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云港古为海州,山海古韵,历史悠久,除南城凤凰古镇已作为历史文化古镇完好保存外,在东部城区,依山傍海的连云古镇近年来也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中国古镇》第44集专题介绍过连云古镇靠海吃海的民俗民风和古镇石街、石建筑的特色,节目播出后古镇声誉鹊起。  相似文献   

2.
古镇本质是文化遗产,其由要素性的人文化、自然环境文化、历史文化和形态性的表现文化、价值文化交织形成的古镇文化结构体系为挖掘、开发古镇特质文化提供了路径。以此为理论,以川西古镇为例,审视川西古镇挖掘、开发,呈现诸多乱象。挖掘、开发川西古镇特质文化需要在坚持差异化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梳理、归纳、比较挖掘特质文化,将川西古镇特质文化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并积极营销古镇特质文化。为此,应当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协调川西古镇特质文化的挖掘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古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镇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特殊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其具体表现形式种类繁多且各所蕴藏的内涵也极为丰富。本文从古镇概念入手,提出了古镇文化概念的具体界定以及针对古镇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式,在分析古镇旅游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条件,进而着重对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将“大文化观”运用于古镇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正在开发的三台郭江古镇为例。探讨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文化为纽带,在地域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然后融入古镇旅游城镇的打造、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将古镇的地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在低碳、循环理念指导下开发古镇旅游,实现古镇旅游是绿色...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类网络平台的游客评论受到广泛关注,网络情境下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促进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的长远发展,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游客生成的网络文本分析游客的形象感知。结果发现,尽管游客对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的形象感知受限于古色古香的人文景区型江南水乡小镇,但是从游客形象感知中也能较好地识别出两个古镇的资源特色和优势;游客对两个古镇有关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两个古镇的游客文本语义网络呈现出“核心感知—期望感知—潜在感知”三个圈层旅游地吸引体系结构;游客对两个古镇的整体情感体验以积极情绪为主,在情感程度上以一般情绪为主,游客对南浔古镇的情感体验优于甪直古镇。最后,为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旅游地形象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焦溪古镇作为众多江南古镇中的一个,是目前常州保存最完好的古镇之一,但也面临着衰落的局面。如何恢复、保护和更新古镇原本的历史风貌,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章分析了焦溪的历史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历史建筑、古镇景观、古镇格局三方面入手,按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规划思路进行保护与规划,为古镇的研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雅安上里古镇为例,分析了古镇旅游资源及其保存现状,挖掘了古镇旅游开发中面临的几对矛盾:保护与开发模式、资源与客源、游客与古镇居民需求问的矛盾,并针对几对矛盾探索了如何在古镇开发中实施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线形与界面:巴蜀古镇空间文化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形空间格局是古镇的灵魂.线形空间的界面是古镇中重要的因素,形式上是古镇形象的主要外在表现,内涵上是古镇内在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巴蜀古镇的一些特点可以知道:保护古镇界面不仅仅要在表象上对它了解,而且要对它的内在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古镇建筑遗产犹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中华大地。西南地区独特的古镇建筑遗产构成了当今人们旅游体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古镇民居空间是西南地区古镇空间体系的微观因素。民居空间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遗产结构特色。在不同的自然与文化背景中民居空间的组合表现为多种形式。它不仅是古镇空间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体验古镇风光和文化的主要路径。研究四川古镇民居空间特点,是进行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焦溪镇是目前常州保留江南水乡风貌最好的古镇,文章通过对焦溪的古街镇格局、民居建筑形制、装饰特征等的考证,分析了古镇的文化成因,研究和探讨了古镇传统文化与景观的特色,对古镇民居及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瓷器口的发展历程,从独特性和出现的问题两方面探讨古镇旅游的特征;通过分析古镇旅游特征,从古镇内部状况改良和面向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两方面,对旅游地生命周期巩固阶段古镇旅游开发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古镇新事     
古镇确实很“古“。据史料记载,唐朝曾在这里设陵罗县,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她,就是养育我的化州市合江镇。我生在古镇,长在古镇,还在古镇工作了几年。谁不说俺家乡好。我不仅了解古镇,熟悉古  相似文献   

13.
永川区松溉镇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松溉古镇的旅游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受到重庆市及国内众多游客的青睐,古镇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们看到,松溉古镇正在遭受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强烈冲击,古镇的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对松溉古镇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揭示古镇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对保护和开发松溉古镇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部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古镇旅游热的兴起,西部欠发达地区古镇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古镇的旅游现状,然后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古镇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发展旅游的优劣势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四川古镇建筑艺术与文化价值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它包括有大量客观物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解读四川三个古镇的建筑内在的文化元素,对比文化元素之间不同的内涵,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古镇的文化价值,这既是保护古镇多样性的重要内容的措施,也是古镇旅游开发中保证其独特建筑艺术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前童古镇是一座蕴含浓郁文化古韵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挖掘前童古镇的文化遗存、塔山童氏的宗族历史以及前童古镇的人文风俗,认为前童古镇的文化主脉为“崇文重义”,其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台州的地域文化、童氏的宗族文化影响而形成,并对前童古镇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业发展20多年以来,商业化现象日益严重,古镇沿街充斥着服务旅游者的各色同质化的商铺和商品,不仅冲淡古镇原真景观特征,形成古镇因利趋同格局,而且改变了居民生活方式并成为重要的生活基础,直接干扰居民日常生活,破坏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和谐,破坏古镇原有自然风貌和景观环境。立足于古镇原真性保护,在商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淡出商业利益,严格控制商业发展;拓展和营造多样化社区参与旅游的方式和途径,调整利益分配体制,建立行业利益平衡机制;鼓励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形成旅游体验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民族地区著名古镇文化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古朴的历史遗迹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保护好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古镇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贵州民族地区古镇旅游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开发建设应该在保持古镇原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利用贵州古镇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文化名镇三河古镇为研究对象,以历史资料与现场调研为依据,从自然历史形成因素出发,对三河古镇空间肌理进行分析,探讨古镇选址与布局、街巷格局、建筑风貌以及人文情态的基本特征,并针对三河古镇当前存在的空间氛围破坏、传统意境流失等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为恢复古镇昔日活力,更好地建设和营造现代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枫塘路绿化带景观工程为例,通过挖掘与提炼基址所在城市的区域环境和文化特色,以枫泾古镇历史名人故事、民间传说作为立意题材,在景观设计中继承和发扬城市文化,协调古镇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枫泾古镇不会因为发展而削弱个性,并可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