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汉卿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杰出的作品奠定了戏剧这一样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坚实基础。悲剧《窦娥冤》是他饮誉至今的代表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主人公之意志,则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窦娥的不幸遭遇,特  相似文献   

2.
在现存的十八部关汉卿杂剧中,涉及到“鬼魂”的有两部:一是取材历史的《关张双赴西蜀梦》;一是取材现实的《窦娥冤》.由于关、张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因而,尽管他们在全剧中都是以“鬼魂”出现的,但一般说都还是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并肯定它的悲剧效果;然而历年来对《窦娥冤》中的“鬼魂”却产生了异议,诋  相似文献   

3.
爱德华·邦德的剧本《李尔》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李尔王》。在《李尔》中,无论从主人公的身份地位、精神追求还是最终结局来看,邦德一改原著中李尔王这一高贵的、英雄式的悲剧主人公形象,塑造了丧失崇高性且受困于权力欲望的李尔。通过李尔王和李尔这两个悲剧主人公的比较可以发现,邦德的这种人物改写反映了西方战后思想语境影响下当代西方剧作家对悲剧人物和悲剧功能的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他是运用西方美学理论评论《红楼梦》的第一人,其悲剧理论的基础来源于叔本华的哲学美学观。王国维通过“解脱说”,“优美、壮美说”,“三种悲剧说”,深刻剖析了《红楼梦》的关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窦娥冤》是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尽管已时隔七百多年,它那巨大的艺术魅力,至今仍感染着读者观众,使得“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晋叔《元曲选序》).为什么《窦娥冤》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人民的检验,如此撼人心魄?作为悲剧艺术的珍品,它成功的主要原因何在呢?我们以为,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作者塑造了一个真善美的主人公窦娥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欧茨在其长篇小说《光明天使》中讲述了一出复仇悲剧,主人公欧文和科尔斯顿在重压下展现出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但性格缺陷却让他们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理想的崇高与奋斗的逆行这一悖论使得主人公注定以失败告终,也使小说流露出浓烈的悲剧意蕴。文章从悲剧与性格入手,探析《光明天使》中人物性格缺陷与其悲剧结局的关联。透过性格悲剧的文本表象,展现在叙事背后的是欧茨的忧患意识。一方面颂扬了时代激昂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又内隐着她对美国当代社会弊端的关注以及对青少年成长、激进女权主义运动的担忧。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悲剧和西方一般悲剧一样都是以悲惨的结局收尾,关汉卿的<窦娥冤>和中国悲剧一般都是大团圆结局.不同的悲剧结局具有不同的审美效应,映射出彼此相异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典悲剧中存在着一种“大团圆”倾向:矛盾冲突总难以发展到美的毁灭程度,最终结局必定是真善美的胜利,假恶丑的被惩。《西厢记》长亭送别之后,还有最后一本“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生殿》马嵬坡死刑之后,还要有梦境中的月宫相会;即使《窦娥冤》这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悲剧,在临刑三桩“无头愿”得以实现之后,  相似文献   

9.
对悲剧《窦娥冤》结局的理解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大家都知道 ,《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典范性作品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真正如愿实现的 ,但剧作者却让它一一实现了。特别在第四折中 ,窦娥的冤魂向已任肃政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伸冤 ,终于得以平反。窦娥在申冤过程中 ,始终把对天地的怀疑和信赖交织在一起。既借指斥天地来批判统治阶级 ,又无奈祈天地动容来惩治邪恶。面对这一组矛盾 ,传统教学观认为这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和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按这样理解 ,讲述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究竟有没有悲剧?这是一个论者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重要的不是从某个固定的模式出发,划分出这是悲剧或者那不是悲剧;重要的是从分析具体的作品入手,辨明此作品的精神实质何以有别于彼作品的精神实质,此民族的悲剧精神何以有别于彼民族的悲剧精神。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分析具体的作品,特别是通过分析作品的主人公,以求探明中西悲剧精神之间的根本差异。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两部悲剧杰作,即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和中国的《窦娥冤》。《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主人公愈是反抗命运,就愈是摆脱不了命运的嘲弄。然而,这并不说明他毫无办法避免悲剧的发生。他只需不积极行动,就可以摆脱命运。  相似文献   

11.
欣赏中国古典悲剧,我们往往会注意到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悲剧作品中的故事虽然以悲剧收场,但结局却以一种幻想的方式,对悲剧作出“补偿”式的“团圆”处理。古代最悲的悲剧要算关汉卿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了个“窦天章为女伸冤昭雪”,由悲转喜。而马致远的《梧桐雨》和洪升的《长生殿》,却安排了神话般的月宫  相似文献   

12.
乔治·爱略特的名著《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结局中,麦琪的死是主人公难以挣脱的血缘锁链带来的毁灭性破坏,也是主人公全力追求一种高尚的道德理想和这种道德理想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导致的悲剧。麦琪的死是完整传统悲剧结构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那天我们学习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在分析了全文的结构、环境描写、语言特色后,我们讨论了人物形象并得出了主要的结论:窦娥孝顺善良,敢于反抗。为了强化对悲剧主人公共性的认识,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谈谈本册课文中几位悲剧女主人公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同学们纷纷抛出自己的答案:“我想说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勤劳肯干,善良本分,对物质生活需求不多,只要能生存就满足,可就连这样卑微的要求都不能得到,大可怜了。”一男生回答。“我觉得《雷雨》中的鲁侍萍比较典型,她刚强自尊,勤劳善良,不慕富贵,敢于直面…  相似文献   

14.
《觉醒》中的埃德娜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来自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性别的作家塑造的人物。表面上看,两位主人公不可同日而语。但通过对比分析,就可发现他们之间的诸多契合点:同是社会的"他者",孤独的觉醒者,有着相似的悲剧结局。本文通过对两位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对比分析,以期探索欲冲出"鸟笼"的埃德娜和旨在"破坏铁屋子"的狂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泥泞之路。  相似文献   

15.
《情人》中女主人公的爱情的产生及悲剧的结尾和自己的自恋情结有很大关系。由于自恋倾向,她才有可能和中国富家弟子结合在一起,创出一曲惊天动地的爱情;同样是自恋促使她有了当作家的愿望,使自己的精神有了进一步追求,从而和自己的中国情人在精神上产生鸿沟,他们爱情悲剧的产生是必然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从《喧哗与骚动》和《红楼梦》看中西挽歌式悲剧精神王瑜琨时间是人的最大有限。中国悲剧品味的世俗性、悲剧情感的中和性、悲剧结局的圆满性都使得中国悲剧不像西方悲剧那样率真直露地表现鲜血淋漓的严酷现实和主人公不可退让的偏执与狂热,以及迈向危险时令人心碎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均体现了其悲剧思想对西学、佛学和老庄的熔铸性,开创中国美学研究之先河。王国维悲情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与叔本华悲剧精神的互通;二是认同佛家的涅槃,和叔本华倡导的解脱殊途同归;三是包涵老庄的"无为"、"无我"等传统底蕴。重新认识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和悲情意识的源头,理解王国维对中西印等文化传统的沟通、合流、熔铸,才能理解和把握王国维在美学研究领域的大创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为主线,将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觉醒》与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雷雨》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两位女主人公觉醒、反叛及追求独立的相同的心路历程,进而分析两位主人公不同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9.
《窦娥冤》的悲剧强度比起欧洲的经典悲剧来说有其天然的缺陷,它应属于中国式的苦情剧,即表现的是非对称的对抗,正义的一面经历过重叠性的灾难后导致毁灭。这种苦情剧对整个东方戏剧都有影响。《窦娥冤》还是元杂剧灾难剧的经典,全剧涉及多重灾难,具有灾难剧戏剧元素。《窦娥冤》也是公案剧的典型,演示了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逐猎场景,表现了人类群体意志的动态较量过程。所有这些都是以冲突为核心的,冲突场面构成了《窦娥冤》独特而丰富的戏剧空间,对冲突的充分利用,展示了关汉卿代表性剧作对戏剧类型化的有意义尝试。  相似文献   

20.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古希腊著名悲剧 ,剧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 ,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传统评论坚持认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是由于他性格中带有悲剧性缺陷 ,本文抛弃了这一观点 ,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并证明俄狄浦斯王是无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