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贺龙率红二方面军北上抗日。长征队伍路过川黔交界的秀山时,遭到当地大匪首周燮钦的袭击。周匪利用山高林密、地形熟悉等优势,不仅使我军受到一定伤亡,还亲手杀害了贺龙司令员年仅4岁的儿子。后来他又任“湘黔忠义救国军”司令,誓死与人民为敌。这个恶贯满盈又深受蒋介石赏识的大土匪是怎样覆灭的?1949年,贺龙与刘、邓大军一起,打l响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在“大厦将倾”之际,蒋介石指示国民党特务大肆收罗散兵游勇,各种地痞、流氓,组织名目繁多的各种土匪武装,在各地发动武装暴乱。他们包围、袭击我…  相似文献   

2.
“危害民国”的共产主义女“囚犯”——忆贺龙元帅前夫人向媛姑(二)文/朱泽云生活愈苦,愈能磨炼人的意志。可是,进入30年代,国共两党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蒋介石不仅出动庞大的军队,对共产党在湘鄂赣、湘鄂西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3.
, 《民族论坛》2013,(1):40-40
1935年10月,当贺龙得知中央红军已胜利到达陕北时,既深感欣慰又不禁焦虑。原来,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虽然很好地完成了对中央红军长征的配合策应任务,但由于积极出击,引来国民党部队10万人的大“围剿”,不到2万人的队伍里竟有数千名伤员。  相似文献   

4.
土家山寨走出廖汉生将军︵之二︶文\朱泽云930年7月,贺龙奉命东下洪湖,与周逸群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安排后方工作,叫贺民英负责鹤峰地方军事。廖汉生成为“后方游击司令”贺民英的文书。后来,由于红军东下洪湖多次重返鹤峰与贺民英会合,贺龙、贺英姐弟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贺龙与几位藏学专家︵之一︶文\刘冠群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打完了仗,又干么子?”1949年,贺龙向毛泽东提了个问题。“莫有仗给你打了———还有一个仗,就是经济建设。”毛泽东说。1949年,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任务落到西南军区身上。为了打好这最后...  相似文献   

6.
沿着澧水行至中源的尽头,有一座风景秀美的“小山城”,名叫河口。房屋沿河两岸平行分布,上游被大桥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狭长的H形。在河西下游末端。坐落着河口乡中心小学。“老黄”就在这所学校任教。河口乡位于贺龙元帅的故乡——张家界市桑植县。这里风光旖旎。村民勤劳、淳朴。老黄本名黄道雄,在这大山里从教已29年。附近的乡亲.几乎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说起“老黄”.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乡里采访他的时候,“老黄呀……”老乡的话匣关不住,老黄的故事说不完。  相似文献   

7.
七月·镜像     
《民族论坛》2009,(7):F0003-F0003
6月27日,张家界举行了贺龙元帅骨灰安葬仪式,贺龙元帅夫人及全家护送其骨灰回到故里,安置在风景秀丽的天子山,70年后元帅终于“魂回”故乡。  相似文献   

8.
我刊曾于今年第一期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撇胡子岂能改变贺龙一生运程》的来信,批评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风水与名人》一书。事后,我刊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联系,了解到此书并非由该出版社所出,而是一些不法书商盗用了该社的名义与书号。不惟如此,该出版社还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9.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曾四次来长阳领导革命斗争。于长阳西湾组建的红六军曾在资丘与围剿之敌展开殊死决战,不幸被俘的77名将士被集体残杀在资丘清江边的烟墩岩。  相似文献   

10.
声屏园里搭金桥──记桑植县广播电视局为民族团结进步鼓与呼的先进事迹桑植县民委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边陲,与鄂、渝毗邻,俗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这里17个民族聚居,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  相似文献   

11.
谢兴无 《民族论坛》2004,(12):17-18
湖南省境内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白族老红军寿星,名叫王顺清,今年已满103岁,一生经历百战。得知他和老伴住在长沙市某著名老干疗养院,笔者慕名采访了他的传奇人生故事。参加红军,奔走如飞王顺清老红军是湖南省桑植县芙蓉桥人。他的家离贺龙元帅老家仅30华里。当年,贺龙“三把菜刀闹革命”时,正在遭受地主欺压、一家人生活极为困苦的王顺清,带着两个弟弟找到贺龙,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军游击队。1934年,他们跟随贺龙上了井冈山,他们的游击队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回忆当年在家乡亲眼目睹红军风采的难忘情景时,百岁老人仍激动不已,他向笔者深情叙…  相似文献   

12.
“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民族”一词具有英语nation或nationality的部分含义。政治统一性与地域一体性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因而“跨界民族”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将“民族”与英语中的ethnicgroup或people概念联系起来,是产生“跨界民族”说的根源。ethnicgroup是文化人类学概念,people则是历史学概念,这两个概念不可等同于nation和nationality,因而不可译为“民族”,可考虑分别译为“族群”和“人民”;由此,“跨界民族”亦应改称为“跨界族群”和“跨界人民”。“跨界人民”是一种业已分化的“历史民族”,不再具有现时的民族同一性。现代泛民族主义者试图重建“跨界人民”的统一是不现实的和反历史的,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3.
“部族”论者在依据斯大林对人类语言发展阶段的分期划分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阶段时,认定俄文народность一词的含义是“部族”,把民族共同体分为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四种类型和四个发展阶段”。他们用“部族”指称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人们共同体,从而抹煞了人类早期民族与国家同时形成于部落制瓦解之时,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与国家是奴隶制、封建制时期的民族与国家的继续和发展这一基本事实。народность一词的含义是“民族”,汉文“部族”是部落和氏族的简称,二者不可等同。  相似文献   

14.
疾风知劲草     
“十年动乱”时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曾流传着一个贺龙手杖的故事。那是1965年10月,当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参加了庆祝活动后到南疆和田县烽火公社访问了维吾尔族百岁农民买买提木沙阿洪。贺老总见这位老农腿脚不好,便把随身携带的一根手杖送给了他。谁料到,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根手杖成了买买提木沙阿洪同所谓“大军阀”有“黑关系”的证据。木沙老人任凭造反派如何严厉的审问和追查,他都把这条手杖珍藏着。造反派见老人“顽固不化”,就  相似文献   

15.
对契丹、辽的名称探源,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看法。我认为,对契丹、辽名称探源,应以当时命名的本俗为依据和标准进行研究,至于本名的语义或孳生出的观念,不能成为其名称起源的第一位依据。这不是说命名的义不能研究,而是要与命名结合起来,以求对问题的全面解决。从东北地区看,古时带有普遍性的命名习俗,是依水、依山或依地理方位而命名,东胡系各族也多是如此。一、契丹名称源于西拉木伦河对契丹、辽名称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镔铁”、“刀剑”、“切断”、“奇首之领地”。“部首名”、“寒冷”或释为“大中国”、“东方太阳神…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与人闲聊时,几位朋友都令我对 “淡泊”二字描述一番。笔者认为淡泊不易。非宁静无以志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首先是一种志向。或寄情于书画山水,或寓意在花鸟虫鱼。修身养性,克己复礼,宁无肉而瘦,不无竹而俗。“人间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不受嗟来之食,不饮盗泉之水,不为色迷,不为利动,“宁肯抱秀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淡泊”是一种品质。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纵有文经武纬之才而不骄,胸怀济世安帮之志而不傲。贪舒适,不慕虚荣,不阿富豪,不事权贵,不争蜗角虚名,不忙蝇头微利——“名利竟…  相似文献   

17.
从新出唐代碑铭论“羊同”与“女国”之地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出唐代碑铭论“羊同”与“女国”之地望霍巍研究古代西藏西部的历史,难免要碰到史籍中所记载的“羊同”与“女国”等问题。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出的考古材料,对此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一、大羊同与小羊同关干“羊同”,汉文史书中有“大羊同”、“小羊同...  相似文献   

18.
再过4年,魏家瑶就要退休了。老魏参加革命工作40年来,将一大半时间奉献给了苗家人摆脱贫穷的事业。老魏与贺龙元帅是同乡。他的父亲曾是贺龙部下的一名红军战士。年幼时,他就受到了革命的熏陶。1950年,年仅17岁的魏家瑶便投身革命。1964年,他随“社教”工作团来到苗族聚居的吉首市。从此,他与苗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贫穷的苗乡留下了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第一信号的效应 1972年初春,魏家瑶担任了社塘坡公社党委书记。踏着积雪,他来到了这个200年前吴八月领导的著名的“乾嘉苗民起义”的地方。当时正是“双季稻  相似文献   

19.
扬雄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著名论断,明确指出辞赋具有“丽与则”与“丽以淫”的区别,这一论断符合辞赋创作的实际,并且基本上反映出辞赋发展的总倾向。对于扬雄“丽以则”与“丽以淫”的划分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儒家的非性观念,无论是作家主体论还是创作论都具有浓厚的儒家伦理观。通过对儒家非性观念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扬雄“丽以则”与“丽以淫”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南昌起义,潮汕失败,众多义士千回百折,回到上海。贺龙、周逸群及徐特立、柳直荀等人,奉中央指示再去“两湖”重新建立武装,并定名为“红四军”。他们两手空空,于1928年初春,来到了洪湖和桑植洪家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