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龙的病根     
这里所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或艺术散文,它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换句话说,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或感受的文体。  相似文献   

2.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1):I0038-I0040
A.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散文是以记叙抒情为主、形式灵活而又篇幅短小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凡不押韵不重骈偶的文章统称为散文,包括象论说文这样的非文学作品。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散文,即指同诗歌、小说、剧本并列的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又不是专门发议论讲道理,不枯燥而充满感情的独立的文学体裁。在写作课上,研究一下散文特点及其写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散文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艺术。任何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的感情,震撼读者的心灵,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和美的享受,除了作者敏锐,深邃的思想和籍以表现这种思想的生活图景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要算语言了。 叙事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另一种是叙述者的语言,或者叫作者的助言。叙述者的语言,既包括以叙述的方式表达的语言,也包括以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为方式表达的语言,即除了人物对话以外的全部其他文字。它是构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人物身世、经历的交代,心理状态的剖析,事件的演进,情节  相似文献   

5.
任何文学作品都要反映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因而文学欣赏必然要受到时空观的制约。时空观,在人们的整个思维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现代英语散文中的空间顺序变化多,跳跃大。在阅读和理解一篇英语散文作品,尤其是高级英语散文作品时,若缺乏空间概念势必导至对作品理解不深,有时甚至堕入云里雾中,不知所云的境地。理解和把握这种空间概念,能极大地提高阅读和理解高级英语作品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现代英语散文的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各种空间顺序关系的剖析,以便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阅读和理解的实际能力。 所谓空间顺序是指作家在一篇作品中为了使段落的发展具有连贯性而运用的一种逻辑安排,是一种段落发展的手段。空间顺序的发展技巧形式多样,但总的来说主要有四种:多层次的空间顺序,双层次的空间顺序,动态空间顺序,静态空间顺序。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而且是别的文学样式所不可代替的。诗、散文、小说、戏剧、杂感、报告文学等等,莫不如此。各种文学样式作品的创作过程,也不尽相同。从创作过程探索某一文学样式的独特性,是研究文学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学术界对杂文的概念理解不一,造成了一些近乎不必要的论争,因此,在进入本题之前,我不得不就杂文的概念作一简略的说明。鲁迅在使用“杂文”、“杂感”两个名词时,是注意其区别的,那就是前者包括后者,而后者并不包括前者,“杂文”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杂文”包括多种文体,狭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叙事文学和非叙事文学翻译内的不等值,通过比照大量英汉互译之作和原文,并对翻译过程中文学作品的三大要素——形式、风格和意义上产生的变化予以详细分析:在风格传达上,作家风格、作品风格以及作品人物风格在不少译作中背离原文风格;在语义层面,无论是微观上的词语意义、中观上的文本意义还是宏观上把握的主题意义在译作中往往不能与原文一一等值;在形式层面,尤其在诗歌翻译里,古诗或译为现代诗,或变为散文,原来的文学形式不复存在。因此,文学翻译中的不等值主要呈现三种形式:风格的偏离、语义的误解、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热爱文学,求知欲旺盛,经常阅读富有想象力的经典文学作品,你可能会拿起莎士比亚的《爱得其所》或者荷马的《玛吉特》来读。什么,你没听说过这两本书?是这样的,阅读它们也需要想象,因为这两部作品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有文献表明,它们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史诗的含义有两种:一指融神话、传说、歌谣为一炉,用叙事长诗记录各民族早期历史发展、社会演变的文学样式,其中包括人类起源、民族形成、生产生活方式、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英雄业绩等。另一指用散文叙事方式,对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长篇作品,由于这类作品具有形象化历史的性质,故以“史诗”作为修饰,称为“史诗”式作品。本文所论史诗,指前者而非后者。  相似文献   

10.
修辞叙事学视野中的散文研究关注作者及作品与读者间的修辞性交流关系。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叙事目的皆为说服,读者可从中推导出不同的隐含作者,后者说服隐含读者的过程即修辞性叙事的过程。中国古代散文大多采用全知型叙事视角,叙述策略上甚至会不惜捏造事实以强化说服效果。叙事者和受叙者之间缺少面对面交流的读—写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散文隐含作者的多重性。散文研究必须考虑文人官僚的政治斗争需要、写作的特定叙事对象等问题。从修辞叙事学维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便于从作者-作品—读者—语境全方位把握散文和其他文学形式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史诗特点浅析夏爵蓉在我国,史诗的含义有两种,一指在神话、传说、歌谣的基础上,用叙事长诗反映各民族早期的历史发展、社会演变、重要事件、英雄业绩等的文学样式;另一指用散文叙事方式,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长篇作品。基于这类作品...  相似文献   

12.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一部文学成就很高的叙事散文作品。《左传》作为先秦叙事文学的重要作品,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文学成就今天仍然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左传》的文学成就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故事性强。具有故事性是叙事散文的重要特点。我国的散文从早期的甲骨卜辞到《易》卦爻辞,从金文到《尚书》,从《春秋》到《左传》,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叙事的角度看,虽然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叙…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择小说、戏曲、宝卷、弹词、鼓书等叙事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武举形象,发现武举多是作为背景人物静态出现,很少作为文学作品主人公,武举人物面目模糊不清,有文士化甚至女性化倾向。武举的出现使才子佳人武勇化,增加了侠义文学和武侠作品的情节,使这种类型互相借鉴、融合,丰富了文学叙事的类型。无论是纯属虚构还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改写,文学作品还是透露出一种真实的历史、社会观念,即在文治社会下“重文轻武”的意识根深蒂固,文学描写的诸多事实或观念都可以在历史文献或现实社会中得到印证,所以它们是另一种“真实”。  相似文献   

14.
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大致来说不外乎三种:在一部分作品(如田园诗、山水诗、散文游记等)中直接被作为自然美的对象加以描绘,以充实读者美的感受,此其一;为故事情节和人物提供必要的背景和氛围,此其二;在人物塑造中映衬人物情绪、折视、衬托和象征人物性格,为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服务,此其三。而在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则侧重于后两种。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一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一是指标准语,即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本文“文学语言”专指文学作品的语言。本文着重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往往需要借助特殊的语言手段取得预期的效果。词汇变异在文学语言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二、衡量文学作品语言的审美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语言范围之内,但语言形式本身就是作品效果的一个因素。文学作品语言研究,应该就这些问题作深入地探讨。文学评论工作者,如果能自觉地运用有关语言学的知识进行文学作品语言的研究,他的研究将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以中外文学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有田园文学称号的《边城》和《苔丝》两部文学作品为例,在传统阅读方式基础上,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两部作品中的田园自然环境,分析风景如画的背后其作品中如何呈现难能可贵的生态意识和体现的生态与人文的密切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新意,丰富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古代文学观念的历史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观念包括对文学的全部认识,回答文学是什么、文学做什么、文学怎么做等问题,涵盖了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论和文学创作论.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核心理论是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前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为“动力过程”,并且认为,读者在“动力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主动的。作品在接受活动中为客体方面,读者为主体方面,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读者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一把文学的审美阅读过程看做一个使文学本文“具体化”的过程,这是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一个有关文学接受问题的重要观点.“具体化”概念又是和他对于文学作品本体结构的看法密切联系的。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首先是一种语言构成物”,它所提供的只是一个“图式化结构”,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空白”或“未定点”。在阅读活动中,读者通过积极地想象和理解,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填补,把作品中的未定点加以确定化,把作品中的各种潜在因素加以现实化,从而使作品的表现对象(人、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这一名称本身已向我们显示了这一理论流派的根本特点:研究接受。 既然是对文学的接受,就必然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既然是关于文学接受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基本出发点与探讨对象就必然是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这种关系自文学诞生以来一直存在。文学作品除了与作者发生直接关系外,便只与读者保持这样的关系。有趣的是,某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常只有一个,但它的读者却成千上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只可能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但它的读者却是永恒的,包括作品出现以后的所有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