大,经济困难压力较小;年龄越大的群体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受消极事件与经济困难压力影响越小;个人租房的群体在经济困难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工作职位越高的群体经济困难压力越小,但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关注多维的生活压力,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切合需求的社会服务,有利于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