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集体经济在长期维系村落共同体和减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一系列社会制度变革导致农村出现集体经济边缘化、村落共同体瓦解和治理行政化的现实困境。农民集体意识溃散、对村庄公共事务淡漠化、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呈现松散状态等问题制约着我国乡村治理的有效实现。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后,受益于治理资源的集中注入,集体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村庄“造血”功能随之复苏,在集体经济治理与减贫耦合推进的过程中村落共同体也得以开始重塑。因此,强化村集体“统”的功能、构建以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是激活村庄和农户内生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相对贫困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灿  阳荣凤 《中州学刊》2022,(10):42-50
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依托多地区农村集体产权混改实践案例进行的研究发现,混改过程中形成了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以及外部协同治理三层机制联结而成的完整治理体系。其中,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基本制度保证,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决定性因素,外部协同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必要保障。鉴于此,在推动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功能,构建农民参与的主体性,并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参与农村集体产权混改。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自治组织的关系是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组织和制度关系。改革以来,农村基层产权与治权及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农村集体产权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与治权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与选择。从现实来看,为满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及村民自治有效管理的需要,产权与治权可以根据集体经济的实践形式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的需要和方向,在进一步改革和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前提下采取“产权明晰、政经同构”“产权明晰、政经交叉”“产权明晰、政经分开”等多样化的组织和结构实践形态,从而推动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化有序配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基层社会有序治理。  相似文献   

4.
周盼  房莉杰 《学术月刊》2023,(11):123-135
中国农村集体产权正在经历向股份化方向的改革,这与过往模糊产权的制度安排有很大不同,对明确个人的财产权给予了合法性依据,也希望通过市场化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但却忽视了其中福利权的重要性。在改革的过渡阶段,我们观察到集体经济的责任目标从过去为村民提供社区福利转变成减少公共支出、维护股民利益,导致社区出现公共服务空白的治理难题。通过提出“集体产权改革—村庄共同体变化—福利权困境”的解释框架,认为村庄在改革过程中从原社会共同体里分化出新经济共同体,两者目标不一致导致福利权缺失。中国集体产权的历史发展反映了凸显个体化扩张的经济权(私有产权)与注重社群化发展的福利权(公共产权)之间内在张力的“共同体困境”。最后,本文认为,若想摆脱这种“共同体困境”,应该在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尽量避免形成成员分化,从而保持集体成员利益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现行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中,虽然农民个体获得了合理的补偿,但农民集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一方面应扩大允许流转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围,另一方面,应针对农村建设用地集体所有的产权结构,对集体成员的收益权进行量化,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并实现集体经济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分离。  相似文献   

6.
在集体经济的发展史中,其曾先后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接,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还是一个新的命题.集体经济作为微观经营主体,只有与宏观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接,才能建构起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进而促进集体经济更好的发展.改革开放前,部分集体经济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成长起来,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模式也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后,使其很快融入到市场经济之中,从而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分户经营的农村集体在市场经济引导下,也重新组织起来,以更好地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对接.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集体经济需要由身份集体向利益集体转型,成为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以更好地面对市场经济.与此同时,农民权益受损的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总的来说,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无疑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集体经济完成自我转型与创新实现形式的主体方向.  相似文献   

7.
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根本,治理好坏直接决定着村民自治的成败。近30年来,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对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并不成功,根源在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模糊。我国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体产权,更关键的还有国家对集体产权制度的具体建构与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确权""分权""赋权""活权",在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更多财产权利,实现产权的多层明析和法制化,建立起可落地的集体产权有效治理的制度,从根本上厘清制约村民自治施行的"国家—村民自治体"和"自治组织—村民"两大关系,从而为村民自治制度和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奠定切实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研究课题组一、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沿革及特点乡、村集体经济分别是指以全乡和全村范围内农民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经济,产权制度则是相关生产资料的产权(归属)关系和产权管理体制的总和。从农村实际看,乡、村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主要...  相似文献   

9.
当下我国农村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别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中心城区的土地不断升值、村集体资产迅速扩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的体制设计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农村集体资产如何进行改制、农村集体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居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建立等问题上。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中村"地区亟待发展,但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所存在的缺陷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集体土地产权的发展程度,即权利主体的明晰程度、权利内容的多元程度和权利流转的可实现程度,决定了集体经济的效率差别。人民公社时期,产权结构单一,发展程度低,集体经济缺乏效率基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二元分离,激发了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效率,但集体经济缺乏有效实现的产权基础;以土地确权和流转为核心的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重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产权基础,激发了集体经济的效率,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1.
张克俊  付宗平 《东岳论丛》2022,(10):105-114+192-193
新时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在产权清晰、成员身份明晰、收益分配透明、参与主体多元、发展环境开放、发展方式多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作用是能有效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通过多种形式专业分工和联合实现专业化和协同效应的统一,是优化农民与集体关系和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角色,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利用农村资源的有效平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践中形成了如盘活资源资产、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劳务经济、跨村组联合抱团发展、承接外来要素参与等多种多样模式,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发挥基层积极性、封闭运行与开放合作需求、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分配、特别法人地位和市场主体地位等逻辑关系,才能促进其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在“分”万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农民重新取得了土地这一资源的支配权,并且获得了市场交换的权力,农民成了市场独立的微观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取向安排农产品的供产销,所以农业承包经营体制的改革,成功的把农民推向了市场。但是在“统”方面,却仍然保持了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征(本文的集体经济组织是指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为,在目前实际操作中,两者是合二为一的),计划经济的惯性仍在左右着农民。随着农村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或者说农村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由体制外向体制内转移时,滞后的压力型集体经济组织与以市场为取向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矛盾日渐尖锐,成了阻碍农业再上一个台阶的非理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企业为法人产权主体。只有这祥才能奠定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基础。证产权关系明晰化的财产制度基础上,不但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发展产权转让,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中投资迅速向利润最大化的领域转移的需要。产权转让与企业财产的市场化产权转让是指在企业原始投资者即终极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公司制度与我国企业制度创新徐向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微观基础的组织形式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范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企业组织形态、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本文以现代公司制度的内在规定性为前提,探讨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制度安排,刻画了包括形成制度和流转制度在内的制度变迁轨迹。从内在逻辑来看,形成制度和流转制度在交织互动下共同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向产权完善方向演进。其间,制度变迁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从制度变迁动力来看,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变迁的动力由早期的政府主导切换到了市场主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显化的过程。据此,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应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导向,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主逻辑,向集体土地产权完备和权能实现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6.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并非单向的线性关系,而是多层相关的循环关联,并且各产权科层之间具有相互嵌套性。随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人地分离”现象更为普遍。与此同时,扩权赋能使外部主体不断介入集体内部,导致行政村、农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三者的功能差异越来越明显,且重合度日渐降低。从产权科层嵌套的视角看,个体层次的权利叠消、集体层次治理主体的异质化、国家层次治理规则的虚置化等问题凸显。为了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采用动静结合、两权分离等方式对多元治理主体进行类型化赋权,在个体层次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标;在集体层次应按需拓展产权的权能,并对村民权、成员权和股东权进行规范化分置,实现效率与协调的目标;在国家层次应对多元利益主体的权利以及多元治理主体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和界定,保障治理规则的实质性运行,从而实现乡村治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中集体资产管理顾焕章,王培志,许朗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农村经济组织的重新塑造和制度创新。本文在分析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内在关系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经济学的要求,提出在两种经济组织形式的转换过程中,集体资产存量的产权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张义博 《贵州社会科学》2021,381(9):155-161
能人带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能人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行动逻辑、有效发挥"能人效应"的制度路径以及激励和规范能人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综合治理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能人作用机制,并根据四川和甘肃三个集体经济强村的田野调查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衰落并不意味着"能人效应"失效,只能说能人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尚不成熟.从现有集体经济强村实践来看,能人之所以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除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外,还有政治身份、威望声誉等社会收益需求,具有鲜明的理性社会人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构建能人高效动员集体内外资源的制度,主要是通过自组织授权和弱化基层政府管制,赋予能人集体经济经营决策自主权,并建立能人能够公平争取外生资源的体制机制.为了统筹协调能人逐利性与集体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要从制度上确保能人投入能够获得可预期的合理物质和非物质回报,也要不断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内外部监督和信息透明化机制,在有效激发能人参与热情的同时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精英俘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温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禀赋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主体缺位、民主监督失效等体制性缺陷所带来资产流失、利益分配冲突等社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温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资源禀赋和政府自愿选择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产权改革,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归属,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建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但在温州产权制度改革中,集体股的设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及股权的封闭性与开放性问题仍是亟待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群众收入显著提高,但乡、村集体经济却还十分薄弱,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现状与农村改革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从农村工作实践上已证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乡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