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历史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是客观历史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经济为本、科技先行的发展战略,资本社会化发展趋势,宏观经济调控及分配方式变革,经济运行的有序性、计划性,分别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由私有制社会向公有制社会转变、社会发展效率与公平的辨证统一以及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资源配置规律所支配。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正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认识的历史考察 ,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与作用 ;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一致性与创新性 ;同时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概括了邓小平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认识方面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与经济建设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本质 ;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现代化建设十二个重大关系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观点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 ,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收入分配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对我国破除平均主义桎梏和发展生产力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扩大,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应该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提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适度公平,保证效率,注重生态"的转变. "适度公平,保证效率,注重生态"的收入分配观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较理想的收入分配观.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生产关系的再认识——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非均衡、法律法规不健全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不可能是和谐的生产关系。市场均衡、法律法规健全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是和谐的生产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可能实现生产关系的和谐。和谐的生产关系能够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现阶段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段之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但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的认识有所不同。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和不断扩大趋势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的原因,也有忽视公平而过多强调效率的原因;过高收入中还包括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解决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完善制度建设;把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引入初次分配;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7.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平观与效率观。在传统的发展观下,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主张明显地带有“追求生产性效率”的倾向。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效率”立足于经济,但又超越经济,它在内涵上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人的近期需求与长远需求统一了起来。遵循科学发展观,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就会日益协调与相容。这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削减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促进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公平观认为,公平体现了一种差别性原则,公平及公平的观念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罗尔斯的正义论则可以概括表述为最大平等自由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罗尔斯的正义论对认识我国当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正确选择经济战略;如何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公平分配财富、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衡稳定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理论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起点、内容、形式及其在经济上实现的方式,都曾做了精辟的论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在很多方面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理论。如何在这种突破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理论并用它指导目前及今后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理论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要点:(一)、公有制的起点,从逻辑上说,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爆破点;从历史上说,是资本主义社会发  相似文献   

10.
王艳 《北方论丛》2012,(3):144-146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的经济学难题,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为了调节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使社会保障成为普遍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相对"公平"。在我国,公平包括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公平的高级形式。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推动力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本内容,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人所共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基础上的新型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不是两张皮,也不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是将市场机制有机的引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运行之中,引入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管理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是融为一体的.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张艳丽 《兰州学刊》2007,(10):39-41
能否成功地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决于诸多条件,而其中的决定性条件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被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关系是一种理论误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才是经济基础的基本要素和内涵.发达的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主导的自主创新能力、多元产权制度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是建构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经济基础.而妥善处理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公平和效率这三种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所必须解决的经济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既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社会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公平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经典作家们作了大量论述,...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我国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诸观点,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看,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都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保障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实现,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责,共同调节或调控好经济;以人为本,力促民生,保证实质公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地悲剧"问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论述外部性引起的公共资源过度消耗时经常引用的一个经典案例,成为西方经济学批判公共产权乃至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传统的分析范式受限于理性人假设、分析对象范围、分析方法和缺乏历史分析等因素还有诸多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这一问题的新路径。传统的"公地悲剧"问题并不是公有制的悲剧,而是工业生产力发展后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导致的传统小私有制的共有财产制度被淘汰的悲剧。现代西方的"公地悲剧"问题则是社会化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无序发展与公益冲突的问题。促进生产力发展、完善社会分工体系和经济发展的比例协调关系,才能解决现代"公地悲剧"问题,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邓小平立足于现实、以独特的视角从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是以初级阶段理论为依据,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二是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依据,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三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据,从效率和公平的统一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历史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必须要在当前的历史环境下展开分析,方能得到有益的认识和结论。当前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全球化,而且是资本主义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化,这意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完成了经济基础层面的扩张,原有的上层建筑——国家不再与之匹配。因此,全球化会对国家发起挑战,国家经济职能被弱化,生产要素的歧视性流动会对不同国家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认清国有制和公有制的关系,并且意识到国企这种新组织形态缓解了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公有制属性才得以发挥作用,因而发展国有企业是国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属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触及公有制,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探索和创建合乎市场经济内在制度要求的"市场型公有制",以它取代传统的"计划型公有制",即原有的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市场型公有制使公有制企业得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从而有利于公有经济的巩固与发展,合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衷.市场型公有制的典型形式是浙江横店集团创建的社团所有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吸取横店集团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市场型公有制.市场型公有制较之经济学界近年提出的"新公有制"范畴更为科学和规范,因为它表明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联系,有利于人们认识它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追求"经济民主"是抗战胜利后自由主义者突出的思想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问题上,他们赞同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二,与公有制匹配的应该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机制,他们有不同的两种取向;第三,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凸显了平等的价值,这是"经济民主"的核心内涵。自由主义者的思想一方面与他们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战后世界性的自由主义修正潮流,同时也是他们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反映,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界对公正与和谐的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生态观:生态社会主义的批判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异化消费及生态殖民扩张导致生态危机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并从生态、经济、政治等方面,主张重新建构未来社会。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中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社会公平与正义,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树立绿色消费观,均具有重大启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