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尚缺乏一个约束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日韩三国出现广阔的经济合作前景:东北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经济体之间互利互补,各具不同的需求和比较优势。东北亚地区初步具备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条件和可能。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经济圈”是继近年来“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之后的又一个热门话题。“东北亚经济圈”的构想一经提起,就在日本、南北朝鲜、苏联、中国等东北亚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国经济学者撰文探讨“东北经济圈”的心要性和可能性,展望其发展前景。各国官方和民间的经济组织也对“东北亚经济圈”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近年来,中、苏、日、南北朝鲜等东北亚各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日益频繁,目前,尽管还不能说“东北亚经济圈”已经形成,但起码可以说它已经起步,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只要各国政府重视支持,学术界大力倡导,实业界积极行动,可以预见,“东北亚经济圈”很快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进而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对台政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的日本对台政策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不断提升日台关系 ,加深介入台湾事务 ,助长了台湾岛内外的“台独”势力 ,为中日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日本对台政策的调整受到了历史情结、日本国家战略、经济利益、国内政治、台湾当局“台独”倾向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对此 ,中国在对日交往中既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坚决反对日本插手中国的台湾问题 ,也要积极增强与日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认清“地方经济国际化”格局,推进次区域、多边经济合作──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一点思考金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中国的东北三省居于区位中心地位。一、“东北亚区域集团化”构想目前,东北亚呈现出这样的态势:一方面经济关系上的区域化进展比较迅速,各国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至今越来越活跃。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依据。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路径选择。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路径必须分四步走,即第一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二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第三步:中日韩+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第四步: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而其中的必经路径是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是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2月 2 5日 ,卢武铉就任韩国第 16届总统 ,其新政府在继承金大中政府对朝政策的基础上将加大南北经济合作的力度 ,建立“南北经济共同体” ,争取有利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 ,实现战略重心调整 ,使韩国成为东北亚中心 ,同时推进“东北亚和平与经济合作体”。卢武铉的战略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应该积极配合并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旨在加强与东北亚国家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会议对与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有关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合作、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国际营销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为发展和繁荣东北亚经济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小说,无论文言体小说或是白话文小说,对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甚至欧洲都有广泛的影响。 日本:有关三国的书籍、影视戏剧、商品异彩纷呈 在日本,有专门的“中国学会”、“东方学会”,研究中国的文、史、哲,还有“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会”,已出6期刊物,“中国近代小说(1840—1919)研究会”也出刊物。这些学会、研究会对“三国”论文的发表特别注重,日本自1689年出现翻译“三国”,至今已出20多种版本,日本在研究“三国”的版本方面比中国还要发达。日本的“三国热”不仅是热,而且形成了热潮。《三国演义》在日本称为《三国志》,他们把研究从学术  相似文献   

9.
“九七”后深港经济合作关系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七”香港回归后,深港经济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以来深港两地业已形成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深港经济合作关系发展障碍的分析,提出未来深港经济合作关系应选择“两制一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境次区域合作逐渐成为中国边疆省区参加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非接壤式次区域合作也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创新合作的重要方式,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次区域合作的典型案例。中非经博会作为常设在湖南的次区域合作平台,不仅有助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的对接,也有利于实现中国国内“内陆开放”与“沿海开放”的联动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中非经博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进一步落实展会成果,需要进一步发展配套的服务业、交通运输等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独联体国家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双边经贸关系出现了积极发展的态势。欧盟主要是利用“伙伴与合作关系协定”的形式对双边经贸关系进行调整。协定的内容不仅涉及关税减让、数量限制措施、保障措施等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双边政治对话和人权保护等政治问题,这些协定对于中国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起草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加速两岸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中国国内实现东、西部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合理布局 ,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努力营造一个较之沿海当年改革开放时更具吸引力的经济环境。为此 ,作者提出了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条件 ,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3.
在辽朝立国期间(907-1125年),东北亚各国出现新的政治格局:即辽朝、北宋、西夏和高丽、日本五个国家并存,构成当时“五国三方”的态势。北宋成为当时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发展的代表;辽朝成为在政治和军事上领先的典范;西夏与之形成三角关系。三方似乎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呈一体化趋势。它们对中国历史乃至东北亚地区均做出重要贡献。高丽依据自身需要使中国文化渗入本土,推动了各方面的稳步发展,在东北亚各国关系中起到重大影响。日本在努力调整各方面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孕育着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论及的蒙古,包括内外蒙古地区,当时均属中国版图之内。在蒙古问题上,孙中山表现出坚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和主张,这主要体现在:孙中山关注蒙古形势,反对沙俄对蒙古地区的侵略;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得到了蒙古民族的积极响应;孙中山热切期盼蒙古民族的兴旺发达,希望在“五族共和”的旗帜下,蒙古地区进入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恢复古老蒙古民族的骄傲。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外蒙古和内蒙古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政治走势不同。但是,孙中山的思想,对蒙古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当今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地域上说,“东北亚”即亚洲的东北部,一般指中国、朝鲜、日本、苏联东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记载东北亚各民族历史的远古文献,非中国汉文文献莫属。今天研究东北亚土著民族的历史,离开中国汉文文献,必然是一筹莫展,无从下笔。  相似文献   

16.
日韩两国都有明确的FTA(自由贸易协定)战略,两国政府认为日韩之间虽然存在历史问题,但经济合作将会产生巨大效果,也会进一步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克服历史问题的制约。中国担心日韩先行建立FTA,使中国在东亚地区合作中陷于被动。另外,由于日韩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日韩FTA具有向心力,因此,中国应积极推进中日韩三国间FTA的同时,不可轻视日韩FTA进程及其可能触发的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28日,由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东北亚经济发展与稳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的学者参与学术交流。日本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领事斋藤法雄和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公利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会议认为,随着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地区联系日益紧密,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8.
跨国统一物流体系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物质基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是跨国运输和国际物流服务。建立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其核心是通过东北亚各国物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加快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的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创造区域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单边东北亚战略、日本国内的危险倾向和朝鲜半岛问题的复杂性是影响东北亚多边安全体制建立的三大因素 ,其中的核心障碍在美国。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 ,才能实现东北亚地区有保障的真正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的 10余年 ,日美中三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各具特点。总体上看 ,日本的现实表现最差 ,而美国与中国则属于“优等生”。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力量对比关系的演变使三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态势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美国仍能维系竞争中的“老大”地位 ,日本却在竞争中暂时陷于被动。无论是从时代潮流还是从各方的战略需求看 ,巩固和推动中美日三边合作 ,实现互利是历史的必然 ,合作大于竞争 ,机遇多于挑战 ,应是对本世纪三大国间经济竞争关系总体发展态势的恰当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