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华  都乐洋  那子晔 《城市观察》2021,74(4):105-116
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体系构建的背景下,城市网络研究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创业板企业子母公司城市分布联系表征城市网络,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量化分析,研究了2004—2019年全国城市网络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城市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城市网络呈现复杂化、连通化、多层次的发展特征;(2)全国城市网络重心由东南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3)经济实力显著影响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地位;(4)区域协同发展导向推动全国城市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2.
奚雨萍  周园 《现代交际》2012,(11):200-201
为了研究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作用,本文以某班级2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该班同学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类型,以人际型网络关系为例,通过该网络关系反应的特征,对相应同学的问题行为的矫正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研究青少年人际关系的整体面貌与发展轨迹,运用社会网络调查表———SNI(theSocialNetworkslnventory)初步探讨了青少年的社会网络结构与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对象为80名大学生,90名高中生。研究发现:(1)高中生与大学生在社会网络的整体规模上差别不明显;(2)对于青少年来说,极为重要社会网络关系类型为现在的朋友、现在的同学、父母、现在的班级以及过去的同学;(3)以社会网络关系力量中的亲密度为考察指标,社会网络的亲密度对于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影响较大。无论是自评亲密度还是他评亲密度,大学生高于高中生,对进入社会网络中的女性的亲密度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4.
共情指的是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识别他人情绪、动机、肢体信息并理解其情绪状态的倾向。共情可大致分为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有关共情的研究很多,本研究从共情的起源、影响因素和共情对社会的影响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同情、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采用共情和同情量表(MES)、亲社会行为量表(PTM)在线下和网络对86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女生在同情、情绪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上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认知共情上无显著差异;同情、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三个变量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同情、认知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两两之间显著相关;情绪共情和同情、认知共情呈显著相关,和亲社会行为之间无显著相关;同情在认知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表明:认知共情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同情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引力模型理论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各地市2002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五年旅游经济相关数据,对山西省以市域为单位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省旅游经济网络密度在波动中增长,太原作为绝对核心区在旅游经济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汾旅游经济中介通道作用强,大...  相似文献   

7.
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莺莺 《社会学研究》2012,(2):60-85,243
非正式关系渗透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正式组织和科层体系之中,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本文梳理韦伯以来讨论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研究,归纳出四种讨论中国社会关系的不同路径:"特殊主义"和科层制、庇护主义、儒家社会理论与"关系",以及社会网络研究。这些路径在理论背景、研究主题和写作时间上各有特点,有些路径中还隐藏着不同程度的价值判断。梳理显示出三支讨论社会关系的脉络:侧重特定政治经济背景的制度视角、侧重伦理涵义的文化视角,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所代表的结构视角。本文认为,应当将文化、制度与结构视角相结合,分析社会关系的结构特征与伦理内涵为转型社会的科层制建设以及制度变迁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闫玉祥  陶志梅 《城市》2021,(6):62-71
笔者以天津市水上公园为例,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与IPA模型工具研究城市公园游客满意度.首先抓取游客评论信息,利用ROST CM6进行高频词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再利用IPA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游客整体满意度水平较高,公园门票价格满意度最高,但存在娱乐游玩设施单一化、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笔...  相似文献   

9.
陈华英 《职业》2008,(23):80-81
<正>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对研究方法越来越关注,一批研究方法专著已经出版,如桂诗春、宁春岩合著的《语言学方法论》,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合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等。此外,还有大量学术论  相似文献   

10.
李娜  贾超群 《现代妇女》2014,(4):301-30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调查了解整个班级中各个同学的人际交往关系。通过对一个小的班集体成员关系结构的分析,了解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交际》2007,(6):58-58
此奖,旨在授予那些其研究成果,不可能或不应该被承认的科学工作者花生酱对地球自转的影响编者按:在发表本论文时,我们特修正我们一贯对待合著者的政策。以前我们不录用合著者在10个以上的任何研究论文。我们的许多撰稿人指出,在某些领域,特别是高能物理学和临床医学试验,科研杂志照例发表合著者上百或百人以上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研究主题与文献回顾  作为探讨社会结构的两种不同范式 ,社会网络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是相互对立、相互替代抑或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 ?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 (Mitchell,1 969:1 - 5 0 ,1 973:1 5 - 36;Blau ,1 982 :2 73- 2 79)。社会阶级阶层被界定为人们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布。这种位置研究方法将社会描述为由相互隔离或断裂的、彼此不联系的、具有不同利益和拥有不同资源的群体组成的结构。阶级分析将财产、权威和技能视为不同的资源 ,并用它们来界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界限 (Wright,1 997)。与此相比较 ,以网络分析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施情感教育对启迪大学生的心智,完善其人格,提升人文内涵,构建心灵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从社会价值来看,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高校应从"行为育情"、"文化育情"、"师爱育情"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青年人占主体的世界,我们研究网络群体问题对青年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借鉴勒庞对乌合之众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网络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群体。由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之间差异的存在,网络心理群体和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群体既有相同之处。也展示出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行为体现。要应对网络心理群体,需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两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网络游戏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有目共睹.笔者通过对网络游戏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指出对网络游戏中显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示并赋予伦理意义加以讨论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超越技术层面,从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层面上考察和研究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6.
调查困境儿童共情及领悟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共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使用问卷对479名困境儿童进行调查。困境儿童IRI-C总分为38.3±11.9分,PSSS总分为54.4±13.0分,IRI-C总分、观点采择与PSSS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呈正相关(r=0.10-0.33,p<0.05),观点采择得分能正向预测PSSS总分(β=0.33,p<0.001)。困境儿童共情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观点采择可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探究道德推脱对共情和校园欺凌的中介作用。以共情量表、道德推脱问卷,校园欺凌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共情和遭受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在共情和校园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共情通过道德推脱影响校园欺凌。本研究的发现对预防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镇的社会网络,改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出现的"重物轻人、重量轻质、重个体轻网络"等问题,以重庆宁厂镇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社会网络模型,定量测度了社会网络结构的稳定性、脆弱性与均衡性。研究结果显示:宁厂镇社会网络稳定性值为0.6439,脆弱性值为0.017,均衡性值为0.5124,社会网络保护值为1.173,社会网络整体保护较差。并从社会网络结构自身以及物质形态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历史文化名镇社会网络保护更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采用了“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个起连接作用的概念.从研究华北乡村社会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入手.探讨了乡村社会得以自主产生权威和领导体系的文化因素,从文化的角度上对华北农村社会进行研究。杜著的这一研究方法颇具新意,但是对于文化网络和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有较大的空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采用语义网络分析方式,对微博平台“恐婚”情绪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从议题指向看,“恐婚”情绪在宏观政策层面,表现为对婚姻相关法律法规的隐忧与误读;在中观社会层面,表现为对现存职场压力和婚姻成本的焦虑、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担忧;在微观个人层面,是对既往经历的投射和逃避,由过高期待演变而成的失落情绪,以及对两性平等关系的期待。从话语实践和现实根源看,“恐婚”情绪是青年人对“低度弥散”性别不平等现状的“隐秘质询”,以及在传统婚姻脚本与自主意识之间的“摇摆诉求”。虚拟空间的“恐婚”情绪与现实之间存在鸿沟,也存在形成“潜在共识”的可能,有赖于政策完善、公共协商,以及青年个体对现实婚姻关系的能动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