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诗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中不可逾越的高山,而李白的诗歌造诣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标志更为中外翻译家所青睐。在李白诗歌的英译中,许渊冲的译本关注度颇高。本文详细阐述了李白诗歌及其英译的发展,以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为例,从不同角度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进行剖析,并对其翻译实践进行尝试性的评价,旨在完善李白诗歌翻译,将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浪漫与美学推向世界文坛高峰。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文博单位积极迎合时代趋势,努力做好文物的各语种翻译,特别是英语的介绍工作。然而,许多中小型甚至是国家级的文博单位在馆藏展品的英译时,时常出现错误。因此笔者从译界熟知的归化与异化的角度论述博物馆馆藏展品标识英译,认为归化仍是藏品标识英译的一大趋势和主要途径,归化翻译可以让目标语读者更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在其英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是英译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从阐释学翻译理论尤其是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视角出发,探讨《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过程,以期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英译及中医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进而借物抒情。而这种意象的使用也使中国古诗词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喻意美。在诗词英译的过程当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也常常需要译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中文诗歌意象翻译的研究在中国的翻译发展与文化传播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译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方式,本质上即为如何实现对异域文化的交流、移植,以达到语用内涵的等值传递。《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翻译过程中如何保留并传递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文章通过阐述《红楼梦》中饮食文化的内涵特征,对《红楼梦》中饮食文化的英译提出了"直译策略""音译策略"等英译策略,旨在为研究如何促进我国翻译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交换,其本质是信息的传播,特色美食文化的英译是将美食中的文化信息通过解码和编码实现最优化输出。通过研究影响文化视角下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分析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异化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实现对美食文化的有效英译,从而有利于探索切实可行的美食文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有效实现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本的英译究其本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为提高旅游翻译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的旅游文化,促进中国文化更快地"走出去",用传播学作为理论依据,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中英旅游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与传播的关系、中英旅游文本的异同、英译方法和技巧等,归纳出旅游文本翻译原则。以求跳脱传统的在乎翻译的"译",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翻译这一言语活动。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提倡文化走出去,做好诗歌翻译工作,将会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熠熠生辉。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歌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杜甫诗歌和诗歌翻译的研究众多。对《登岳阳楼》的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各个英译版本的特点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曹容 《职业时空》2010,(1):143-146
近年来我国的涉外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地名和景点名称的翻译在促进和优化我国的涉外旅游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康巴藏区的景点名称的英译为实例,重点探讨了旅游翻译中地名和景点名称的英译方法,并分析了翻译原则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译者无论采取哪一种翻译手段,都要考虑到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和译语读者的接受度,同时使译文达到规范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以生态翻译理论中的三维原则(语言维、文化维、翻译维)为鉴赏标准来评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五个英译版本的得失。从新的切入点探索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寻求最佳的翻译方法,从而缩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促进中英文化交流,提高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公示语作为外宣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其翻译有了越来越重大的意义。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运用其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分析景区公示语的英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翻译是文化的使者。基于景点介绍英译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及问题,笔者从语言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对旅游翻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甜 《现代妇女》2014,(9):255-255
中国英语是有中国特色,产生于中国本土的英语中国英语。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何使用恰当的中国英语,涉及到中国英语的英语翻译问题,而生态翻译学,基于翻译选择适应论探讨中国英语的英译,为中国英语的英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尤其在中国典籍文化翻译中,译者更要充分发挥主体性。许渊冲先生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雨霖铃》为例,从译者的翻译目的、美学观和文化观三方面,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于笑莹 《现代妇女》2014,(5):282-28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趋加深,例如像《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译苑》一系列的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栏目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可见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离不开英译。以我国风味小吃为例的调查发现传统美食的英译面临着拼写错误、语义模糊且漏译错译、没有照顾到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建议的解决方法包括:注重对风味小吃进行分类总结;在归纳总结的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翻译时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被忽略。随着翻译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成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和热点。西方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从阐释学的观点提出翻译分为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文将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作为理论基础,以张培基先生英译《致蒋经国信》为例,讨论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被忽略的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发挥的。  相似文献   

17.
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使用丰富。基于自建中国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研究发现含"天"字文化负载词中"天"代表着我国哲学、宗教、伦理等三大文化领域的特色文化;其英译过程多运用省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使得文化因素在翻译前后实现了文化信息功能对等。含"天"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对指导翻译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刘建刚 《现代交际》2010,(12):49-49
中国饮食文化的英译还要求译者既要掌握两种语言,又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全面考虑翻译中涉及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因素。为确保两种文化的有效交流,本文试图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翻译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将简要回顾乔姆斯基管约理论对空语类的介绍,然后运用空语类理论分析汉语语言中空语类现象与特征,最后提出汉语散文中含有空语类的语句的英译技巧,有助于翻译课堂教学以及汉英翻译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  相似文献   

20.
陕西的小吃文化,是陕西旅游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肉夹馍、凉皮对于西安来说是和明城墙、大雁塔同样重要的旅游文化符号,这些地方特色小吃广受中外游客的喜爱。因此,陕西传统饮食英译的研究也尤为重要。以大量陕西风味小吃翻译为例,分析常见的翻译方法,以期提高陕西小吃翻译水平,有利于陕西的文化形象的树立,促进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