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署名“后村居士编集”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中,笔者查到几首佚诗,现录如下: 卷七六八韩溉集失收《云》:“轻惹离愁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长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每来仙洞袭行衣。春风波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卷十二) 按:陈尚君《全唐诗补编》亦未收。韩集中诗多咏物,此诗亦为咏物,似可证为韩作。 卷八六 ○吕岩集失收《神仙》:“得道来来相见难,又闻东去幸仙坛。枝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港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先生去后应难老,乞与贫儒换…  相似文献   

2.
龙川词初探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又是一位壮怀激烈、风格豪放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词,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有《龙川词》四卷,但已久佚。其子陈沆初刻《龙川集》,仅收词三十阕;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从黄昇《花庵词选》中补入七阕,计三十七阕,四印斋本《龙川词补遗》二十六阕,赵万里续补十阕,今人唐圭璋又补二阕,去其重复,共存词七十四阕,在数量上与李清照(七十八阕)相近。读龙川词,教人振奋,催人踊跃,使人热血沸腾。陈亮与辛弃疾的词风貌相似,格调相仿。刘熙载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又说:“观此(指陈亮《贺新郎-寄幼安见怀韵》三首)则两公之气谊怀抱,俱可知矣。”茅盾把陈亮与陆游、辛弃  相似文献   

3.
韩国李奎报《白云居士传》与王绩《五斗先生传》受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影响,均以"号"名篇,取横舍纵;隐去姓氏,模糊时代;叙述语言相近,内涵精神相承。二文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五斗先生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比《白云居士传》更为丰满、鲜明;行文结构的安排上,二文也显出差异。  相似文献   

4.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名篇《燕歌行》(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高常诗集》卷五),今人多认为诗序中所言之“御史大夫张公”即为玄宗时名将张守进,所谓“征戍之事”指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张守登隐瞒部下败状,“妄奏克获之功”这件事(见《旧唐书》卷一O三“张守检传”)。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二在此诗下引《旧唐书·张守传》后即谓“此诗盖隐刺之也。”岑仲勉先生亦谓“此制张守登也。”《读全唐诗札记》朱东润先生主编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编之《唐诗选》论及此诗时亦持此看法。傅珐琅先生则对此提出…  相似文献   

5.
胡昭曦先生著《四川书院史》 (巴蜀书社 2 0 0 0年版 ,以下简称《书院史》) ,扎实严谨 ,材料丰备 ,可谓研究巴蜀书院文化的扛鼎之作 ,可惜仍有疏漏。例如 ,关于明代重庆府涪州白云书院的概况介绍 ,将该书院创始人署为“刘蕖” ,笔者以为 ,勘校失严 ,尚可商榷补正。《书院史》第 76页注引《同治涪州志》卷二《舆地志》、卷九《人物志》称 :“白云书院 ,在涪州治南 12 0里凤凰山 ,‘前明刘司谏秋佩先生故里也……。’刘秋佩 ,即刘蕖 ,涪州人。清人周汝梅所作刘蕖《墓表》云 :‘刘蕖字秋佩 ,谥忠愍 ,明正德中户科给事中也’ ,因劾刘瑾 ,受廷杖 …  相似文献   

6.
姑溪居士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著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凡七十卷,他是苏轼门人之一,苏轼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之句,谓读其诗,使人顿悟。其词亦工,尤长小令,清婉峭蒨,不减秦观。《宋史》本传(卷三四四)谓其“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味。”这样一位诗、词、文皆佳的苏轼门人,《宋史》仅有一百一十二字的小传,又  相似文献   

7.
苏味道考     
苏味道是初唐武后时期的重要诗人,与杜审言、崔融、李侨台称“文章四友”。他位履宰相,是武后时期政坛显要。对于这样一位重要诗人,其生平事迹于《庸才子传》中却无记载,也未引起今人的足够重视。一些史书虽有记载,却书焉不详,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本文拟对其生平事迹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考证。一门贯与家世关于苏味道的籍贯,《;B唐书》卷九十四《苏昧道传》(以下简称州B传》)载:“苏味道,赵州奕城人也。”唐代架城县属河北道赵州所辖,其地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之滦城县。对味道的籍贯,《新唐书》卷—一四《苏味道传》(以下…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是中唐的一位著名诗人,在当时即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但关于这位“诗豪”的婚姻问题,两《唐书·刘禹锡传》无只字记载.唯们日唐书》本传仅云:“子承雍,登进士第,少有才藻。”建国后,卞孝先生在《刘禹锡年谱》中首次对其婚姻概况进行了勾勒,认为:“妻D氏,先卒。继配D氏。”据此可知,刘禹锡一生凡两娶。卞州普》的依据是,首次结婚有刘禹锡的《伤往赋》及序可证,续弦则在《传信方》中有所记载。具体则为:禹锡《伤往赋》平云:“予授室九年而统。”其时禹锡约三十岁左右《赋》云:“坐匡康兮抚婴儿。”可见有一子系元配…  相似文献   

9.
在仪征发现的周太谷著《圣经》抄本,每册扉页铃有“定神安”白文印和收藏者“子严”朱文印。  相似文献   

10.
三、清静啸孤鸿寂寞待知音——于大背景下评价薛凤祚 (一)见于史书中的薛凤祚 阮元(公元1764—1849年)是清朝后期的一位重要学者,他在文献史料、地理、人文和天文历算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阮元独力编著的《畴人传》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科学家为主的传记,在中国科学史和人文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清儒学案》卷一百二十一《仪征学案上》总结其治学旨要:“论学宗旨在实事求是,自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辞章,巨细无所不包,尤以发明大义为主。”所著《畴人传》“为考古者所重”。因而他对时人的评价有更大的信用程度。  相似文献   

11.
梁廷柟 (1 796~ 1 861 ) ,字章冉 ,号“藤花亭主人”。有一姊一妹 ,无兄弟行。生有二女 ,均早夭。父某 ,表字礼觐 ,号“澹缘居士”,曾读书于太学。夫人陈氏 ,福建人。居士始家顺德伦教 ,以地方不靖 ,曾先后移寓大良和佛山。族祖善长 ,字崇一 ,号燮庵 ,乾隆进士 ,曾为白水县令 ,后擢升建宁府同知 ,卒于官。著有《广东诗粹》《赐衣堂文集》和《鉴堂诗钞》。《广州府志》有传。善长之孙梁之任能承家学 ,从游者众 ,澹缘居士即为从学者之一。梁之任门下有何太青 ,号藜阁 ,即廷姐夫 ,顺德羊额人 ,嘉庆十四年进士。《广州府志》有传。廷师辈 ,…  相似文献   

12.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或《八仙出处东游记》,明人吴元泰著。 《东游记》是明代有名的神魔小说之一。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第16篇论及此书:“《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二卷五十六回,题‘兰江吴元泰著’。……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鲁迅所见的是《四游记》合刊本,他说:“今有《四游记》行于世,其书凡四种,著者三人,不知何人编定,惟观刻本之状,当在明代耳”。按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说,现存最早的《四游记》刊本是嘉庆十六年坊刊《四游传》本,此外是道光十年的《四游全传》本和小蓬莱仙馆《四游合传》本。换句话说,现存的《四游记》本都是清刻本。孙楷第又说道光十年坊刊大型本“似覆明  相似文献   

13.
戴良年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良,字叔能,浙江浦江人。以其家世居浦江九灵山下,故自号九灵山人。晚居四明,又号嚣嚣生,复号云林。据赵友同《故九灵先生戴公墓志铭》(见《九灵山房集》所附《九灵山房外集》,下简称《墓志铭》)、《明史》卷二八五《戴良传》(下简称本传)。《九灵山房集》(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  相似文献   

14.
《谢宣城诗集》五卷,南齐谢朓撰。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事迹具《南齐书》本传。朓以诗文见重当世,梁武帝说“不读谢朓诗三日,便觉口臭”。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今考《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及《乐府诗集》,都集录其诗。元明清各家诗选,亦无不备载。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录其诗逾百,推为六朝六大家之一,诚以谢朓才华俊秀,独步南齐故也。笔者近年整理是集,知见版本十余种,谨作版本源流考。  相似文献   

15.
沙琛是乾嘉时期较有影响的滇南作家,有《点苍山人诗集》《点苍山人诗钞》《沙雪湖先生诗稿》等著述传世。经考,《点苍山人诗集》共二卷,收诗303首,嘉庆十一年刻,为沙琛诗文首次汇编刊刻,现藏云南省图书馆。《点苍山人诗钞》为增补《诗集》而成,收诗1340首,有六卷本与八卷本两种:内蒙古图书馆藏六卷本,嘉庆二十三年刻;云南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藏八卷本,嘉庆二十三年刻,道光二年增修。民国四年,王廷治以道光二年增修本为底本,增修出版铅印本,《云南丛书》收录此书时汇合诸家,成为后世通行本。《沙雪湖先生诗稿》为沙琛手稿本,收诗121首,现藏云南省图书馆,其中多首诗不见于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太谷学派遗书》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谷学派遣书》(第一辑)已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在1997年3月出版发行。本辑收进了太谷学派的主要著作,篇目如下:《周民遣书》(周太谷著)、《张氏遗书》(张积中著)、《张氏遗著三种》(张积中著)、《白石山房语录》(张积中著)、《白石山房遗集续编》(张积中著)、《李氏遗书》(李光著)、(龙川弟子记)(李光著谢逢源搞)、《观海山房追随录》(李光忻著黄壤年删订)、《龙川夫子年谱》(谢逢源著)、《李平山先生年谱》(黄壤年规订)、《黄氏遗书》(黄葆平著)、《濂溪一滴》(黄葆年著)、《归群草堂语录》(黄葆年著)…  相似文献   

17.
北魏太和中州郡制改革考释何德章《南齐书》卷57《魏虏传》称:(永明)三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初令邻里党各置一人,……四年,造户籍。分置州那:雍州、凉州、秦川、沙州、泾州、华州、岐州、河州、西华州、宁州、陕州、洛州、荆州、郢州、北豫州、东荆州、南豫...  相似文献   

18.
《周易订疑》十五卷,题“乐陵董养性迈公辑著”,半页九行,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下刻“正谊堂”,封面刻“正谊堂授梓”。钤有“真州吴氏有福读书堂藏书”印记。南京图书馆藏。按《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有《周易订疑》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  相似文献   

19.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为“桐城派”的开山祖师。关于方苞的科名出身,清代的有关文献多谓其为康熙年间“进士”。如清·钱仪吉《碑传集》卷二五雷《方望溪先生苞行状》云;己卯(康熙三十八年)举乡试第一,丙戌(康熙四十五年)成进士,榜未发,闻太夫人病疾,遽驰归。清苏停元《方苞年谱》(《方苞集》附)云:(康熙)四十五年,先生年三十九岁。……应礼部试,成进士第四名。……届殿试,朝论翁然,推为第一人,而先生闻母疾,进归。李文贞公(光地)驰便留之不得。…  相似文献   

20.
苏轼有三部学术专著,即《易传》、《书传》和《论语说》,《易传》、《书传》流传至今,《论语说》却亡佚了。 《论语说》作于谪居黄州之时。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云:“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於《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又自以意作《论语说》五卷。……《易传》文多,未有力装写,独致《论语说》五卷。公退闲暇,一为读之,就使无取,亦足见其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也。”(《东坡集》卷二十九)书作于元丰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