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阿拉伯人的多样性是其内部利益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方言林立。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人的通用语言,但在不同阿拉伯国家,甚至在同一国之内有多种方言。(2)种族成份迥异。虽同属一个民族,但各国阿拉伯人在形成过程中融合的其他民族成份不一。(3)宗教信仰复杂。大多数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信奉基督教,阿拉伯人教派繁杂。阿拉伯人多样性的形成,与阿拉伯民族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健全、异族的频繁入侵以及各异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分不开的.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正义事业,赢得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好感,和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获得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至1965年,阿拉伯国家占与中国建交的联合国会员国的六分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阿拉伯国家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对华的“合法性”认知,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思潮对20世纪的阿拉伯人和中东政治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阿拉伯现代文学为这种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有力地推动了阿拉伯各国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东民族主义在阿拉伯现代诗歌中主要表现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阿拉伯民族的忧患意识;对阿拉伯大一统的梦想;追忆阿拉伯往昔的光荣;对纳赛尔的崇拜;坚定的巴勒斯坦立场;对阿拉伯语标准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巨变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庆国 《国际论坛》2011,(5):62-66,81
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巨变浪潮,是由阿拉伯民族面临的深重危机酿成的。仅从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阿拉伯危机依然不够,还应认识到:阿拉伯思想与文化中存在着诸多严重弊端,这是种种危机的深层原因。阿拉伯巨变迄今为止的诉求主要局限于政治层面,并未冲击思想与文化中各种深层问题,因而其意义和价值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宗派主义等阿拉伯社会的痼弊也于后巨变时代在民主的旗号下呈盛行之势。阿拉伯知识界已开始反思这场巨变的局限性和诸多问题。阿拉伯变革的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前景并不令人乐观。  相似文献   

5.
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的关键性难题之一。阿拉伯人与耶路撒冷有悠久的历史联系。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以色列吞并耶路撒冷及其犹太化举措。阿拉伯国家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争斗,削弱了阿拉伯方面在对以谈判中的力量,也增加了该问题解决的难度。耶路撒冷问题的最终解决,无法绕过阿拉伯国家。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世界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恐怖活动等都是各大媒体最吸引人们眼球的重点新闻。最近,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变革似乎成了这一切的关键,成了阿拉伯世界诸多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阿拉伯人对民主的解读;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改革尝试;阿拉伯世界民主进程的瞻望诸方面对该问题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郭永胜 《南都学坛》2006,26(4):39-41
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主要在库塔布和清真寺进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阿拉伯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学与学习神圣化以及办学自由化、民间化;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教育观念等。伊斯兰教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和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基础;伊斯兰教同异教派之间的论战,有助于促进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发展;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机构设置,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等也深受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影响。伊斯兰教把初创时期的阿拉伯教育和宗教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由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老城镇发展起来的城市;第二类是由阿拉伯人在军事扩张中建设的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第三类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地区原有城镇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城市;第四类是阿拉伯人在和平时期兴建的城市。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规模较大,城市设施比较齐全,具有浓郁的伊斯兰色彩和独特的阿拉伯风情。  相似文献   

9.
一、阿拉伯史著作述要 近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教材中,均含有关于阿拉伯历史的章节,这里略而不论。此处仅提及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专家编撰、出版的一系列阿拉伯史著作、教材,其中阿拉伯通史有:郭应德的《阿拉伯史纲610-1945》、彭树智的《阿拉伯国家简史》和《阿拉伯国家史》、纳忠的《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有:郭应德的《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杨灏城的《埃及近代史》和《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与江淳合著)、姜桂石的《战后中东史》、肖宪的《1945年以来的中东》等。地区国别史著作有:彭树智的《二十世纪中东史》、《中东国家通史》13卷本,以及姚大学、王泰的《中东通史简编》等。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义对阿拉伯商业运作影响深刻。这一文化背景构成阿拉伯商人独特的心理和行事方式。本文以阿拉伯商人经营、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典型事例,从商业哲学、管理哲学、商业道德三个层面阐述当代阿拉伯人的实践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11.
《金陵瞭望》2007,(1):30-30
阿拉伯艺术节南京分会场活动由国家文化部、外交部、南京市政府、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由中演公司和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主要活动为4场文艺演出及1个阿拉伯艺术展。17名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官员及50名阿盟科教文官员、13名记者和228名演职人员参加了艺术节。艺术节让南京人民欣赏到了阿拉伯风情艺术.了解了阿拉伯文化.同时也向阿拉伯来宾展示了南京城市形象.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阿拉伯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吗?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大声告诉我:阿拉伯数字当然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如果你真这么说,那我不得不告诉你:你答错了。我们所称的阿拉伯数字的数学符号原本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阿拉伯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20%,是国内第二大民族。作为一个公开宣称的民主国家,以色列赋予境内阿拉伯人以公民身份及基本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但作为一个犹太国家,以色列给予犹太人一些基于民族属性的独享特权,把阿拉伯人排除在外。建国60余年,以色列对境内阿拉伯少数民族的政策经历了很多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严厉和缓和之分,但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段并没有变,如认为阿拉伯人口对以色列是潜在威胁,并对阿拉伯社团实行分而治之等管控手段。以色列对境内阿拉伯少数民族的政策,实际上体现了以色列国家的两个基本性质——民主性与犹太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国家的心理学历史悠久且遗产丰富,涉及了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等领域。现代阿拉伯国家的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人格和教育心理学方面。整个阿拉伯国家的心理学发展不平衡,并且面临建制不完善、缺乏原创性、本土化程度不高和学术交流不畅、学术期刊生存期短等问题。阿拉伯国家心理学未来的走向是立足于阿拉伯民族文化,提高本土化程度,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思想文化大交融以及现代化的背景下 ,伊斯兰阿拉伯世界的思想文化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和格局呢 ?《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将引领你去进行一次新颖的探索。由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6月出版的蔡德贵教授主编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是继其专著《阿拉伯哲学史》之后 ,推出的关于阿拉伯哲学思想研究的又一部力作。该书系国家“九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 ,作者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对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的思想风貌。作为认识当代…  相似文献   

16.
委任统治与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球范围遇到的最强烈的抵制来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不是简单的反西方文明,也不仅仅是反抗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和对阿拉伯人的弹压,而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产物。这种倾向的历史根源产生于委任统治时期。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是变相的殖民瓜分,是对阿拉伯人的欺瞒哄骗。英、法分割阿拉伯地区,把不同的民族和教派划入同一个国家,也单独划出新国家;但又听任同一民族(如库尔德人)被划到不同国家;尤其是支持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导致阿、犹之间的生存权利之争。英、法强行把肥沃新月地带诸国推入现代化轨道,但又没有认真解决阿拉伯社会问题,半生半熟、非西非东的政治制度更不利于中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势力的威胁与阿拉伯世界长期的劣势地位,使阿拉伯人对西方强权心怀戒备。美国为首的强权国家又插手当代阿拉伯国家内政,触及了几十年前委任统治带给阿拉伯人的未能平复的旧创痛,使这种反抗情绪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纹样是一种独特的装饰纹饰,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纹样的形式结构繁复多样。阿拉伯纹样以几何、植物、书法图案为基本样式,在图案的形式结构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阿拉伯纹样是伊斯兰美学思想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阿拉伯史学的发展概况,并重点评析了中世纪阿拉伯史学的四个特点,即其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著述繁多,体例各异;历史地理学的兴起弥补了正统史学的不足;历史哲学的创立使阿拉伯史学研究登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论文基于汉语和阿拉伯语文献,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向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基础。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66-2000年,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道德经》传播;2000年至今,《道德经》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呈现高潮,出现第一本汉语直译本。能够抚慰读者心灵,与阿拉伯文化中苏菲思想的精神相通,是老子著作与思想被接纳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立足于悠久而友好的交往历史,英法等强势语种作为桥梁,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安全复合体理论来说,卡扎菲上台后所积极追求的泛阿拉伯主义统一运动,就是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复合体",最终目标是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共同体。到21世纪,阿拉伯世界国家主权和国家身份的规范和价值观已经逐步取代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这些都削弱了卡扎菲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复合体"的理论基础与所依赖的意识形态。阿拉伯民族国家构建的诸多不足、不同利益之争、外部大国的有效干预、国际体系的变迁、利比亚部族社会结构以及卡扎菲对泛阿拉伯主义态度的转变等,都是其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复合体"失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