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传统日本家庭观的影响,日本女性往往在结婚后就扮演起全职太太的家庭角色,她们依靠男性的工资收入来生存,故提出了"三高"的择偶观,即"高学历"、"高收入"与"高身材"。而受到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巨大冲击,大量的中年男性失业,也导致了日本女性择偶观的改变,她们由原来的"三高"转变为了"三低"的标准,即"低姿态"、"低依赖"与"低风险"。从日本女性择偶观的嬗变可以看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后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2.
母亲,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符号和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一直以来是无数作家进行创作的源泉。"母亲"这一文学形象在现代文学中也历经了一系列嬗变,本文通过"母亲"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嬗变来分析时代的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平安朝时代,人的主体意识是一个不断觉醒的过程,平安朝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体现在爱情婚姻上,她们要求美满专一的爱情质量,努力摆脱作为工具的附属地位,显示了女性个体意识的自觉觉醒。平安朝时期是日本文学的一个繁荣期,也是日本女性文学的第一大高峰期,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女性个体意识觉醒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文化学是俄罗斯语言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它把语言和文化研究相结合,为神话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提供了新的视角。神话是人类原始思维的载体,是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源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神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是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神话书写是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试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乌利茨卡娅的神话书写及其在语篇建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释,以期透过文本表层考察作家神话书写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平成夫妇茶碗》《媳妇的烦恼》《东京爱情故事》《不结婚》日剧中体现的日本女性婚姻观,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战后至今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探究其变化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文章指出,战后至今,日本传统的婚姻观逐渐瓦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向自由恋爱、晚婚、不结婚方向发展。同时,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对日本经济、社会等也产生了很大影响。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后,日本女性的婚姻观有所转变。文章对"东日本大震灾"之后日本女性的变化进行合理预测:日本女性"晚婚""不婚"的观念将有所动摇,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相似文献   

6.
"少子化"现象在日本日益严峻,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故已经受到了日本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少子化"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日本女性的生育率逐年下降。当代许多日本女性都选择了不育或少生,导致日本的青少年与儿童人口比例锐减。本文从"少子化"现象入手探讨了当代日本女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文化逐渐受到国内国外更多关注。目前国内对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整体及各个岛国文学个案研究都不多见,萨摩亚文学研究在整个南太平洋文学研究中相对较多,但是缺少系统性,现有研究仅聚焦于艾伯特·温特等个别作家经典作品的解读。萨摩亚经历了长期的被殖民过程,其西方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体现在那个时代土著作家作品中,而独立后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现代化发展必然带来萨摩亚土著文学作品的变化与发展,当代文学作品更多引导读者关注女性独立、家庭暴力和现代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当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开高健是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倾向。他在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的同时,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学的特点,巧妙地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通过"离心"与"向心"的创作方式,形成了以丰富的描写见长的艺术风格。本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以开高健的随笔《靴を投げて》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日语散文翻译中对标题、修辞格等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今秋在北京召开,我国阿拉伯文学研究界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女性文学。无论当代文坛对女性文学如何定义,诸如其作品是由女作家完成并具有女性独特文采的,是描写女性生活抒发女性对生活的感受,或是立足于女性性别觉醒,要求看待社会问题要用性别的眼光等等,女性文学总归是存在的,而且业已在当代阿拉伯  相似文献   

10.
"风骚"一词萌芽于汉代,发展至今,其词义、词性、语体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了词义由实到虚、词性转类的规律,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古人的理性觉醒,折射了从汉至明清的文学风格由古雅到通俗的嬗变;"风骚"在当前网络用语中的语义颠覆现象,体现了娱乐至上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1.
日本平安时代繁荣的女性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奇观。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为日本后世对女性生活思想感情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都起着引导的作用。本文先介绍了两部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与《和泉式部日记》,随后简述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述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形成的背景与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文学中,濑户内寂听既是看破红尘的僧尼,又是活跃文坛的作家。她是具有双重身份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濑户内寂听在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之后,51岁出家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转变为另一个极端的体现。正是这次华丽的转变,使濑户内氏的文学作品的风格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对濑户内寂听出家前后时期作品的分析,进而考察濑户内寂听出家前后文学作品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作家,终其五十年文学生涯,始终坚守唯美主义文学理念,推崇艺术高于生活,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尤其是将女性作为依托,来讴歌肉体所带来的官能感受。《刺青》作为其早期代表作品,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谷崎对艺术追求的热忱,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对其中唯美与嗜虐之间的光影虚幻所呈现出的艺术合谋做出分析,在经过数十年时光转移之后的今天,再来重新审视谷崎文学的审美构想。  相似文献   

14.
顾太清的《红楼梦影》是《红楼梦》的一部续书。作者结合自己的坎坷经历和遭际来叙事,重点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的家庭观和事业观,是众多续书中比较成功的一部作品,值得一读。它所表达的家庭观在当代仍有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娟 《现代交际》2015,(2):61+6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当代吉林女性文学创作立足一方水土,既是当代东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多样化的创作主题彰显着东北文学的魅力,展现着东北辽阔疆域上"吉林映像"的风姿。以吉林女作家金仁顺民族题材小说、王可心"西山系列"小说为切入点,试图从当代吉林女性作家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中管窥地域文化品格及其创作价值,兼论及吉林省本土作家作品对吉林地方文化传播的反哺。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人生关联使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关联,这种文学关联可以用互文性理论去分析。钱氏夫妇小说中塑造的高知女性是"标准美人",这体现了人物形象塑造的互文性;"标准美人"可能"怀鬼胎",当"第三者",这体现的婚恋问题中的互文性;高知女性只会"隐性抗争",这体现的是价值实现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18.
熊明 《现代妇女》2011,(4):25-28
本土视阈下的女性写作却越来越处于边缘化,以又凡为代表的本土女性作家在当前的文学形式下面临着诸多困境。从云南本土女性作家又凡着手,以她的女性主义写作作为切人点,诠释其女性写作姿态。进而探讨又凡在本土视阈下的创作处境,本土女性写作只有正确自我定位,在困境中寻求嬗变,方能求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女子大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出许多活跃在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女性精英,对于推动日本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女子大学十分重视"女性领导力"和"独立自强精神"的培养;灵活的学分互换制度弥补专业学科及课程内容的不足;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及"女性发展"的特色专业是其竞争力所在;丰富的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课程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20.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运动,标志着黑人文学的成熟。当时不仅出现了一批影响巨大的黑人男性作家,也涌现出杰茜?福赛特、纳拉?拉森、佐拉?赫斯顿等许多优秀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们以自身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文学素养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在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意义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形成脉络,并对其深远的影响力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