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形语素、多义语素对留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词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了《国际汉语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中的"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中全部505个词语的构词语素,对其中的同形语素、多义语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针对教学实际,为教师和教材编写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英语外来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汉语语素对英语语素的变异性:汉语语素在音、义两方面对英语语素具有变异性;同时英语语素对汉语语素也存在变异性:汉语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的增加,记音符号的语素化,汉语词缀语素的增多。这种变异性正是汉英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法方面的差异及汉英民族心理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语义透明度[1]指的是语言使用者根据合成词的语素义推导合成词整体义的难易程度。目前汉语语义透明度的研究是根据语素义、语素组合义与合成词义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合成词语义透明度的。成语,作为我国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构成部分,富有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欲借助语料库,结合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从成语语素义推断成语语义的难易程度,制定语义透明度的分析标准,并探究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语义透明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反义语素合成词作为汉语中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发展的结果,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心理。本文通过对反义语素合成词的构词情况的分析,从中探析出反义语素的这种构词方式与汉民族的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到,汉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模式、审美方式和价值取向都深深地影响了汉语的发展,反义语素合成词就是其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们往往从整词出发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针对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忽视语素教学的状况,文章从汉语词汇的释义模式出发,分析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类型借此研究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最后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语素意识对汉语儿童的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超过语音意识的作用。文章针对不同语言系统关于复合语素意识的研究,从复合语素意识的内涵、研究重点以及与阅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类词缀正以井喷式的速度出现在现代人的日常用语中,同时也给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本文将基于类词缀自身的特点,通过汉语语言对比,探索对外汉语类词缀语素教学。  相似文献   

8.
鲁波 《现代交际》2012,(3):61+60
近年来在现代汉语里一批新词缀逐渐形成,并参与构词,为汉语的词缀系统带来了生机。就目前状况看,汉语的词缀数目增多,构词能力增强,许多新造派生词进入交际领域。现代汉语里本身就有"秀"字,与之有关的词是以"秀"作为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即"秀"作为词根)构成的词,而本文则对与"秀"同形但无意义联系的音译外来词"秀"(show)为词缀的新词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洗"是汉语中常用的基本动词,在词汇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洗"有由单音节动词向单音节构词语素变化的趋势,且构成了许多新词。这些词反映了比喻义产生的三个阶段:并驾齐驱阶段,如"洗手"短语义和比喻义并行;仪式性引申阶段,即比喻义的出现必须有其他语义成分作为背景,如"洗耳~听";虚拟式引申,构词语素的一般义消失,只留下比喻义广泛使用,如"洗脑"。在充分描述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比喻义的生成机制与人们的认知策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汉语热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欢并学习汉语,但汉字成为很多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不同方面深入分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字教学困难的原因,以期帮助汉语教师正确认识教学中的问题,并改善汉字教学的方法,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汉字。  相似文献   

11.
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检验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将从语素教学法的存在依据、教学策略以及实际作用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写法上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被认为是汉字教学。由于汉语推广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对外汉字教学也受到重视,汉字教学的方法更是不断出现。文章以"六书"理论为依据,从象形、指事、会意以及形声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汉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廊坊安次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进行了词形、词义两方面的比较。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在词形方面,安次方言词汇存在有音无字现象,音节数量和构词语素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均有不同。在词义方面,安次方言存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完全不同三种情况;存在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差异。  相似文献   

14.
汉字作为汉语最重要的一种辅助性交际工具,在它的结构、生成、娱乐游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利用汉字在结构、生成、娱乐等上面的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汉字以上作用的分析,给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教学中,笔者发现,汉语构词法的失误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瓶颈。本文通过汉泰语合成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构词对比,探讨汉泰语之间在构词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并以此引导泰国学生把握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汉字在对日汉语教学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由于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提高日本学生对汉语学习效率,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就成为对日汉字教学的重要工作。本文第一部分先简要介绍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对日汉字教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中日汉字的对比分析介绍汉日汉字的不同。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一下汉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教学和汉字教学密切相关。汉字的产生具有明显的理据性,汉字不仅音形义融于一体,而且汉字还承载着汉民族思维文化、历史文化、经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汉字的理据性选准字形切入教学,利用音义结合特点归纳出语音识读规律,利用形义结合特点在进行汉字教学同时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和难点。字理教学是教师根据汉字构造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造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义、音的关系。当前,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考证汉字文化。教师在生字教学中合理运用字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其文化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认知汉字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黎莉芩 《现代交际》2013,(1):220-221
汉字是意音文字体系,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础,这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字构形理据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提高汉字识记水平。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甲级汉字为例,对汉字构形理据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自引入HSK(汉语水平考试,下同)以来发生了深刻变革,基本顺应了当今国内外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教学规范方面尚存在一定缺陷.在汉语学习日益普及的今天,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如何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特点确切有效地开展汉宇教学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将着重探讨影响汉字教学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