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仁政”思想是孟子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开宗明义就是反对言利,提倡“仁义”:“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全书出现“仁”字达157次之多。仁义作为孟子学说的出发点,落实到具体政治上便是“仁政”。研究者多将仁政视作孟子社会政治思想的  相似文献   

2.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孔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是其经国治民的基本方针,其“仁政”思想中所蕴含的和谐治国的理念,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孟子仁政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仁政思想一方面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形成中国伦理史上最初的政治道德学说;另一方面是封建制确立、稳固和上升时期的时代要求在孟子世界观中的反映。其中不乏反映客观历史趋向的内容,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偏颇和失误。孟子仁政规是将伦理融汇于政治中,为新兴地主阶级维护统治地位提供施政纲领。它不仅涉及政治、道德,而且论及经济、军事、教育等与政治密切相联的各大领域,所以盘子仁政思想是比较系统和丰富的。孟子认为施仁政“必自经界始”①,看到了仁政的根基首先在于经济作基础。而经济措施首要的是“正经界”,治地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打算就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一点分析批判,而把对于这种思想历史影响的考察,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范围以内。管窥蠡测,聊供讨论。(一) 孟子在论及推行“仁政”的效用时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以下引《孟子》只列篇名)又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士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推行“仁政”,就能使民众归心于王,  相似文献   

5.
孟子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杰出继承者和发展者。其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仁政思想为核心,以崇扬至大至刚的人格为特征。认为音乐的本体与本质是“与民同乐”,故他竭力反对暴政下“残贼”、“一夫”的“独乐”。因此,他主张作乐应体现仁、义之美德,推己及人,推恩于民,才能“乐以天下”,使民各得其所。此即孟子性善论和仁政思想基础上的音乐美学观,并对后世始终给以深远的影响,故对当代的音乐美学仍具有很大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孟子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看,性善论、仁政思想、义利观和道德修养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这几个方面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内圣外王”为主线,以道德修养论为实现“内圣”的基本路径,以仁政为实现“外王”的方略,突显“仁义”伦理的思想特质,构建了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姜鹏 《理论界》2010,(2):132-133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平生孜孜以求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以民为本,反对暴政;减轻刑罚,减少战争;制民之产,使民以时;重视商业,轻徭薄赋等重要内容。研究孟子的"仁政"思想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志宏 《社会科学》2012,(5):138-146
先秦儒家反对“暴政”、反对战争、“民贵君轻”等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其中尤以孟子提出的以“民本”理念为核心的“仁政”思想为代表.孟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注重“民本”施行“仁政”,因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民意”,其统治的合法性在于民心所向,如果统治者施行“暴政”,人民就有权推翻其残暴专制统治.也就是说,“民本”和“仁政”的本质在于“以民为本”本身.虽然由于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局限性,这种思想难免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掩饰其专制统治的工具,但我们也应同时看到它所起到的更加积极的作用,即警示、限制、弱化统治者的专制暴政和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也为士大夫阶层为民请命、争取权利、反抗暴政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因而将之简单视为仅仅是为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者的封建专制统治,甚至是思想上愚弄和欺骗民众的手段是片面的、狭隘的.  相似文献   

9.
赵素锦 《兰州学刊》2008,(9):19-21,102
孟子恻隐说为其仁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孟子以恻隐之心为始点对伦理道德领域的“仁德”和社会政治领域的“仁政”予以探讨,分别论述了二者的内涵、实质及“由己推人”的实现方式。由此,孟子以恻隐之心为主线串起了由“仁端”扩充而为“仁德”再提升成为“仁政”的仁学完整发展,最终形成一条“仁端-仁-仁政”的演进路径,为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的确立与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孟子面对“七雄”争霸之势,为了实现其天下“定于一(统一)”(《孟子》。以下引语凡未注明出处的,均系《孟子》)的理想,“不远千里”游说齐、魏等列国国君,要他们尊贤使能,施行“仁政”,以“安天下之民”。虽然他的学说被国君们看作是“守旧术,不知世务”,但在当时的思想界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仅就孟子尊贤使能的思想,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天下观"与"文化中国"的历史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吉  徐长安 《河北学刊》2002,22(6):140-144
自中华文明产生之初 ,它就逐步形成了一种融宇宙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思想”。“天”与“礼”是中国古代“天下观”中的两个核心理念。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 ,“天”被构建成为王朝政权合法性的来源 ,“礼”则成为“夷夏”之间相分相融的主要标准。正是对“天”的推崇和对“礼”的主动认同 ,使中原之“中国”和周边之“四夷”都以正统的中华自居 ,从而共同构建了一个“文化中国”。在近代以前 ,“文化中国”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 ,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精英吸纳"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政治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但也不可避免地忽视了"非精英"的大众阶层。因此,在实施"精英吸纳"战略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社会精英阶层的政治参与,更要关注和吸纳非精英阶层的政治参与,最终全面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以达到我国民主政治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13.
"合法性"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中的很多概念是特定历史和语境的产物,却演变为普世性标准,"合法性"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流行中的"合法性"掩蔽了国家的实然与应然状态,忽略了实现合法性政治的合法化过程,并将很多与合法性无关的政治问题归结为合法性问题.这种状况决定了需要在认识论上重新审视有关概念.  相似文献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是一种理论优先于实践的观念政治论,它在根本上只是达到了精神和自由的概念。作为来源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马克思政治哲学,虽然继承了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政治理想,但却以劳动政治论完成了对西方政治哲学理论优先于实践传统的颠覆和超越,实现了政治哲学的转向,从而开辟了一条通过劳动的解放来追求人的解放的可能性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刘顺  贺闱 《阴山学刊》2005,18(5):69-72
孔汉思“世界伦理”构想的提出,使得儒教在世界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重新发展的机遇,在构建“世界伦理”的过程中,儒教既要解决好自身的两个问题,同时还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以适应世界政治一体化对宗教所提出的要求,从而在新的世纪里,发挥其应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都以华夏正统自居。南宋一方,由于遭到金的侵略,退处半壁江山,因而爱国主义高涨。而在金朝内部,伴随着整体性汉化的趋势,同时因为证明其统治中原地区合法性的需要,也产生了“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这种思想意识在金代文学中有着系统而鲜明的表现。金代文学表现“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熙宗、海陵二朝,汉化的开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催生了华夏正统意识,这种意识一产生,便在诗文作品中有所表现;二、世宗、章宗二朝,汉化的完成和“文治”盛世的出现,使得华夏正统意识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自居华夏正统而视南宋为“蛮”、“夷”的极端思想,这些思想意识在当时的代表性作家那里有鲜明的反映;三、卫绍王、宣宗、熙宗三朝,由于中原地区受蒙古、南宋的双向进攻,金人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不弱反强,在亡国之际大放光芒。这种光芒投射到了元好问等一批金末文学家的反映沧桑之变的作品里,而元好问编纂《中州集》更表明金人的这种思想意识已经得以升华。这种思想意识最终为南宋遗民所认同。  相似文献   

17.
李旭东 《北方论丛》2021,(3):158-165
“无为”观念长期受到误解。“无为”观念与欧美的辅助性原则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应当重新理解。辅助性原则对于促进地方法制的学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无为”观念也蕴含着丰富的辅助性内涵,同样体现了在地治理原理、上级干预原理与分域治理原理等具体内涵。对它的现代阐释,可以促进地方法制学理的发展,促进地方法治的制度化、规则化。  相似文献   

18.
李光生 《兰州学刊》2010,(6):170-172
在古典文学的阅读视野中,“出关”多指去边塞,往往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南宋文人“出关”,与战争无涉,而与朝政相关,其作为南宋特有的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方小年 《文史哲》2002,1(4):131-135
“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均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简单地认为“半殖民地”仅指国家政治地位的变化 ,“半封建”仅指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二者都是片面的。由此否认半殖民地不是社会经济形态 ,不能用以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现代中国将"一盘散沙"的乡土社会整合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政治社会,得益于政党向乡村的延伸和渗透。正是在"政党下乡"的过程中,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政党组织网络中的成员;无政治的农民具有了政治意识,动员到了党的目标之下。由此,将一个传统的乡绅社会,改造成为一个现代政党领导和组织下的政治社会。对于现代中国建构中的乡村治理来说,政党整合发挥着政权整合所不能够发挥的作用。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权力主体,它是对传统乡村社会精英治理体制的现代替代物。与此同时,随着新兴精英的权力化,会产生"脱草根性"的问题,为此需要扩展其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