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平面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二维空间以及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方面,而现代平面设计则考虑到多维化的发展趋势,要切实考虑到受众的感受,其中触觉的作用仅次于视觉,触觉设计更加注重对受众情感的沟通与体验、材质的选择、印制的工艺性和艺术的表现性等方面。在多维化的平面设计中,研究触觉在平面设计中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平面作品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与情感因素,拓宽了现代平面设计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尤其是作为组成平面设计主要元素之一的插画设计,不仅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而且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分支开始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本文以插画设计的概念分析为基础,深刻阐释了插画设计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提出了插画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几种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全新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新要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需要创新和突破,动态化平面设计承担了这一历史任务。动态化平面设计是对平面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使用新媒体时代的设计方式。本文对动态化平面设计创新性的设计思路以及其设计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文中所论及的是平面设计中的图形与文字。图形与文字在平面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视觉元素且图形与文字在设计信息交流方面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如要把平面设计看成一个刺绣,那么图形和文字就是针与线,设计师就通过巧妙地技法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这设计中,制做出需要的作品。这也是刺绣的最基础技法。由此可见,图形与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占据着不可缺少的位置。图形与文字的存在也都是为了能够传递信息而服务的。图形和文字在平面设计中也是最常见的元素,平面设计的基础是建立在理解这些元素之上,了解元素特性能够更好的运用到设计中。文中论述的是:图形的设计、文字的图形化以及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内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通过对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目前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有关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教学策略,构建完善的教学知识体系,提升教师的整体能力,为平面设计专业开拓更大的领域,促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间美术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艺术的积淀。近年来,中外艺术交流愈加频繁,国外的平面设计形式和理念不断向我国渗透,平面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借鉴了大量的外国艺术形式,这虽然有效推动了我国设计事业发展,然而也使得我国的平面设计表现出了趋同性问题、艺术设计缺乏中国特色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更不利于中国平面设计走出国门。因此,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元素,科学将之合理应用于现代中国平面设计过程,提高中国平面设计的民族特色是平面设计的"当务之急",相关人员需对之加以重视。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平面设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进步对于平面设计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人们在审美上更加的重视美观的感受,并且对于审美更是提出了更好的水平。对于美的展现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平面设计,主要是在一些宣传的商品广告上或是在一些产品的包装上以及产品自身的形态上,对于这方面的发展需要推升其创新的速度,将平面设计中的审美元素进行更好的创新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设计方式,创意图形也逐渐被运用到平面设计中。针对创意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对其具体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分析,为现代化的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独特、新颖、从无到有是平面设计的不懈追求,本土文化以及设计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产业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审美和工作。本文从本土化相关概念展开,对本土化元素进行分析,探索本土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促进我国平面设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商品和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平面设计也因其在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中的积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结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的形式和作用,就在平面设计在红如何进行视觉审美元素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平面设计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田玮 《职业》2009,(27)
平面设计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在世界各国的产生和发展中都有着共同的规律.应该说,招贴广告的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手段的革新,对平面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都是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尤其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平面设计艺术正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贾薇 《现代妇女》2014,(7):192-192
当前,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教育和培养合格的平面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是培养相关平面设计人才的重要一环。目前,平面设计专业在软件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于Photoshop和Illustrator这两个设计软件来开展,其教学过程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对于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多元化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民族特色逐渐消失。保护本民族文化和艺术成为当今文化传承的重任。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表现为将民族文化融入设计中,使设计中体现出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平面设计承载大量视觉元素符号,这些有着文化象征的元素是设计者和受众传达情感信息的载体。当代艺术设计不仅反映人民的审美观念,同时受众的需求也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解析我国民族文化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将民族文化融入我们的设计中,从而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多媒体智能终端逐步取代传统印刷品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总结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以及现状,肃清平面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充分讨论了未来平面设计的命运、发展方向以及对新时代平面设计工作者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平面设计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平面设计中,手绘是其表现的基础,是设计师惯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升,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已成为当代设计行业发展的重点.手绘艺术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平面设计的壮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本文对平面设计手绘艺术复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承,其博大精深的设计元素,极具张力的艺术技法,内涵深远的文化根基,都是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传承和借鉴的重要元素。现代平面设计走到今天,虽然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但也应看到其浅薄的文化根基已然使得中国现代平面设计陷入发展的瓶颈之中。传统文化符号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正好是现代平面设计的有益补充。本文旨在讨论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价值和作用,并探讨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以期给二者的良好结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孔玉珍 《职业》2017,(17):39-40
创意在平面设计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出有想法、有创意的创新型人才,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引入工作室模式,通过项目的承接、开发与训练,使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启发有意识、有步骤的开发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当前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着传统思维观念的与平面设计教学的理解错误。在对问题加以分析后,文章提出了创新教学思维观念、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工作室培养模式等来解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设计可谓是遍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不仅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感,也能够充当一个艺术文化的载体。平 面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平面设计中也有融入了许多元素,经典美术便是被应用于平面设计中 的一种元素,如在过去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绘画,均承载了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艺术文化,通过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经典美 术元素,可以为平面设计增添内涵、品味。本文中,便重点针对经典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平面设计是一门创意艺术,也是人们视觉表现和沟通的重要方式.设计师要想通过平面设计传达出一定的思想和讯息,必须对文字、图片、符号等元素进行合理调度和创意组合.当然,平面设计在商业宣传、公益推广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文章以平面设计为研究主题,就平面设计的创作手法和重要性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