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福利》2009,(7):F0004-F0004
国内首家为无人照料、陷入困境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救助服务的园内小家庭照料模式——“晨露国际郑州爱童园”于2009年5月31日在郑州市中牟县九龙镇举行了盛大的开园仪式,郑州市市长赵建才与晨露国际总干事科恩先生为爱童园揭牌。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31日上午,在郑州市中牟县九龙镇,由比利时晨露国际出资、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建设的"晨露国际郑州爱童园"正在举行盛大的开园仪式,政府领导、民政同行、国际友人纷纷到会祝贺,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又一次先行,一个熟悉的面孔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这不是救助保护流浪儿童"郑州模式"的创立者、郑州市民政局副局长王万民吗?  相似文献   

3.
小梁 《社会福利》2005,(8):49-51
郑州市收容遣送站地处郑州市偏远一隅,建筑面积仅2500平方米,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特殊的工作性质,站外围环境复杂,头绪繁多,正所谓“百废待兴”。2000年7月1日,时任郑州市人民政府勘界办公室副主任的王万民,被组织任命为郑州市收容遣送站站长。新的领导岗位上,王万民开始了“长袖善舞”。  相似文献   

4.
为认真总结2021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激励先进,振奋精神,进一步做好2022年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织召开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培训暨总结表彰会,对郑州市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会长张贵林等10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宣讲员、郑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张国礼等2名负责党建宣讲教育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13,(3):2+65-66
"第二起跑线"--脑瘫儿康复行动慈善项目为切实减轻贫困小儿脑瘫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让贫困患儿有病可医,让家庭重新燃起希望。从2010年开始,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在郑州慈善总会的鼎力支持下,开展了"第二起跑线"——脑瘫儿康复行动慈善项目。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采用针灸、按摩、穴位注射、言语、功训等综合性疗法,并创造性地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疗效确切的独特立体康复训练治疗方法,其中包括:1)关节松动术,2)传统医学小儿推拿按摩,3)生物力学疗法,4)神经发育疗法,5)手法矫形术,6)肌力训练。治疗各型脑性瘫痪、脊髓损伤、脑膜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等。  相似文献   

6.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处于黄河流域的重要位置,且郑州市正致力于打造国家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因此,新时代赋予郑州市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郑州市应立足于当地文化特色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创新传承与弘扬传播形式,为新时代建设黄河文化城市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郑州市小李庄遗址位于郑州市南四环以北,京广铁路以南,紫荆山南路以东。(图1)地理坐标为东经113°68′49″,北纬34°67′29″,海拔108米。2017年7月13日—11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中贯新城置业有限公司中贯渠南新城南小李庄2#地项目进行抢救性发掘,前期调查及考古发掘工作表明,遗址面积近3万平方米,堆积厚度0.3~1.7米。此次共布设10米×10米探方102个,发掘面积1.02万平方米。发掘各类遗迹161个,其中龙山文化晚期灰坑155处。现择部分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2021年12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组织召开2021年度全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会议.郑州市社会组织党委书记、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袁杰,市社会组织党委副书记、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魏益红,市社会组织党委副书记、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武勇军出席会议.全市部分社会组织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各县(市、区)民政局主管领导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梁新爱 《社会福利》2007,(10):55-56
2007年9月6日下午,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副部长窦玉沛、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张明亮、副司长张世峰等一行刚下飞机,就在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的陪同下,赶往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李部长一行利用来郑参加"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安置政策国际研讨会"的时间,对郑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0.
救助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大背景下,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社会化, 引进预防干预机制,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教育、管理、培训和安置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根本。在社会化思想的指导下,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王万民站长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12,(8):2+65-66
慈善惠民的先行者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患病群体,也是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为使贫困精神病人有病可医,河南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已任,创新慈善理念,转变服务方式,通过设立慈善救助项目,义务救治"三无"精神病患者,与爱心企业签订"集善援助"项目、设立爱心基金,探索出"四位一体"的慈善救助新模式,开创了省内救  相似文献   

12.
救助管理是助人的工作,这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目标理念一致。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专业人才的使用、专业服务的开展为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各项工作增添了活力,使“郑州模式”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冀未来 《社会福利》2009,(12):37-38
2009年10月16日,是郑州第二个慈善日活动。在郑州市委的高度重视、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郑州市民政局的全力支持下,通过郑州市慈善总会的积极努力和精心组织,动员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募捐善款4000余万元。这4000余万元,将为全市今后的救助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15日~18日,笔者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小野正博先生、孙丹秋女士就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流浪儿童合作项目赴项目执行单位——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调研。 调研期间,听取了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对于合作项目自2001年开展以来的情况介绍以及对2004年工作的设想,实地考察了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站内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类家庭”项目、全天候救助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前往郑州大学,与该校社会工作系师生就如何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进行了座谈。调查显示,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探索出与新的工作形势相适应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07,(10):F0004-F0004
200年9月6日,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副部长窦玉沛在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郑州市市长赵建才等领导的陪同下,对郑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参观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宿舍、食堂、活动室,特别是在流浪少年儿童之家,详细了解了救助管理工作流程,认真听取了救助管理站的工作汇报后,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5年8月17~19日全国救助管理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现场会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郑州模式”享誉国内外,成为金社会关注的热点!郑州市救助管理站也成为国内救助管理领域的一面旗帜!半年时间过去了,“郑州模式”运作如何,救助管理工作又有哪些新的拓展与创新,本刊特约记者就此采访了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王万民。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15日~18日,笔者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小野正博先生、孙丹秋女士就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流浪儿童合作项目赴项目执行单位——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调研。  相似文献   

18.
王宾 《社会福利》2014,(12):56-56
正河南省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目前养育930余名遗弃儿童,其中98%为重度残疾,伴有脑瘫、智障、先心、癫痫、肢体残疾等各种疾病,急需手术救治、康复训练、特殊教育、家庭寄养等各类服务。但因院内职工不足,为众多孩子制定实施配套服务较为困难,而这一问题也是全国福利机构的普遍难题。近日该院率先研发的孤残儿童网络管理系统正式使用,每个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为给孤残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不断巩固硬件、提升软件,狠抓管理服务“三化”(专业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大大提升了该院在养、治、康、教、置等方面的管理服务水平. 打造“三个亮点”提升管理服务专业化 以加强“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创康复工作新局面.2011年,郑州市儿童福利院被确定为民政部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该院不断巩固硬件、提升软件,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以生活照料为基础、专业康复为主导、医疗手术和特殊教育为辅助的养、治、康、教相结合的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舒宝德 《社会福利》2012,(8):22-24,1
多年来,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八院)在河南省率先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成立了首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慈善惠民病区,率先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服务模式,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首届郑州慈善大奖、第七届中华慈善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