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金堂县川锅技工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为四川锅炉厂技工学校。三十余年来,学校依托企业雄厚的技术实力,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素质教育为先导,以技术培养为根本。集教学、实习、生产于一体,走产学结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学校以崇德、尚技、博学、精工为办学理念,实行"军队+企业+学校"的管理模式,着力于学生理论、技能、体能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智慧型蓝领"。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具有  相似文献   

2.
刘敏 《劳动世界》2020,(5):2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带动人才需求的加大,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职业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源泉。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高职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却出现了大中专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单位用工荒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就要引导职业学校学生从思想上改变就业理念,同时,推进产教融合,促进用人单位和职业学校的密切接轨。  相似文献   

3.
企业办技工学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技工校特点和专长,利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强有力的实践经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高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创新及经验累积形成的。高技能人才来源于高技能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目前企业办技工学校教师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乐山市医药科技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79年,前身为乐山长征制药技术学校,是省内较早设立的中等职业学校之一,后更名为“乐山医药科技学校”。2017年,经省人社厅评审,学校成功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并正式更名为“乐山市医药科技高级技工学校”,进入四川省培养高技能医药人才行列。乐山市医药科技高级技工学校建校至今,已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有两个校区。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医药专业的技工教育,现有专业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与检验、中草药种植、药厂设备维修、护理、康复保健等专业,全日制在籍学生约4000人,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0000余名各类医药卫生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为集中宣传和展示技工院校改革和发展成果,推动技工院校招生。人社部将在5月24日至30日组织开展全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技工院校招生宣传活动。人社部要求,各地要积极宣传我国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推进技工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技工院校发展的特色成就、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事迹、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等有关情况。同时,各地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重点宣传国家和本地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典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  相似文献   

6.
内江市技工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内江市唯一一所市级公办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下设有国家职业鉴定所(川-132所)和三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两个机构,建有"省级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内江市培养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内江市采矿技术实训基地"等多个基地。学校开设有电工、机修钳工、电气安装、数控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省以"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为主题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技工院校招生宣传活动最近圆满结束。根据活动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了"技工学校招生宣传咨询日"、"优秀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4,(9):F0004-F0004
正成都市技师学院是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被人社部确定为第一批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以及中英现代学徒制合作项目试点院校。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办学、突出恃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秉承"以市场  相似文献   

9.
劳社部发[2007]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要求,进一步推动技工学校发展,促进技工学校与经济发展、企业生产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更紧密地结合,更加强化技工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特色,我们对1997年原劳动部印发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标准》(劳部发[1997]238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新标准对原来的办学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成都市技师学院是一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也是四川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技师学院。学院一直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办学、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构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校培养和社会培训结合,学制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存"的办学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地方职业教育领域,领先办学,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正技工学校作为我国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几十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上千万名技能人才。而在新形势下技工学校如何更加突现出其技工教育特色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课题。进技工学校的办学特点笔者从事技工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30多年,经历了技工学校一度阳光雨露、兴旺发达的美好时光,也经历了技工学校一落千丈、从大到小的艰难岁月,经历了技工学校生存发展中的酸甜苦辣。回顾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如今看来,"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竞赛和教学能力比赛深受高职院校师生的重视,已成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在电梯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锻炼、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技能大赛可以充分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从根本上来说,技能大赛致力于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企业需要的高水平、高技能电梯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技术工人的素质已经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两年,职教利好政策频发,给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排头兵,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成绩斐然。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发展后劲,是职教人的共识。作为班主任而言,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就是要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新途径新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在分析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班级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社部发〔2014〕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近年来,我国技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技工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技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技工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条件薄弱,发展不均衡,培养能力和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高技能人才相关基础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33号)要求,提高我省技工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现就在技工学校推进技工教育重点专业建设(以下简称“重点专业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技工教育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技工学校作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生产、服务领域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其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就业市场对技能型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技工教育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注重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行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一专多能”、“一身多证”的社会最需要的劳动技能人才。这就使职业指导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川劳社办[2008]42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高技能人才相关基础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33号)要求,提高我省技工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现就在技工学校推进技工教育重点专业建设(以下简称重点专业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任社宣 《劳动世界》2017,(31):10-11
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十分关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  相似文献   

20.
王俊亮 《中国劳动》2013,(10):38-39
<正>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环渤海地区经济结构布局和发展态势在国家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就成为目前技工院校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