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逐渐在国内盛行,与此相反,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日渐式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传统节日的庸俗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圣诞节所具有的消费性和狂欢性。但是不管传统节日如何疲软,由于其所具有的情感意味,都是西方节日不可替代的。西方节日只是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一个互补的关系,显示出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变迁的年俗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在民族的历史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主题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考察春节这一特殊节日节俗在当代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反映出时代的变迁情况,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看待春节习俗变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一些西方节日逐渐被我国青年人所接受。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防止西方以节日为形式和外衣对我国的各种渗透,建议从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提升大学生对本国文化认同感,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价值导向、提高大学生的节俭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精神、孝道文化。当代大学生存在对传统节日文化认知程度不高,对民族文化认同弱化的现象,亟需从高校、社会、政府三个层面同向发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以圣诞节为代表的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出现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这会侵蚀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认为,一方面文化是洞穴,理应多元,所以在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另一方面中西文化都遭遇了现代性的侵蚀,节日的欲望化现象很突出,这需要中西双方共同面对。对于教育者来说,在尊重学生选择权利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节日的仪式和氛围中,让其心灵接受传统节日所内蕴的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继承与延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而且也是其应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忽视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范友林  孙燕 《职业》2014,(33):123-125
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在形形色色西方文化和西方节日的冲击下,固守本民族的节日之根和文化之魂更为迫切和必要。挖掘传统节日的优秀价值并赋予时代内涵,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特有的心理机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的友情观也显现出不同特点。当代大学生的交友类型分为八种:城镇型、乡党型、新生型、老生型、同性型、异性型、同窗型、师生型。基于对价值变迁中当代大学生友情观的分析,建议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尊重,处理友情中的情、理、法三者的协调性三方面着手,树立信任型、进谏型的友情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与冲击,我国社会文化呈多元化发展。在不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现实背景中,个别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逐渐严重,价值观也逐渐扭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置疑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将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期望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急速变革期的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社会的变迁、网络文化的盛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等都不可避免的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高校教育者必须全面的掌握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及趋势,并深入分析其变化发展的原因,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减少社会腐朽思想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不良影响的同时,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使其真正承担起21世纪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在新颁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榜上有名。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日,这个节又该怎么过?可不要光说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过年吃年夜饭,这远不是这些传统节日的全部意义所在!然而,现实中,中国许多传统节日正在衰落,而西方节日却在蓬勃,即使像春节这个十分中国的节日也  相似文献   

12.
以符号为载体在当代进行传统节日的推广,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文化课题。通过对传统节日与符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二者的依存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传统节日符号的当代创新和推广应用问题,使传统节日在当代经由符号的信息传达而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中逐步被"边缘化",改革开放之后"洋节"以全新的庆祝方式满足了现代青年人对休闲、娱乐、聚会、消费的要求。随着我国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青年人注重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凸显,个性独立张扬。在"洋节"的退烧中创立专属自身群体的独特节日,并赋予节日以文化内涵。从社会文化的多维度视角透视青年自创节日文化的原因,审视其活动内容,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现今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丰富的篮球文化建设不但有益于对大学生身心行为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爱好与生活习惯,对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新篮球观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高校篮球文化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节日仪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信仰的象征。本文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2013年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清明节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意在增强电视节目策划者对节日电视节目仪式的创新意识,增加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宋树勇  罗亮 《现代交际》2012,(9):225-226
政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握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是进行政治观教育的前提。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揭示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文章对大学生的政治观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政治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间文化习俗——年例,是粤西地区所特有的传统节日,其历史源远流长。在粤西岭南一带,年例多集中于农历正月、二月份举办,甚至比春节更为重要。本文从其表现形式入手了解在时代变迁视域下,年例文化于不同地区,对当地村民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及情感状态等产生的作用,探究例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当代传统文化的保护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2008年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复兴元年。因为,在这一年,七大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外,又有三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端午、中秋。 专家说,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放假就是进步。确实如此。不过,如何让节日不只是假日,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依然费思量。节假日可以调整,但传统文化该如何激活、复兴?当然,有了假期和闲暇,我们才可能细细体味传统文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19.
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韩国江陵端午祭作为韩国地区性的传统祭祀节日,在传入韩国之后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江陵一代的文化特色。这两个节日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分离。本文从历史起源、节日庆祝方式以及两国传承的差异性来比较两国端午节的异同,同时提出关于中国的端午节如何在新时代下继续发展下去的建议。文章认为,在文化上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更好地促进两国关系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对于外国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津津乐道,却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民俗节日文化日益边缘化,对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从文化角度探析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方法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民俗节日文化翻译的可接受度,还可以让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