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已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互动是其重要特征。"文化传真"意指翻译忠实性的基本要求,也是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者从文化的角度最大可能地传递原语的文化蕴涵,再现原语承载的文化韵味。"存异求同"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达到"文化传真"的一种理想原则。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的翻译标准都是行之有效的标准,但都是属于翻译标准的个性表现.文章从不同的文本类型、不同的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标准的影响,说明翻译标准是一种多元、开放的体系.同时认为"文化传真"应作为此系统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中文化问题比语言问题更重要.通过分析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缺损情况,指出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应遵循"文化传真"与"存异求同"之原则,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力求保持原语文化意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文本功能对应用翻译的策略主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翻译是一种实用性强而又注重"以内容为中心"的翻译文体,其体裁大多可归属于纽马克(Newmark)界定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它具有该类型文本的所有功能特性.翻译实践表明,应用翻译中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诺德(Nord)与组马克(Newmark)的翻译研究对应用翻译有着"纲举目张"的指导作用.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各自的文本功能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与文学翻译不尽一致,因而应用翻译中以文本功能来确定翻译策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公示语汉译英是应用文翻译的重要部分,有其相应的翻译理论和原则。但在实际翻译中,由于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公示语特征的重视不够,汉英公示语翻译尚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本文从应用文本翻译的原则出发,结合英汉语言、文化及文本差异,在充分重视公示语注重"信息传递目的"这一特征的基础上,以译例对比的方式,探讨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汉语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体,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为提高对歇后语的翻译能力,必须认真研究歇后语的翻译标准.文化"传真"作为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歇后语翻译,只是翻译实践中要注意对文化"传真"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文化意象的差异往往导致传递过程中的语义缺省和冲突.本文就文化意象的传递和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译者应提高跨文化意识,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互惠互补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8.
旅游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文本翻译,应注重信息传递效果,即原文和译文间信息功能的对等,而非语言形式上的对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不难理解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因而翻译策略应着眼于英汉旅游文本风格上的差异,在译文表达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尽量减少文化信息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实现旅游翻译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翻译中存在着大文化与小文化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大文化就是文本整体所反映的或蕴含的文化,这个文本文化根植于某个民族、某个社会的整体文化之中;小文化就是蕴含在语言各层面的文化因素.一个文本的大文化是由整个文本的一个个小文化积累起来的,文本反映的整体文化及其植根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只能移植或传递,不能翻译;词语和表达法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可以翻译,也可以移植或传递.  相似文献   

10.
文化翻译与归化异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准则,文化传真则是文化翻译中"忠实"准则的最好体现.受不同文化及语言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翻译时,无论采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会造成语言意义的走失.基于这一观点,文章探讨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对文化翻译的影响及文化意义走失的原因,以从中寻求文化传真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