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能愿动词是一大难点,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所以留学生学习汉语经常出现能愿动词的偏误,本文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归纳,对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常见的几类偏误现象有能愿动词的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形式位置错误、重叠这几大类,希望通过本文总结和归纳,使留学生对能愿动词的使用有更好的习得效果,减少和避免这几类偏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了解留学生汉语言掌握情况的首要方法与手段,偏误与对比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针对英语为母语留学生汉语"形名搭配"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英美学生学习过程中偏误产生率较高的三种类型,然后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各类偏误产生的原因,最终给出了相对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汉语离合词是留学生习得常见偏误之一,韩国留学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接触较多的学生。C班写作教学中发现韩国留学生离合词偏误的现象较多,因此笔者通过偏误现象、类型、原因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对韩国留学生离合词的习得偏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熟语的教学是难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熟语时,比较容易出现理性意义不当、色彩意义不当方面偏误。就留学生在汉语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熟语中的语用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现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规律,增进双方语音系统的研究,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对比分析、调查取样等研究方法,运用二语习得理论,重点观察了汉语初级班和中级班共65名韩国留学生,总结出汉韩语音的差异,以及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问题,同时归纳分析了偏误的类型,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作出贡献,由此可以更细致地指导学生对于汉语语音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介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介词数量繁多、意义丰富,学生接受与教师讲授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见对对外教学中介词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在整理分析留学生运用汉语介词时出现的偏误句型基础上,找出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介词学习的相关教学策略,以提高留学生对介词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逐渐成为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分界点。中高级的学生想要学好汉语,补语是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然而,补语的种类众多,使用规则纷繁复杂,国内外教师、学者对于汉语补语的研究有很多,对补语中的极性程度补语"透"的研究相对缺乏。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极性程度补语"透"出现的偏误类型较多,产生偏误的原因广泛。对外汉语教学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采用趣味化教学方法,加强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加强语感教学及增加对学生的正强化。  相似文献   

8.
由于介词"冲"义项繁多,语法规则较复杂等原因,造成留学生产生较多偏误。本文收集留学生在学习和操练过程中的自然语料进行偏误归类,发现习得介词"冲"存在误用、漏用和错序三大类偏误,其中以"冲(着)+NP+VP"构式中动词性成分误用频率为最高。文章从汉语本体角度系统性地探求偏误原因,提出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语法规则的基础上,采用对比教学和分阶段教学对策,在教学讲义或教学课件上加强对语法规则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有"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且特殊的动词谓语句,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有"字句时极易产生偏误。引发偏误的动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为语言点自身的难度,语言习得关键期、教材与教师现存的不足;主观因素为学习者的不完善学习及学习策略的应用不当。因此,"有"字句教学中,要完善教材设计,加强汉语和韩语对比教学与研究,注重学习者的语法项目习得顺序,对相似的词语进行辨析练习,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水平,并要借鉴成功学习者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A为B"结构是现代汉语常见句法结构之一。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留学生学习"以A为B"句式的偏误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三种偏误类型:A、B使用偏误;"以"和"为"使用偏误;"以A为B"句式混用偏误。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和教师教学角度探求偏误原因,采用加强本体研究、进行分级教学、注重语境教学等策略对句式偏误进行纠正。以期对现代汉语"以A为B"句式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为例,针对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特别是福建师范大学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他们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采用实验语音学、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对他们进行单、双音节词的听辨分析和双音节词的发音分析,从而得出其汉语声调习得的偏误所在,进而分析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作出初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2.
"预设"理论与方法非常适于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在对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相关语误进行了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以中级班为对象,深入探讨了如何把预设理论有效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副词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由于汉语是音调语言,音调的正确与否,与汉字的意义息息相关。此外,音调语言在世界上屈指可数,因此,外国留学生普遍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一门语言。在四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观察到,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出现较多同音异义词偏误。同音异义词将归为以下三类:词形相同,词类不同;词形不同,词类相同;词形不同,词类任意。以西安一所国际培训机构的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在日常交际语中出现的同音异义词偏误作为语料,按照胡壮麟教授对语境的三种分类,即通过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对同音异义词偏误进行描述和解释分析,以帮助留学生克服此类学习困难,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4.
王迪 《现代妇女》2014,(11):377-377
语音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在语音教学中,声母教学是留学生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本文针对韩国留学生声母偏误进行分析,寻找出相应的对策,使教师更好地完成语音教学,促进韩国留学生声母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文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韩国留学生习得六个典型语气词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韩国留学生对汉语语气词的用法比较陌生,使用正确率很低.语气词的“误代”在韩国留学生中普遍而典型,“误加”和“遗漏”偏误也较常见.究其形成偏误主要的原因是韩语气表达习惯对汉语语气词的干扰,还有其它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气词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声调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多偏误,而这些偏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汉语学习。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外国留学生在心理上不具有"关键期"的学习优势,以及存在"情感过滤"的负面影响,再加之母语的负迁移,导致其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同时,教材的缺陷,教师自身素养的欠缺都成为了造成学生偏误的原因。通过全面把握学生身心特点,合理编排教材,提高教师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声调。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AABB重叠式在现代汉语中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其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丰富性和复杂度,使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偏误。基于此,通过调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所有关于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句子,总结归纳出留学生使用此语法形式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吕华萍 《职业时空》2008,4(7):88-89
古代汉语课程是我国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带有工具性质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古代汉语否定副词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头疼的部分。为此我们选择慧能译《坛经》作为基本语料对其否定副词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力图探索唐朝初期否定副词的使用特点极其变化规律,为研究汉语史的发展提供佐证,为相关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礼貌用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了留学生在使用上的很多偏误,本文旨在对汉语礼貌用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给"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复杂的词,它具有多种词性,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还可以做助词,学习"给"字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搜集材料,主要研究英语母语者在学习介词"给"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并探究其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