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生活背景、文学修养、人生观等因素对于译作质量的优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翻译史上,曾有两位翻译家在译者的修养方面作过较为详尽的论述,一位是隋代的彦琮,另一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傅雷.本文对这两位翻译家的翻译思想作了对比分析,并进而指出,他们的翻译思想对于改变当今译界的一些不良现状,提高译者的素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作为一种边缘性的思维模式和批评方式,不仅为西方学界所重视,也进入了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视野.本文回顾了文学人类学方法在中国文学批评中的早期尝试,分析了20世纪中国思想界、文学界在文学人类学这一世界性潮流中的思考与实践,并以闻一多、叶舒宪为个案,分别对20世纪上下半叶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在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上的有效结合进行阐述.新时期的文学人类学热潮对作家的创作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为文学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世界视野.人类学意识在理论、创作与批评中的多重显现,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界、学术界开拓文学空间的深入努力,对推进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原作过程中坚持有所不为,做到选择的目光与翻译的目的统一;翻译原作过程中保持严肃求真的姿态、注重感情的投入和匠心的运用;以"先为艺术家、再为文学家、终为翻译家"为攀登翻译文学高峰的路径;把儒家精神中的执著进取与道家思想中的推崇天然之美完好地结合在翻译实践中.以上是傅雷的翻译实践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傅雷对今天的翻译活动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邵洵美是我国20世纪初期重要的翻译家,但长期以来一直为翻译史研究所忽视。邵洵美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所翻译的译作数量上,更体现在他对翻译事业和中西文化交流事业的热爱上。正是由于超越了意识形态立场,毫无功利主义色彩的唯美主义文艺观,他的翻译实践和出版活动显得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为翻译界所遗忘。但是,也正因为他的翻译超越了当时政治和金钱的污染,才使他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了卓然不群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孙颖 《阴山学刊》2009,22(6):96-101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之一,考德威尔引起了英国和欧美其他国家批评家们的广泛研究与讨论。这就要求我们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待“考德威尔论争”这种批评现象,而不是把它局限为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英国马克思主义者中问的一段孤立的、短暂的学术事件。在关于考德威尔的论争中,围绕其理论的性质和价值而展开的对其身份的界定问题——尤其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颇多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傅雷的职业翻译生涯始自1932年,翻译前后长达34年,以1949年为界可以很便当地分为前后两期.前后期刚好各17年.翻译路线与翻译文体的变化不仅与傅雷个人的翻译理念、审美趣味、心境和情绪有关,而且受到了其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出版体制的制控.本文论述傅雷后期翻译,并呈现后期傅雷苦闷孤独的心境,进而探讨傅雷的身份以及他绝望弃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陈书焕 《学术研究》2023,(10):127-134+177-178
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切入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艺术批评与历史写作的对话,思考其对艺术理论和史学理论跨学科研究带来的新视角。罗斯金和佩夫斯纳作为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对英国风景、建筑和设计思想史发展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家,在英国艺术和文化研究领域得到普遍的认同,但对二人在艺术批评和历史意识的关系方面,却鲜有专门研究。本文则致力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佩夫斯纳面向罗斯金”可以被视为一种合理建构的艺术批评作为历史理解,与历史写作的对话、交流甚至交锋。同时,对我们在当下看待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过往及其写作,该对话进一步开放了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的中国美学研究中,艺术批评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观点把艺术批评明确地归入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美学史的研究则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美学理论家的身上,而对艺术批评家,如丹纳、勃兰克斯、莱辛、许莱格尔兄弟等,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这种偏见,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中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了。的确,批评家极少有系统的、完整的逻辑形态的美学理论体系,也不是从哲学体系中去推导美学理论,他们侧重研究的往往是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史和艺术思潮等艺术现象,而且多数是零碎的、即兴式的思想。这样,批评家无法在美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位,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相似文献   

9.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1):101-101
《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于2011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著者为李凤亮。海外华人批评家将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的研究观念投射到国内。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多重边界”、“多重彼岸”、“多重比较”,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独特语域,其视野、观念、话语、  相似文献   

10.
喻琴 《阴山学刊》2011,(3):71-74
诺思洛普·弗莱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承前启后的文学批评家,他企图构建一套既不寄生于文学本身的观念体系,又不隶属于哲学、历史、宗教等其他学科、自成一体的、独立的批评体系,这为弗莱文本思想的出场奠定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界凝聚着一种反思意识。这种意识催动了我们对文学批评的现实处境和发展趋向的深入反省。批评的反思不仅唤起了批评创造和理论建构的热情,而且重新凸现了批评界对批评的学科意识和批评的价值担当的关注和强调,为批评的本体建设及批评的当代形态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兼具作家与学者双重身份的批评家,格非在批评实践中既有从知识学层面所展开的客观性研究,也有以自身创作经验为依据的主观性价值诉求。前者对批评对象所进行的概念分析与理论归纳,是一种典型的以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而后者对原作故事情节的追踪复述,以及由此所展开的对于小说之艺术本源的探讨,则是一种以求善和求美为目标的作家式批评。这两类异质性批评话语的繁荣共生,造成了格非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特点,即以小说叙事的方式去展开批评实践。这种小说式批评方法,对于解决当前文学批评的合法性危机问题,无疑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公超是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主义批评家.他以"新批评"为主,兼容并蓄,表现出批评观念的独异性和复杂性.他的活动圈子主要是新月派,但又同新月派同人的文学思想不尽相同.具有浓厚的文化精英意识和新古典主义倾向的叶公超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贡献是艺术理论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嫦 《天府新论》2011,(2):152-155
文学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式批评,是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附庸。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多、分歧更大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文学翻译本身就是复杂的、个性化很强的艺术实践,而文学翻译批评要把这一艺术实践上升到认知层次,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5.
<正> 作为一位在“五四”新潮中成长起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傅雷不仅是一位知名的翻译家,而且也是一个见解卓特的文艺评论家。作为一个深通中西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学者,他那锐敏的艺术鉴赏力,广阔的文化视野,至今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注意。本文便尝试结合人生理想、文化理想,他的审美理想作初步探讨。所引资料,主要依据《傅雷家书》、《与傅聪谈音乐》(三联书店1984年版)、《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联书店198s年版)三书(简称《家书》、《谈音乐》、《二十讲》)。  相似文献   

16.
郑振铎是我国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译介了许多重要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具有开拓性和启蒙性。更重要的是,他在翻译理论上颇有建树,其翻译理论和主张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翻译理论增添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对郑振铎翻译理论进行系统探索与深入研究,对于新时期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翻译批评研究已经引起中国译界学者的重视,但与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研究相比,翻译批评研究依然显得薄弱。在此以跨学科的理论视角,把信息论同科学翻译批评相结合,并用之于对《孙子兵法》的英文译本的翻译批评,以探寻翻译批评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许多个性鲜明的批评家。他们具有独属自己的批评话语与批评方式。检视由这些非常活跃而又独具个性风格的批评家组成的现代批评发展进程,便不难发现,批评家对批评话语和语言形式的选择,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偶然的即时应景,而是既有一贯着力的技术渗透,也有自觉的价值参与,更融涵了批评家固有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的国家,自古以来出现了无数的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作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推行文学革命的过程中胡适大力提倡西方文学名著的翻译,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翻译思想。在此对胡适的文学翻译成就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指出胡适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通过他的文学翻译主张和作品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查良铮是20世纪中国诗歌翻译史上成就最大的翻译家之一,与前期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不同的是,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主要从译者翻译背景的“有机统一”、翻译实践的“适应选择”、翻译作品的“译有所为”“适者长存”等方面,力求对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提出新的维度和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