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老子"静观"、"涤除"的审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通过对知与不知两者的理性辨析,提炼出了静观的审美观和达到静观所需的"涤除"即净化的美学观点,静观与涤除实质是不知之知的审美观照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子既不是没落贵族,也不是自由农民,而是属于春秋时期刚刚分离出来的士阶层。他的学说以治国为目的,以无为为方法,反对包括智慧、知识、法令、审美、艺术等等在内的一切人为的文明,追求一种自然、朴拙、与道合一的至美。老子学说包括其美学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极大影响,老子美学是我国美学史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牵导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思想走向的两大哲学巨子 ,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指出了“美”的哲学含义和构成美的本体要素。他们对一系列审美原则的精到分析 ,开创了西方人以总体知识为背景的 ,采取配套方法探讨美和美学问题的先河。对他们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可看出许多相同和相异之点  相似文献   

4.
自由概念在古代和近代同样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以柏拉图和斯宾诺莎为例,柏拉图把理念作为本体论基础,自由的人在于其灵魂完全转向超感官世界,能绝对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斯宾诺莎的自由则是一种朝向"自我保存(保持存在)"的努力,它与理性、德性一样都是对人的内在本性和本质存在的肯定,获得自由就是参与到对神的绝对肯定之中,"对神的理智的爱"是实现人的内在自由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回忆"在柏拉图文艺思想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它是联系诗人与本体世界的心理中介,在迷狂状态中通过灵魂转向使人直观理念.这是在其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认识论,有其思想渊源和现实意义,并引发对人的此在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世世代代对美的执著追求,汇成强大而又恒久的动力,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柏拉图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公认为西方和中国美学的鼻祖,他们的美学思想为东西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东西美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的庄周和古希腊的柏拉图象象双子星座一样闪耀着经久不息的光辉。任何对东西方美学有所了解的人都不能不承认他们对美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他们的思想深刻反映了东西方人的观念、思维方式、美学思想等方面的特色,有趣的是这两位对人类美学思想发展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却不约而同地以反艺术的面目出现。本文通过对庄周与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比较、分析,认识庄周与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国家理想以理念为基础 ,国家的主题是正义和智慧。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且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 ,国家的工程是一项灵魂工程。法律就是理性和秩序 ,它体现的是精神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门徒分化为几个派别,其中柏拉图直接继承了他的神学目的论和伦理思想,并综合前苏格拉底某些思想家的思想,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不朽、神秘的数是万物的始基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的感觉世界,永远变化的思想,构成了以理念论为中心包括宇宙论、知识论、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在内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柏拉图有关美学的论述,就其广泛性和系统性来说,都远远超过前人。柏拉图是古希腊美学的开拓者,跨上古希腊美学高峰的第一人。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出身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父母都是贵族后裔,在他母亲的亲戚中有的还是贵族派的领袖人物。少年时,他受过多方面的教育,在文学和数学方面显露出才华,写过剧本、抒情诗,钻研过数学;也喜好体育,在运动场上得过锦标。他受教于苏格拉底八年,  相似文献   

10.
美学并不仅是关于艺术的理论,但任何民族美学理论的产生又为这个民族的艺术状况所决定,即其艺术的风貌必然决定其美学理论的风貌。而美学理论一旦产生,又会对一个民族的艺术发展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这时美学理论与艺术创作就会在互相影响中发展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艺术,其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在表现和促成人的生命能力的发展,只不过西方特别是古希腊艺术较注重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征服,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的生命自由,因此其主要的艺术形式是摹仿自然的视觉艺术;而中国的艺术则在天人混化、天人合一中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越与自由,其主要的艺术形式则是听觉艺术,即音乐,以及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艺术形式。这两种不同的艺术精神各自体现在中、西早期的艺术创作中,所以  相似文献   

11.
从意象的角度去感受原始艺术不同于从名(理)的角度去读解它。前者必然沉浸于对道的静观,后者必然落实在对事实的发现。从老子无状之状的审美理想静观龙的传说,龙包涵象的内在规定。龙的意象变形与老子“无物之象”的“惚恍”之美在比照中析厘出一种全新的解释学感受。原始艺术的方圆互释的意象转换在与“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的美学标准的比照启迪之中得以静观人道。此种人道觉悟是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特别是理解中国原始艺术的理性向导。  相似文献   

12.
西方当代美学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研究已经有相当深度.伊格尔顿、阿尔都塞等人为此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沿袭于马克思主义一个哲学范畴——"意识形态"的研究,"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入就更具有现代意义.审美人类学提出"审美制度"是对审美意识形态研究的澄明和阐发,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探索和解答.  相似文献   

13.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在西方、传统、现代三方会谈的文化语境中 ,陈望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 ,建构起科学前瞻的美学体系 ,成为我国比较系统地勾勒出现代美学基本理论框架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审美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联,一方面,审美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多通过审美的方式表征出来。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越发呈现出这种联系的紧密。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并非虚假意识,也不是对现实的虚幻再现,它并不提供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审美意识形态再生产着真实的社会关系,是用来支撑我们“现实”的幻象建构;它形塑、组织、扩展并支配着我们的日常存在,是我们无从逃避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15.
"审美"与"意识形态"两者既可兼容也可排斥,把审美与意识形态相融合,使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与文艺的特性相融而在文艺理论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落脚点;把对文艺的理解从认识论推进到文艺价值 论维度,从普遍性层面推进到特殊性层面为止,还不足以构成对文艺性质的完善的认识,必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向"文艺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研究推进.把对文艺形式和技巧方面研究的成果,整合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中来,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诺瓦利斯哲学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瓦利斯不仅仅是德国浪漫派里的一名诗人 ,还是一位哲学家。他在费希特哲学的基础上演化出自己的魔化唯心主义思想 ,并以它为支撑 ,建立起自己的美学思想。他的思想在德国现代性思想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的审美意识(对于"美"、"丑"、"悲"、"喜"等等的意识)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哲学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等其它具体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并列位置.文学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全方位"性的意识形态,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审美等意识形态的交汇、出入之所,同时,文学还是非意识形态性的社会意识--科学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场.从以上观点来衡量,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既具有非科学性,又具有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是有着丰富的完整内涵的复合结构。从其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功能上看,既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上看,既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从方式上看,既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笔墨遒劲、嗜书尤甚的帝王书家,其在书法实践上的成就以及对后世书法理论和审美意趣的基奠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太宗对书法的挚爱主要表现为:始开崇王之风,躬耕翰墨书论,督学馆设书科。其"法度森严""雅正中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恰当地诠释了初唐书风的审美风尚。"书""教""论"贯穿了唐太宗书法艺术的整个生命历程,也为唐太宗的翰墨情结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成就作了贴切的注解。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期的李泽厚困其“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学观被称为“客观社会派”的代表人物。接着他进一步提出了“制造一使用工具”的“工具本体论”思想。后期的李泽厚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进一步提出“情本体”的美学观。前、中、后三期的李泽厚哲学美学观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但也不可抗拒地显示了其哲学本身的内在张力,透视了其美学观对经典文献阐释的有限性。从机械主义走向神秘主义,从群体抽象的人到个体具体的人,从深层历史学到深层心理学,李泽厚美学显得力不从心,逻辑混乱,有时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