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正茂 《公关世界》2022,(2):135-13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直面国内日益严峻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论断.从现实维度来看,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关乎中华文明的兴衰;从实践维度来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强"生态立法"工作、加强群众宣传工作、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价值维度来看,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推动建成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的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利于推动建成人与自然共融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有利于培育具有高度生态文明意识的公民.  相似文献   

2.
3.
目前,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已提上了重要日程,发现和认识乡村的价值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思想前提,因此,本文就乡村的价值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闻萱  赵力佳 《现代交际》2023,(11):25-32+121-122
系统思维视域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须贯通思考美丽中国建设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统筹思考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阶段和理想目标;此外,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把握好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开放性的原则,并且要从组织领导、运行机制、保障体系三个维度着手,系统形成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5.
唐美荣 《公关世界》2022,(21):70-71
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教学是推进课堂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课堂的感染力、增加课堂的亲和力、提高课堂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将红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可从提高主体教学能力、挖掘红色教学资源、创新故事传播载体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促进二者有机结合,使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6.
谷颖 《公关世界》2022,(20):113-115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理念必须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作为高校教育的战略导向。高校后勤是高校工作开展的保障,也在立德树人的高校育人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育人价值逻辑的梳理,分析当前高校后勤育人存在的问题,如意识形态领域缺乏、发展路径不清晰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提出在高校后勤工作中要有三个转变即转变服务管理观念为服务育人观念,转变校园治理为校园文化建设,转变传统评价机制为后勤育人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后勤育人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追求目标,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自然美、社会美和人美,而人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长久保障机制。因此,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使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召唤。文章从问题提出、现实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开展公众生态价值的提升研究,以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价值进行了阐述,从文化角度、教育角度、人类自我认知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发挥路径进行了论述,并对中国古代文学价值在当代现实中具体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总体要求,并明晰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项任务。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合理,催人奋进,指明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和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新理念,续写新时代美丽中国新篇章,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生态环境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顺时而生。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生态理论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内容,探讨其当代价值,并就我国生态发展问题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加以传承与发展。本文从道德责任感、家庭关系和家风建设三个层面分析孝文化的价值内涵,从人口流动、养老负担、孝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分析当代孝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针对所述困境,提出创新宣传载体、完善养老体系和加强实践教育等培育路径以推动孝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深刻的内涵意蕴,主要体现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理念,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进程,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体实践的快速发展。就美丽中国建设内涵意蕴进行解析,以期深化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三四十年来,践行科学社会主义的信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良好发展,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果,同时也不断面临着国际舆论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的挑战。本文围绕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本质、核心价值展开,总结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发展,旨在说明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践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张哲 《现代妇女》2014,(3):99-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的高度,并提出"美丽中国"建设。本文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就"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分三大部分:首先,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就"美丽中国"建设的含义和意义作一解释;其次,指出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将会遇到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难题;最后,结合我国古代传统生态伦理观和现代西方环境学者的一些观点论述了环境伦理学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些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使得乡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与成色。德州市多年来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主抓手,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分析山东省德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旨在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以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由此可见中央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决心,对广大农民的关心和扶持力度。本文笔者结合施秉县美丽乡村建设经营模式及路径做了初步的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价值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实践中一个普遍、基本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人的价值问题是价值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以价值的实践说为依据,立足人的世界本身,在充分认识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去认识人的价值。在承认和坚持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的逻辑前提下,理解人的价值的实质,理清人的价值的主体,把握人的价值的二重性及其关系,探究人的价值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意识作为行动的先导,对于行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于行动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努力为人民打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却呈明显的滞后或缺失状态。在美丽中国战略背景下,深入分析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的现状以及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公民生态意识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能够为实现美丽中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目标,其实质是在公有制为基础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完善的共享机制达到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理想境界,进而真正建成公平惠及世代人民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福利中国,而社会保障正是实现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它构成了福利中国的有效制度支撑。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特别需要正确把握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摒弃福利污名化,在广泛吸取中外既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更高境界的共享发展,并以此维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超越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局限的福利中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