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科学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古希腊人对科学和艺术没有严格的界限,那时的杰出人物差不多份是精通科学与艺术的“通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艺术繁荣,科学和艺术间的裂痕已经逐渐弥合,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一鲜半爪地认识世界,而是把自然界作为盈体进行综合探索。因此,一位真正的文学艺术家,如果认泛关注、研究目茨科学的现状以江发届,那么他就能在科学与艺术上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互相借鉴,相得益形,就能创追出正正伟大的文学2术作品。达·芬奇——杰出的工程师有人说.达·芬奇一人集中了十”人的大脑;也有人说、他不仅是他…  相似文献   

2.
小白  帅党 《女性大世界》2005,(5):136-137
艺术青年的面前,横贯着无数羊肠小道,只有一条通往艺术家,其他都是畏途,艰苦的长征之后,艺术青年终于成为真正的艺术家,然而盛宴并非就此开始。一个属于艺术的人,从不在人声鼎沸的时候停下脚步。艺术的道路也有千万条,迷宫一样的探险让艺术家悠然神往。我们使得以领略高品质的作品,与艺术家永远在路上行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老人天地》2010,(7):56-57
静坐700小时破行为艺术纪录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从3月14日开始,现年64岁的行为艺术“祖母”塞尔维亚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艺术家在此“的个人回顾展.约50件作品追溯了她40年来的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4.
日前,胡润研究院《2017年胡润艺术榜》的公布,引发了艺术圈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依据2016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榜单公布了前100位中国在世艺术家的排名,其中国画家崔如琢、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国画家范曾分列榜单的前三名.但是对于这样一份榜单的学术性、权威性目前各方颇有微词,有人表示对用表面的成交记录评判艺术不看好,也有人觉得如今各种榜单已经越来越娱乐化,不必太当真.  相似文献   

5.
韩:文学不是个人趣味.文学是对于国民的判断力、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德周叫Bildung,汉语为教养,不是劳动教养那个教养,是这个人“有没有教养”那个意义上的教养。把文学等于个人趣味.这是英周贵族的美学,不是康德那个意义上的美学。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如何理解对于全民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想这里有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天文化如果过分私人化、  相似文献   

6.
素描是最古老的造型艺术之一,真正意义上的素描起源于西方.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起来,把透视学、解剖学、明暗学等直接运用于素描作品的创作当中.此后,艺术家们走上了从无法到有法的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变化越来越大、彼此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艺术展览空间和各类艺术展览越来越多,策展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他们可能是博物馆(美术馆)的馆长、专家,也可能是有影响的批评家,还有可能是著名的艺术家等.策展人是实现展览、作品和观众之间有效联系的重要中介.但是从策展人发展的短短的历史看,早期的策展人还是以批评家和学者为主.  相似文献   

8.
《公关世界》2008,(9):66-67
面对着汉风画册里那些水墨淋漓、元气充沛、朴拙中蕴藏着灵秀、苍劲中透露出天真的作品,唯感到心旷神怡,有种种生命感觉、许多奇妙联想,好的美术,是画家生命力的凝聚和其对生命、自然、宇宙的体悟之表现,是忘却艺术的艺术,是自由精神的自由表现。汉风先生是有相当深厚的哲学修为的艺术家,他想得很多,在某些方面也想得很透。  相似文献   

9.
又一季时装风潮的席卷.我也再一次地为那些大师的创意所感动,是的.我内心里有的更多的是感动而不是狂热的崇拜,或者是什么惊喜、惊艳的激动。之所以说感动,是因为我发现大师们向我们展示的已经不只是时装,而是他们生命体验的精华。他们让我们看到的是不休的生命力,不尽的想象力与不竭的创造力。他们都是艺术家.他们以服装作为载体.他们通过设计在表达。所以,一场时装发布,实际上是设计师在寻求某种心灵相通。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中,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被冠以“波普艺术家”的一批人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他们主张艺术家应该自由地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约束。他们甚至把城市的废弃物作为了作品材料,把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东西按照艺术构思拼凑起来,使之脱离原来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首届巴勒斯坦艺术展览会今年1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开罗的“尼罗厅”主办了首届巴勒斯坦绘画雕刻艺术展览会,阿拉法特主席出席了开幕式。参加展览会展出的共有巴勒斯坦艺术家的250件作品和埃及艺术家的30件作品,他们的作品表现的共同主题是巴勒斯坦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雕塑艺术的发展与雕塑材料的发展,揭示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雕塑艺术形式的分类。随着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材料也在相应的进行变革。无论是国内雕塑家还是国外雕塑家都会根据雕塑材质进行雕塑创作,而在创作中,艺术家会把雕塑材料和自己的审美理念完美结合,通过雕塑材料的巧妙利用,最终形成完美的雕塑作品。雕塑材料体现了雕塑作品的灵魂,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现代金属雕塑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各种雕塑作品层出不穷,体现了雕塑艺术家的智慧结晶。而很多雕塑艺术家利用雕塑材料本身的美学特征,创作出另人赞叹的雕塑成就。因此本文便以雕塑作品中材料运用与独特艺术语言为题来探讨艺术领域中雕塑作品的发展以及雕塑材料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3.
杜米埃 《现代交际》2006,(7):F0004-F0004
这是一幅颇具现代艺术意味的作品,如果把它放置在任何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里,观众都不会有丝毫不协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墨海随笔     
对于艺术的神往和探求贯穿了我50年的人生追求。然而追寻理想境界的苦恼却与我形影相随,这里所展示的作品既是我多年的修炼又足修炼中的一次次蝉蜕写照。在我看来艺术之高贵则始于独特的创造,除了具备技艺之精湛,意境之深远之外,它须是一种无重复的劳动。衡量一个画家成功与否的尺度不是其艺术品的多与少,而是取决于画家是否找到了绘画基本的题材位置和其独到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5.
黄蓉 《现代妇女》2013,(12):360-360
现代艺术如何审视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虽然审美活动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但是个人是来自社会的,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认可带有社会性。或多或少印上了社会的印迹。所以从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基本否认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性。更不能因为某些个体的审美标准去否定或肯定一种艺术的发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驰名中外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是与一批老艺术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王超尘就是这个老艺术家星座中的一颗亮星。王老师朴实而谦和,到了晚年更是心静如秋水。但当他谈起书法、诗词、绘画、音乐时,那缓缓的语气饱含着对艺术的挚爱和几十年追求的激情,非常令人感动。王超尘老师是主攻隶书艺术的,欣赏他的作品,仿佛是读中国历代隶书大全,《好大王碑》、《西峡颂》、《张迁碑》的特色历历在目。他厂揉造家,自成一体。他的每个字都结体严谨,用笔讲究,稳妥大方,自然天成而有奇趣。观瞻他的作品,在传统的章法中融入了当代人的个性、气质和…  相似文献   

17.
根的艺术在我国历史上比较悠远,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本文主要通过对根艺作品的创作要求以及创作方法进行研究,来达到对根艺作品追求的神与气的描述,提倡对艺术的无限追求。  相似文献   

18.
《公关世界》2015,(3):102-103
新水墨未来将与艺术品市场整体一起经历调整,今后新水墨艺术家内部将在价位、创作方向上进一步分化,而同一个艺术家创作的经典作品和应酬性作品的差价也会扩大。新水墨是过去三年艺术市场"现象级"的事件,火了,议论也多了,近来关于其"冷"其"热"的各种传言涌动。但是从主要拍卖公司的数据分析新水墨,其实新水墨整体市场还处于增长期,在盘面急速扩大的同时,出现了部分前期增长过快的艺术作品的调整、优质作品和一般性  相似文献   

19.
艺术和经济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艺术家不得不以一个市场营销商的身份出现。尤其是在日益活跃的演出市场,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运作问题摆在艺术家面前,使他们不得不从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处俯身下来。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当代艺术中的天价拍卖现象,即使在艺术市场及相关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的英美两国,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这是资本的阴谋和炒作的结果吗?艺术的价值等于价格吗?艺术与金钱有关系吗?然而,有这些想法的人,只看到了一幅画身价过亿的表象,却没有深入思考它背后的原因和机制.首先,只有居于金子塔尖的顶级艺术家的作品,才能拍出天价,绝大多数的艺术家甚至连被主流画廊代理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进入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夜场了.与其说这是用金钱来腐蚀艺术,不如说是通过价格来标定和显示某种艺术的金字塔结构.这种金字塔结构,又与一套竞争和人才遴选机制联系在一起.其次,能够买得起天价作品的超级富豪,本身并没有定价权,决定艺术品价值的,归根结底不是经济因素,而是文化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财富阶层可以通过买最贵的作品来彰显其文化地位的原因,假如作品本身不受精英文化认可却被卖出了天价,买主不仅不会产生高人一等的感觉,反倒会因此蒙羞.此外,虽然天价有可能反过来加强人们对艺术品价值的肯定,但艺术品的价值并不完全是由市场自由议价形成的,这和大众文化产品的定价机制截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不仅普通人对天价不理解,经济学家对天价也常感困惑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