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日语教学当中,从最初的假名发音到之后愈发复杂的长句发音,笔者在长时间的任教过程中发现发音教学环节往往就会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特别是笔者所任教大学的日语学习者绝大多数出身自赣方言地区,学习者大都有各自的方言发音习惯,所以对学习者来说,完全摒弃自身方言的发音影响,不仅在纯汉语环境中学日语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日语环境中学习日语也无法实现。所以在语音教学当中可以结合日语的发音规律,借鉴赣方言的发音特征并围绕母语迁移的现象,在帮助学习者规避方言发音的干扰(负迁移)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方言发音来辅助学习日语发音(正迁移)。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属于亲缘语言,两者又都拥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有异有同;因此,汉语母语者往往会受到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干扰。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异同,探究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影响,并从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转变汉语固有的认知模式、创造浸入式语境三方面探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迁移的影响下如何学好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误用分析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学习者常见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对日语课堂教学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句末语气表达范畴作为在日语中比较难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わけだ」和「はずだ」两个语法被频繁使用,从意义以及用法两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わけだ」和「はずだ」翻译成汉语的话都可以译为"应该"。所以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而言,对「わけだ」和「はずだ」之间的区分难以明确。在对「わけだ」和「はずだ」的分类中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极容易引起混淆。本论文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和语料库调查的研究方法 ,围绕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句末语气范畴的习得状况进行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和结果受到学习者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母语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日语的角度分析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迁移作用,从而对外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使用不同任务指令来操控学习者的注意力,探究任务复杂度对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的影响.同时使用不同的注释方式控制输入,探究注释方式的不同是否对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复杂度对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影响不大,但注释方式对词汇习得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日语和中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日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则属于孤立语,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刚接触日语的时候,很多初学者认为,日语是一种入门简单随着学习难度逐渐加深的语言。虽然日语语言中有很多的汉字来源于汉语,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日本人的使用习惯的变化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多汉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担任日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工作者来说,如何在日语打基础阶段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位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14级日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总结研究了该校学生学习策略的整体使用情况;通过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四组学生(分为前25%、前50%、前75%、以及其他)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不同水平的日语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差异。  相似文献   

9.
词语中的各个音节之间存在的高低配置关系叫做声调(アクセント)。声调具有两个作用:(1)分界功能——即用以划分语义单位(词或词组)的界限。日语声调的规则,在一个语义单位内部,音高降下来之后就不再升高。(2)别义功能——即用以区别意义。在日语实践中,日语的声调不仅对听音辨义是很重要的,对于学习者所讲的拟似度(即是否像日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语在归类上疏于黏着语,在日语表达中虚词的使用占到很大的比例,如果没有虚词的帮助,就不能构成句子的成分,这是日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日语的语序、语态构成也有其他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受到本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暧昧成为了日语重要的表达方式,此外繁杂与不合逻辑也是日语表达方式多样性的重要表现,本文将通过对日语表达方式和特点的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对日语语音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方言更是影响了日语发音。笔者对湖北某高校日语专业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日语假名发音做了调查,概括总结了现代汉语方言对日语假名发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  相似文献   

12.
日语敬语从内容上可分为尊他敬语和自谦敬语两种形式,两者都表示对他人的敬意。敬语语法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课堂学习时间少于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起来更加困难。以二外日语教材《新世纪日本语教程初级》课本上讲解的敬语语法的表达方法为立足点,通过例句来分析自谦敬语的具体运用,让二外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敬语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13.
肖海艳 《现代妇女》2014,(11):468-468
授受动词的使用是日语中比较重要且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也是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一。日语的授受动词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还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尽管日语学习者能较好掌握授受句型的用法但对授受句型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却不能良好的掌握和理解。本文将对日语中授受句型中的恩惠意识进行探讨希望对日语学习者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理论,侧重研究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因,包括学习者的性别、性格、学习的动机及目的等。得出的结论是部分内因的影响异于一般二语习得理论的相关表述,并分析出积极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因,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日语里形容词终止形的音调(アクセント)都是负二声调(也就是倒数第二个音拍是最高音,比如、如果是三音拍词,就是平时所说的二声调,如果是四音节词,就是平时所说的三声调)和零声调。因为其中零声调的单词只是占其中的小部分,所以经常被学习者忽略,认为形容词都是负二声调。由此笔者决定对学习者对这部分少数形容词的声调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得出绝大部分的日语学习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区别的结论,并就这一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都使用汉字,因此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大量字形相同的同形词。中日同形词的存在无疑对中日两国交流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它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习得。但如果忽视中日同形词,特别是同形近义词的差异,就会产生误用。因此有必要明确同形近义词的差异。本文将从词义、词性、搭配、褒贬、语感、文体6方面研究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初学日语的学习者来说,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缩短记忆时间精准地记住新的知识点。在日语入门阶段,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记忆能力会在同等条件下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日语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周晓阳 《职业》2013,(18):124-124
动机因素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速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索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方法,对外语教学来说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第二语言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对于学习者语言的描写、对于语言学习自身的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解释。研究重点为第二语言的偏误分析和习得过程、习得顺序。为了具体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习得领域到目前为止的进展,对其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研究领域和学习者语言的偏误、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顺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日语教育研究方向,关于日语音声学方面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诸多高校教师及学者关注并尝试究明的对象。尤其结合高校日语语音教学实态,对北方方言、江浙方言及闽南方言区出身的日语零基础学习者的日语发音问题的探讨更是层出不穷。不同方言区的方言母语对学习者自身接触一门新语言存在不同程度的母语迁移等因素干扰。通过对所在湖北三峡大学日语专业新生在零基础日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讨西南官话方言区域成渝宜昌片区日语学习者的典型发音问题所在及问题产生原因,并尝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