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政府担负着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保证循环经济制度供给的责任,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
邻避冲突、外部性及其政府治理的经济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亚越  俞海山 《浙江社会科学》2015,(2):54-59,156,157
邻避冲突是历史的产物,从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与公众环境诉求之间的矛盾来看,我国的邻避冲突可能会愈演愈烈。邻避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邻避项目存在负外部性。以经济手段治理邻避项目负外部性的机理在于:一方面,经济补偿会减少邻避项目的过度供给;另一方面,经济补偿能减少公众对兴建邻避项目的阻力。以经济手段治理邻避冲突主要有市场拍卖方式和市场谈判方式两种,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均以公众有较强的组织化程度、决策参与意识以及政府和企业的诚信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承受的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是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因素。文章首先指出。政府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是迫使政府在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时选择循环经济,并且在政府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维持这一作用的各种迫使因素的作用总和。接着,文章分析了迫使政府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压力:资源环境压力、上级政府压力、公众需求压力、同级政府压力。最后给出政府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尺度,环境审计是审计在低碳绿色经济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从低碳经济的角度研究环境审计的理论逻辑进路,对环境审计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价值目标、现实冲突进行考察,确定企业环境审计考量基点、政府环境审计落脚点、环境审计公众力量延伸等多种环境审计目标的实现路径,从而为环境审计进行制度设计,引导政府、企业和审计部门环境审计理念的改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然而,在政府的环境治理中还存在着许多激励不足问题,表现在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政府的垄断地位以及环境管理体制问题等造成的激励不足.针对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政府的环保绩效考核、进行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以及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应对.  相似文献   

6.
李丽 《天府新论》2012,(3):64-67
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经无法或者濒临无法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现有产业发展模式.循环产业集成具有组织集成竞合、食物链网结构、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有机增长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特点,它是从产业组织模式角度提出的解决生产无限扩大和自然资源有限供给矛盾的创新型方案.循环产业的集成模式应遵循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提供公共产品,还是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都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也越来越期望政府在宏观经济和公共事务领域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从公共经济对市场机制缺陷的克制、公共经济公正正义的价值追求、政府公共经济活动道德准则等角度,论证了公正正义是政府公共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芳芳 《社会科学》2022,(9):134-147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政府部门实现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会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和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文章基于上市企业2008—2020年数据,研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制等问题。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会显著驱动企业金融化行为,尤其是对企业的短期金融化行为有明显助推作用,并由此降低了企业的经济绩效。特别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于不同属性企业产生了结构性的差异化影响。地方政府制度激励是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较强的经济绩效考核压力、较大的政府干预经济强度、较低的政府运作效率情境中,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显著加剧了企业的金融化行为,但随着政府经济增长激励导向的转变,这种驱动企业金融化的趋势呈现出弱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企业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导致企业倾向于"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产出模式.依靠市场的力量和传统经济管理思维模式下的政府介入无法有效解决中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转变政府传统的经济管理思维模式,建立对企业进行补偿、激励和惩处机制才能彻底根治中国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吴非  曹铭  任晓怡 《西部论坛》2021,31(5):46-68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循环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需要从粗放型的管理向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来转变;政府要从关注经济增长向关注经济发展来转变,从而保证市场经济要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来调节微观主体的各种行为。政府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是引导行为模式,规范企业运行、将循环经济全局调控。而且政府需要从完善制度、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教育政策和法律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2.
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生态示范区,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但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会造成立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生态环境还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必然不能很好地得到统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保证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发展的利益范式更多是忽略环境成本基础上的利益寻租,而以公共环境为代表的公共利益具有弱化特征。民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忽略由于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很少考虑环境破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这必然构成企业私有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一致。而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民营企业的个体利益不可能与公共利益自动走向协同,应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民营企业与公共利益趋同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我国环境问题呈不断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状。分析了环保执法效果不佳、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利益分歧、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合谋、以及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影响环保执法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推进税制改革、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环保扶持、建立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改变政府官员的考核和晋升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政府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蕾 《兰州学刊》2010,(4):21-2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生产的非竞争性与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在城市循环经济多元主体管理框架中,城市政府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政府的行为决定并影响着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构筑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从而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剖析一些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提示人们在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所面临的困境时,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兼顾城乡环境公平的两难,寻求公益和私益的平衡等,多方主体务必要做好沟通协调: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仲裁者引领作用,需要唤醒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和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园区企业间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原则,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对园区内同类企业、不同类企业、企业与政府间的多种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广州开发区的实践,探讨相关解决措施及建议。对同类企业来讲(排污,排污)构成一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更加倾向于不合作。不同类(异质)企业更趋向于合作,在博弈格局中,会选择(合作,合作)的获利结果,同时环境不会受到污染。只有企业在选择排污策略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才存在,这是个不确定性的动态博弈,这种博弈和纯粹的经济活动博弈不同的是,处罚的结果可暂时保持企业正常盈利水平和公众不被污染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边界不断扩张下的政府管理绩效如何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洁 《河北学刊》2005,25(1):24-27
市场不能解决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问题是导致政府边界从传统狭义的市场失灵的范围不断向外扩张的外因,政府的企业性质则是政府边界不断扩张的内因。政府的企业性质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决定了市场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及经济稳定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因此,随着政府边界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行为必须得到约束和规范,并严格限定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即使需要政府干预,也必须遵循成本-收益原则,以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应当明确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重建有限政府,实现公共企业民营化,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国家在开放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包容性增长与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具有内在统一性。我国公共经济存在缺位、越位现象,民间经济遭受发展环境与自身竞争能力双重约束,二者之间互动和支持力度不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整体不高且不平衡、公共经济体制不健全、转型期政府职能伸缩、传统产权制度弊端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路径就是要定位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发展空间、完善经济调整机制、规范产权关系、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红  张辉 《社会科学》2006,(4):56-61
法律调整执制是从整体、动态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制度,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模式下,法律调整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循环经济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保协调统一的“三赢”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机制有利于从动态的角度系统地把握和理解调整循环经济的各种法律手段,指导循环经济立法。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结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系统调整,综合运用行政强制、行政指导、经济刺激和公众参与等各种不同的法律手段,逐步形成规范而有序的法律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