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高校教育中,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有积极的心态、正确的生活态度,能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具体探究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应用积极心理学能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的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及其学生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增文 《现代交际》2014,(2):221-221,220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和跟踪调查,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相结合,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利芹 《现代妇女》2013,(12):117-117,122
目前我国高职生群体心理健康已受到广泛关注,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展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我校鬲职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显示,高职生心理疾病检出率仅为1%,但是高职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发展没目标,生活满意度低等消极生存者竞达50%之多。面对这种情况,单靠心理咨询、个案干预等手段很难产生效果。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于积极恩想的培养.而教师则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做到预防为主。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体积极面极为关注,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得以开辟出新的工作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恕华 《现代妇女》2014,(3):I0009-I0010
根据心理学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各院校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以唯物主义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来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学校、学生以及家长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和期待。高职院校学生具有缺乏责任意识,逆反心理强;易产生挫折感,自卑感强;难以迎接挑战,易焦虑;沉迷虚拟网络世界,易消沉等心理特点。要针对吉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再认识和重新定位,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数量充足专业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出加强和改进吉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晔 《职业》2009,(36)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比例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因此,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解决对策就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扩张,教育竞争异常激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发现很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来,因此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十分重要。高职学生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工作中,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富有成效的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深层促进作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心理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状,其次概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的途径,以便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的作用,为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蒙族地区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地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本区高职院校蒙汉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卿云 《现代交际》2011,(12):217-218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色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随着社会压力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能够为高职教师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供参考,并为高职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杜芳 《现代交际》2010,(4):182-183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社会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整体素质偏低等因素使他们此一般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去努力,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和条件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靳晓霞 《职业》2022,(1):94-96
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和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在联合培养模式下对医学类高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高职院校和合作单位共同探索和思考.本文从联合培养模式下医学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研究大学生思想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也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规律和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刘瑞玲 《职业》2015,(8):78-80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代高职大学生成为中国"迷惘的一代",本文经分析发现,心理问题是影响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6.
学生阶段是独立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培养的关键期,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和困惑应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生源构成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采用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对策,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促进学生人格以及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从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人文关怀不足的问题,因而也在一定上影响了高职不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本文通过对人文关怀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就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建议,为优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体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聂述文 《公关世界》2022,(4):108-109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覆盖到了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网络化时代的优势,构建起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体系,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对高职院校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以及市场的进步发展,高职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始面临各方的压力,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对其模式进行创新。本文将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策略,以期能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