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禁止使用武力是《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项明确规定的,也是一项强行国际法规则(jus cogens)。尽管《联合国宪章》没有确定"武力使用"的范畴,但根据条约解释规则,"武力"一词应被限定为军事力量。作为一部意图规制国际网络安全的文件——《塔林手册》,坚持将网络攻击等活动纳入到"武力使用"的范畴之内。手册既无法律约束力,也不是一项法律创制;手册本身对武力使用的定性存在法理缺陷和实践误读。《塔林手册》对武力使用的界定值得传统国际法规则回应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塔林手册2.0版》规则47及有关规则阐述了在专属经济区内实施网络行动时应遵守的规则,其中对"和平目的"原则、"适当顾及"义务、低烈度军事网络行动以及在专属经济区部署海上网络基础设施作了不同程度的解读。这些解读部分是海洋强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航行自由与军事活动所持的立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未来有可能通过准软法加国家实践模式,创设专属经济区内军事网络行动的新规则,并藉此将海洋强国对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所持的立场法律化。沿海国应在国内立法和行使管辖权的实践中,扩大对专属经济区内与网络行动相关的军事活动的管制,通过国家实践确立在该领域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网络武装冲突的国际规则。尽管面临着归因的技术难题,武装冲突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区分原则,应继续在网络武装冲突中适用。鉴于缺少专门的条约和判例,只存在为数寥寥的国家实践,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平民的利益,区分原则的相关规则需在网络武装冲突中作进一步调整和澄清。《塔林手册2.0版》规则92对"网络攻击"进行了定义,但仍有部分瑕疵:损害的存在及其确切范围难以证明,并且仍未解决缺少物理损害的情况。规则93-102以人/物二分的方式讨论了区分原则在网络武装冲突的适用,其中关于对物的区分争议最大的问题有二:网络空间军事目标和军民两用物体的判断;对人的区分则重点关注网络战斗员和直接参加网络敌对行动的平民两个问题。区分原则适用于网络武装冲突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制定网络武装冲突条约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对现有的规则进行有效解释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的到来以及网络空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制定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然而,网络霸权主义是构建公正、合理的治理规则的首要障碍。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规则不成体系、既有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各国立场分化和利益冲突,难以形成有效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规则体系,《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国际法律规范以及其他国际行为准则应当成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基本规范。当前,全球治理的任务更为艰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社会的强烈吁求,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有着独特优势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建立在欧洲文明基础之上,作为欧洲区域法诞生,且与其他非欧洲文明的国际法律规则并存。随着欧洲国家的武力和殖民扩展,欧洲的国际法扩展到全世界,其他文明的国际法律规则随之消亡。20世纪后国际法的主权及平等原则在全球得到真正体现,普适性要素不断增加,成为全世界都能接受的唯一国际法律规则,国际法共同体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出现了源于美国的弱化国际法的动向,中国和其他各国仍会维护国际法共同体,促进文明交流和包容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网络空间大国博弈成为国家博弈中的重要战场,国家间规则博弈进入白热化状态,各国积极就各个平台推动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制定的进程以及就网络空间治理中的规则制定问题,如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负责任行为规范的制定、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数字社会的挑战等方面发表演说及出台立场文件.继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之后, 2021年3月德国通过了《国际法在网络空间的适用》,论述了德国在主权、禁止干涉原则、网络攻击的归因、反措施的使用等方面的立场.瑞士在2021年5月发布《国际法在网络空间的适用》立场文件,除表达了瑞士的中立性立场延续于网络空间之外,强调了网络空间人权保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内容.随着2021年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UNGGE)、联合国信息安全开放式工作组(OEWG)双轨进程达成最终实质性报告,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博弈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为维护互联网的安全与稳定,全球互联网规则的制定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迄今为止,全球互联网规则的制定经历了互联网资源空间的建立、美国政府确立权威地位以及各方全面介入规则制定三个发展时期。多利益相关方机制是全球互联网规则制定的重要方法,多边主义在一些互联网规则制定领域仍然适用。IANA职能监管权移交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政府单边控制互联网关键资源的规则运行架构,但没有明显削弱其在全球互联网规则制定体系的主导作用。推进金砖国家网络合作是当前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中国应制定务实方略,通过金砖合作,寻求最大公约数,早日实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9,(5):81-87
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各国国家利益角力的重要方面。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模式经历了互联网治理、多利益攸关方治理和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治理模式的更迭,逐步达成了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需要推进国际合作的共识。网络空间的组织架构具有开放性和无中心的特点,这与全球治理模式相契合。正如国际法是全球治理的规则需求,国际规则也是网络空间安全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然而,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方面的规则进展缓慢,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呈现出的"法治化"需求之间存在张力,亟须在全球治理的视野下协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元宇宙具有虚实融合、多域联通、沉浸开放的特点。现阶段,元宇宙赋能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既可能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速度,也可能导致传统网络形势严峻并带来新型网络问题。基于此,应发挥元宇宙赋能的积极作用,从主体、规则、技术、价值四个维度形成新的方案,从而促进元宇宙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之间的正面互动。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网络安全形势愈发严峻,网络空间规则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明显。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相关政治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大国引领作用的局限性,网络空间规则构建进程缓慢。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面临的发展态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在治理理念、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上升态势、互联网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推动规则构建的有利条件,但在网络治理方面与美国及其盟国仍存较大差距,影响力依然有限。中国需在理念宣示、科研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话语权,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