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闻翻译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点。目的论将研究重点放在译入语文本和读者上,强调译入语对于翻译结果的影响。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来讨论中译外新闻翻译,并以《今晚报》海外版为例进行分析,来分析外宣新闻翻译中"翻译+解释"和"再创造"策略的应用,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外宣新闻翻译这一工作过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的外语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有关翻译标准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开阔了对于翻译标准的研究,但翻译研究中仍存在某些不足和标准的偏差。本文以《拟设翻译书院译》和《为读者的翻译》为例,对"善译"的定义及其标准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的一个具有争论的矛盾问题,那便是翻译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即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中西方文化中存在诸多差异性,因此导致了中西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现象。着重从文化差异视角讨论了汉语与英语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解释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使用丰富。基于自建中国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研究发现含"天"字文化负载词中"天"代表着我国哲学、宗教、伦理等三大文化领域的特色文化;其英译过程多运用省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使得文化因素在翻译前后实现了文化信息功能对等。含"天"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对指导翻译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翻译中"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被概括为翻译方法中的"三维转换"。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广义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同样适用于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本文以吉林雾凇导游词英译文本为例,结合吉林市旅游文化特色,分析"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在旅游外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义多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普遍并不等于简单,本文以heavy为例,对heavy这一自然语言词汇的"一义多译"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和梳理,试图客观、全面地展现该词的语义特征,对该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译语形式进行了专业领域、汉语表达习惯、认知、影视文化等多角度解读,并进行了语料库的调查,以期对我们的翻译和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概念隐喻是政治文本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本文就其英译进行研究。通过对隐喻的语境及语义的分析,结合中西方文化及表达的差异,"因喻制宜"地提出"舍喻""增喻"和"译喻"三种翻译方法,以期对后来政治文本隐喻的翻译研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忠实、通顺"为指导原则,对《兄弟情谊》《背影》的英语译文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翻译技巧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通过创建《三体》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根据戚雨村教授对文化的分类标准,研究发现《三体》中共有本源概念376条,其中精神文化类253条,制度习俗类86条,物质文化类37条。译者刘宇昆在翻译不同类别的本源概念时选择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存在一定差别,但整体的翻译模式呈现出"直译>意译>换译>省译=音译>合译"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冯涛 《现代交际》2014,(4):30-30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场所使用英文公示语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但当前公示语翻译现状令人堪忧,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将对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并对问题译例进行试译。  相似文献   

11.
赵萝蕤是我国译坛举足轻重的女翻译家之一,在《荒原》《草叶集》等汉译本中,她对诗歌翻译的艺术与翻译策略可略见一二。赵先生翻译重直译,以"信"为主,因"信"求"达",化"达"入"雅"。其译作富有生活气息,蕴涵节奏律感,随处都流露着女性的细腻柔美,其翻译策略与手法的应用也值得称道。本篇将就其翻译方法的应用进行浅析,并以《我自己的歌》为例对其译本选段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讨论翻译不确定性、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翻译总体来说是不确定的,但翻译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不可译性,而是基于翻译标准的可译程度。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整体与局部的、恒定与暂时的。  相似文献   

13.
许译实践对文化翻译的处理方式灵活多样,而许氏翻译理论则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扬弃和发展。本文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结合诗歌翻译实例对许氏理论(以"三美论"为主)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客观、准确的评价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指出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体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他在著名的《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特别是在美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突破,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林语堂将美学思想运用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中,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林语堂的《论翻译》为基础,立足于他的美译观,客观地介绍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并具体分析他中译英作品里的典型例句,最终得出林语堂翻译理论中"五美"相融合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把文化传播出去。中国文化外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被称为"逆向翻译"。然而,许多人对逆向翻译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因此,需要对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逆向翻译"是中国文化翻译的必然选择,应培养更多有双语文化背景的译者来介绍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功能翻译理论中指出目的论对于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翻译理论家弗米尔所说:翻译是人类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翻译是为了实现不同文化间交际的完成,因此译入语的文化必然会影响翻译结果的实现。(Nord 2001:27)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译入语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和电影的市场预期值。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递,激发观众的观看欲等功能为目的,译者应当采用直译、补译或创译的电影片名翻译策略。本文笔者选取一些西语国家较有知名度的影片为例,试析其翻译方面的特点,从而探讨在西语影片名汉译上的策略和方法及其在西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调查温州市主要旅游景点介绍文字日语翻译的现状,并对日语翻译的文本进行分析和整理,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原则解析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日语翻译的直译、加译、合译、倒译和意译等技巧,同时挖掘深层次的文化要素,使译文更易于游客理解,实现旅游这一交际目的。希望对温州市旅游景点翻译以及温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借鉴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材能够传递课程理念、表达课程内容,是教学之本和知识之源。翻译学科建设的重要部分就是翻译教材的编写。但如今市场上所卖教材"百花齐放",很多翻译教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弊端,使院校及学生无法选择。本文指出翻译教材存在的几点问题,以及教材编写的大致方向,认为教材编写应该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编写内容应突出教材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翻译理论应对翻译实践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创造美,发现美,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今年已是96岁高龄。2014年,许老先生获得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文学翻译奖",他也成为迄今为止亚洲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不仅如此,他的30首译诗还被国外大学选作了教材。出生于1921年的许渊冲是江西人,因为母亲擅长绘画,热爱文学,耳濡目染下,许渊冲也爱上了文学,对"美"的见解很是独到。另一位对他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颜色的认知是语言发展的经验来源。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对颜色词的认知理解不同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形成文化交流中的矛盾。因此颜色词作为文化中一类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红楼梦》俄译版本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谈"红"色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