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开垦的“处女地”──汪之成的《上海俄侨史》评介崔志鹰长期以来,有关外侨史学的研究在我国一直属薄弱环节。特别是关于旅华俄国侨民的研究,由于不少俄侨是十月革命后从苏联逃亡来华,对之研究涉及意识形态等原因而被我国学者视为畏途。在国外,有关俄侨研究的论著...  相似文献   

2.
褚晓琦 《社会科学》2007,(10):147-153
由俄侨连比奇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柴拉报》,是远东地区唯一较长时间出早晚两版的俄文报纸,报社从业人员是上海俄侨,读者大多也属于这一群体,它的创办与发展历程直接与俄国侨民在中国的历史相关联,在上海俄侨中的影响深远。这份报纸对于了解近代上海外侨社会、了解近代上海文化,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前后,上海成为韩侨相当集中的城市.1945年10月,韩侨组织了自我管理团体──上海韩国侨民会,后来演变为韩国侨民团、韩国侨民协会。这些侨民团体,配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设立的驻华机构及后来的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既处理侨民内部事务,又积极协调与各方之关系,在战后中韩关系逐步确立的过程中,对于上海韩侨的生活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 50年来的苏 (俄 )中关系进行了回顾;对苏俄几任领导作了评价;论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苏联 (俄罗斯 )改革的看法和研究;中国哲学界对苏联 (俄罗斯 )哲学的研究以及哈尔滨俄国侨民的宗教生活和生活境况,反映出一个俄罗斯学者对俄中关系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旧上海朝鲜侨民的经济及文化生活崔志鹰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后,很快就成为远东闻名的国际大都市,吸引了众多的外国侨民来此居住和工作,其中包括因各种缘由、通过各种途径来沪的朝鲜侨民.关于上海朝鲜侨民的政治活动,包括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情况等,一些论文...  相似文献   

6.
基于历史原因,俄罗斯侨民在很久以前便来到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在黑龙江畔的俄国侨民和中国居民之间的各种问接交流所显示出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正是通过这些俄国侨民,中国居民了解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教育方式,也对此后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很大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束奇葩,其侨民文学传统之悠久、作家人数之众多、创作成就之伟大以及世界影响之广泛无国能敌.我国学术界对俄侨民文学的正式介绍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其关注和研究则在九十年代并持续至今.一些优秀侨民作家的作品渐次闪亮引入,一批颇具质量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不断问世,俄侨民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苏丽杰 《理论界》2010,(1):152-153
伴随着大变革、大动荡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艺术的异彩纷呈,出现了三次大的俄侨文学浪潮,三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更使俄侨文学卓有成效地扩大了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中的影响。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随着"侨民文学"的"回归"与其遗产的发掘,中国的俄罗斯侨民文学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也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拿破仑时代七次反法联盟中,英、俄两国是主要策划者。英法矛盾是主要矛盾。对俄国来说,由于它的既得利益──东方利益,以及它所处的特殊地缘政治位置──世界政治的枢纽地带,它在反法联盟中与英法既联合又斗争。但即便在大陆封锁期问,俄法矛盾仍然超过了俄英矛盾。关键是俄国将法国当成了主要敌人,而法国则将俄国当成了次要的对手。尽管在七次反法联盟后期俄国充当了反法联盟的盟主,但它在反法战争中只是个配角。不过,俄国仍然从中维护了自己应该维护的利益,而处于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侨民文学在哈尔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的侨民文学的成就及其迅猛发展,并不逊色于俄侨民居住的中心———欧洲的文学的发展,其文学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着自己的创作,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北方战争中英俄关系频繁变动为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罕见。英俄关系变动的原因,除受历史客观条件制约外,两国外交决策也起着重要作用.英国传统的均势政策,虽然维持了波罗的海的平衡,确保了18世纪与法国争霸的主要目标,但也培植了一个继法国之后与自己争霸世界的潜在对手。俄国彼得则巧妙而灵活地利用一切有利的客观条件,赢得北方战争的胜利,使俄国在短暂的20余年内,由野蛮落后的国家踏上近代化的道路,俄国外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中俄贸易史上,俄国一直试图通过建构中俄条约体制,不断扩展中俄贸易的边界。19世纪中叶以后,俄商终于成功突破边境小镇恰克图一口通商的局限,深入中国内地产茶区——湘鄂赣地区直接经营茶叶贸易。1860年,俄商伊万诺夫(Иванов)等即到汉口地区考察商务;1863年,俄商伊万诺夫、奥库洛夫(Окулов)和托克马科夫(Токмаков)三人在湖北崇阳产茶区率先创立了俄国茶贸洋行和制茶厂,直接制茶销茶。俄国茶商在制茶销茶的过程中,亲履茶区,与中国官、民发生频繁的地方层面的法律交涉。俄商通过这种地方层面的交涉实践了不平等条约体制所赋予的在华权益,中国政府亦通过这种地方层面的交涉表达了对列强高压的有限抗争。就整体视野而言,俄商的经营活动无疑直接加速了湖北尤其是汉口地区的经济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3.
旅沪俄侨与苏联卫国战争汪之成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后,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旧俄贵族、军人、文官、商贾和知识分子,在各地白军相继被红军击溃后,便纷纷亡命国外;而革命前本已留居在国外的俄侨,也绝大部分都不承认苏维埃政权,所有这些人便成了政治流亡者。旅居国外的俄侨,...  相似文献   

14.
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战后遣送政策的实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祖恩 《社会科学》2004,(12):91-101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从构筑长远的中日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图报复,以德报怨的对日方针,这与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的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精神一脉相承,日本侨民的遣送政策以此为基调。本文以战后遣送上海日本侨民为中心,探究中国国民政府实施的对日俘、日侨遣送政策的实相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俄贸易的回顾及前景分析纪宗安狭义的俄国,是指俄罗斯,而广义的俄国,指的是前苏联坑内各国,本文取广义的俄国地域来作论述。一我国与俄国的贸易关系(历史关系与现实的关系)历史的关系可以上溯到距今两千多年前名扬遐迩的丝路贸易。公元前138年,雄才大略的西汉...  相似文献   

16.
1890-1891年间,基于俄国皇室培育皇太子的教育传统,俄国皇室派遣皇太子尼古拉东游历练,历经意大利、埃及、印度、锡兰、暹罗、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爪哇、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皇太子于1891年4月4-22日游览了中国的广州、汉口、金陵(未登岸)和九江(仅会晤了俄商)。由于当时正值俄国东方外交战略关注远东的时机,以致并不负有正式外交使命的皇太子东游成为俄国东方外交战略变化的表征;又恰逢东北亚中日冲突愈趋激烈,以致俄国皇太子的旅华又成为清政府努力建构和加强“联俄制日”外交战略的契机。俄国皇太子的旅华经历,以及旅华过程中所建构起来的中俄高层友谊于俄国对华政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晚清中俄茶叶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50年代在欧亚大陆爆发了两场战争──主要战场在俄国克里木半岛的“克里木战争”和战事在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果:前者,俄国被英法两国打败,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从此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后者,中国被英法联军打败,1860年10月,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比较这两次战争,俄、中这两个欧亚大国在战争中先后被英法联军所击败,其原因有共同性: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是两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俄…  相似文献   

18.
潘光 《社会科学》2005,(5):93-101
19世纪80年代起在俄国和东欧掀起的反犹狂潮,导致几万俄国犹太人穿过西伯利亚来到中国东北,再辗转南下,形成了哈尔滨、天津、上海三个俄犹社团。其间,中国东方铁路的修筑、俄国在华势力的兴衰、日俄战争、俄国190 5年和1917年两次革命、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和日本侵占东北等一系列事态发展,又成了推动俄国犹太人先是来到东北,后来又离开东北南下的动因。来华俄国犹太人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经过艰苦拼搏,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其二,希望在中国长期居留,努力融入中国文化。其三,社团意识强,社区活动积极。他们逐渐成为来华犹太人中最有影响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与俄国有1010公里的边界。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俄国人在呼伦贝尔活动长达300多年,特别是中东铁路修筑及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大量俄国人进入呼伦贝尔定居,呼伦贝尔成为中国境内俄侨主要聚居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也是在十月革命后,才开始在中国传播。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三天,上海出版的《中华新报》上报导了十一月七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盛况,也报导了列宁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摘要。一九一九年九月,北京出版的《解放与改造》杂志第一卷第一期上,译载了列宁写于一九一七年的《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一文(译题为《鲍尔雪佛克之排斥与要求》)。在这篇文章中列宁以问答的方式阐明了当时俄国的政治形势和当时俄国的各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