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导演杨雅喆的电影《女朋友·男朋友》将一段同性异性三角恋情放置于一系列追求自由民主的学生运动的历史背景中,在爱情中探讨欲望与自由,本文从电影音乐角度阐释了作品爱与自由的青春主题.  相似文献   

2.
段丽敏 《职业》2015,(7):50-51
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对青春时期的学生影响颇深,尤其是对高考重压下的学生影响更为深刻。在反映新时代背景下高考时期的电影《青春派》中,学生们的表现除了消极的反抗外,更多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梦想的自信。  相似文献   

3.
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对青春时期的学生影响颇深,尤其是对高考重压下的学生影响更为深刻。在反映新时代背景下高考时期的电影《青春派》中,学生们的表现除了消极的反抗外,更多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梦想的自信。  相似文献   

4.
韦斯安德森导演的电影作品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电影的视听语言和影片的叙事特征都各具特色,并通过在表达电影主题这个目的下完成了结合。本文就通过对韦斯安德森的作品《月生王国》中画面的色彩、构图、布景的使用等视听语言分析,来简析电影的视听与叙事的结合,从中透视韦斯安德森电影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相对较为固定的风格手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奥运的电影,留存在记忆深处的有两部——英国电影《火的战车》与匈牙利电影《荣耀之子》。人们常说奥运是纯体育盛事,与政治无涉,这种说法或许只能算作希望与梦想。事实上,奥运从来不曾游离于政治,奥运竞技成绩寄托了每个国家的荣誉与诉求,而奥运史上的某些动人章节,更是映照了人类追求自由与光明的步履。  相似文献   

6.
影视作品当中,镜头的运用多种多样,每一种镜头的运用都有各自的功能与特点,不仅能够清楚流畅的表现出电影画面中的具体内容,而且还能够表达出影片的主题与意境。空镜头的运用在电影作品中随处可见,空镜头的运用对电影的叙事和抒情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文章主要以张猛导演的影片《钢的琴》为例,分析空镜头在此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小说《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一个分水岭。文本描绘出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生活、面对死亡的多种可能的态度。本文通过小说文本《或者》与电影作品《活着》的论述,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影像等角度开掘影视改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英雄》之前,张艺谋电影主要是以批判国民劣根性为主旨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菊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经典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对农村中的家长式权威、封建社会下的家庭暴力,以及夫权社会下的一夫多妻制等国民劣根性进行深层次分析,探讨张艺谋电影主题在深层意义上的内涵以及电影本身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在于把握青年电影的价值取向,表明青年电影的立场和态度,以第六代导演的部分电影作品为例,突出新青年电影注重坚持以自由地表达个人和反应社会本身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菲茨杰拉德是上个世纪初的一位非常著名的美国作家,《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盖茨比这一角色,后来这部作品被好莱坞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拍成了电影。本文首先探讨了盖茨比对于爱情的坚持以及对于梦想的执着,从而对盖茨比伟大精神的正面意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阐述社会道德的衰败和盖茨比伟大精神的反面启示。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观察     
中国教育体制亟待改革:由行政垄断转向自由教育 《中国改革》杂志7月28日的文章说,教育已到非改不可的时候,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相对于现在行政垄断的教育制度而言,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当是建立自由教育制度,即约束或规范出资人自由办学、教师自由授课、学生自由择校择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如是说。几百年前,伟大的亚伯拉罕·林肯这样鼓舞他疲惫的战士们。几千年前,庄子在冥想后用先贤的词汇记载了他和梦想美丽的邂遁。历史转个弯,发明了电影,每个电影部是一个梦想,汤姆·汉克斯在《阿甘正传》中告诉现实中的我们: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而最甜美的滋味在于你达成梦想那一刻所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3.
樊婷 《伴侣(A版)》2017,(2):20-22
一、勇敢驶向未至之地 2016年7月7日,第九届IPPA获奖作品揭晓,中国新疆摄影师牛思源从139个国家的摄影师中脱颖而出,凭借作品《老人与鹰》夺得总冠军.这是IPPA举办九届以来,华人首次折桂. 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小牛用了4个电影片段比喻自己的感受,这感觉就像—— 《肖申克救赎》中,安迪冲出下水道,在暴风雨中拥抱自由.  相似文献   

14.
正不要因为我们的算计,而伤了孩子的心;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现实,为梦想背负代价。豆豆有一个梦想:拥有一张可以通往世界任何地方的火车票。这个梦想来自电影《极地特快》。在电影里,小男孩克劳斯一直坚信圣诞老人存在,而他的坚信得到了神奇的回报:在圣诞节前夕,一列通往北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一切的进步、争执和喧嚣都在意料之中。若说出人意料之处,倒是几部小成本电影异军突起,诸如《天狗》、《疯狂的石头》、《梦想照进现实》、《鸡犬不宁》等电影的叫好叫座,使人们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有了新的看法。2006年的中国电影,其特点大概可以用小成本与大制作的锋芒相争来概括了。  相似文献   

16.
7.为什么教育需要自由和民主 抗战时,潘光旦曾经分别以《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为题,作过两次演讲。后来,他把两次演讲的内容合在一起,纳入《自由之路》一书。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民主和教育的基本看法,因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穿越与梦     
"穿越"是目前中外文学、电影作品中不可忽略的艺术题材,表达着人类对于时空探索的追求和愿望。这种愿望事实上是人类所共有的,已经成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因而穿越作品为我们从虚幻角度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人类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一切的进步、争执和喧嚣都在意料之中.若说出人意料之处,倒是几部小成本电影异军突起诸如《天狗》、《疯狂的石头》、《梦想照进现实》、《鸡犬不宁》等电影的叫好叫座,使人们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有了新的看法.2006年的中国电影,其特点大概可以用小成本与大制作的锋芒相争来概括了.……  相似文献   

19.
排排坐     
我很喜欢诸如"一个青年的电影心得"这样的文章标题。我认识一个资深影迷,我想如果去采访他,然后写一篇文章,就用这个标题,应该会很帅吧。可是这个标题似乎颇具有主观性,好象布道,好象上学时做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归纳。所以我又想过用"对话体",可是我不是他对手,只好作罢。其实我有点羡慕他,有一项自己的爱好,还那么浓郁。我看《死亡诗社》,我觉得我就是里面那被"传统"毒害的少年,而他是那么自由自在。无法预想,电影的结局会如此残酷:  相似文献   

20.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它创作于19世纪初,作品以宗教、女性为主题,巧妙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刻画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经典形象。电影《浓情巧克力》改编自作家琼妮·哈里斯(Joanne Harris)的同名小说,创作于20世纪。同样是一部以宗教、女性为主题的电影,它与此类作品中的经典《红字》相对比,有相同之处,亦有反差与创新。本文拟就两部作品的相同与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