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学报的编辑劳动,是编辑劳动的一个分枝。同时,它又是一种高级的和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本文将要阐明的某些原理,对于一般的编辑劳动,以及对于一般的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也是适用的。但是,学报的编辑劳动又有一些不同于一般的编辑劳动和一般的精神生产的特点。为了当前的目的,本文将首先概要地叙述一下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的某些一般原理,然后分别就学报编辑劳动的精神生产性质,以及学报编辑人员的编辑劳动与他个人独立进行的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编辑必须具有服务意识,这是人所共知的。 编辑工作具有服务性,这是编辑劳动特点的生动体现。编辑劳动居于精神产品的生产及消费的中介位置,精神生产者(作者)所生产的产品,通过编辑的劳动,就被介绍给了消费者(读者)。但是精神产品的所有权是属于生产者的,编辑的劳动,只是生产者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是人类精神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作者的创造活动紧密相联,又不可替代。人类的精神产品生产包含着编辑的独特贡献,编辑劳动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意义。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精神生产的规划、设计,对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以及促使精神产品的文化信息增殖,扩大传播的社会效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对于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不仅广大的社会公众缺乏理解,即使在编辑界内部也还缺少共识。囿于传统的观点,人们大多把编辑工作看成是单纯的服务性工作。 这种传统观点有其正确的一面,即编辑工作确实具有服务性。这是编辑劳动特点的体现,编辑劳动居于精神产品的生产及消费的中介位置,精神产品生产者(作者)所生产的产品,通过编辑的劳动,就被介绍给了消费者(读者)。但是精神产品的所有权是属于生产者的,编辑的劳动,只是生产者精神产品的“陪嫁”,“陪嫁”到了消费者那里。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5.
(一) 众所周知,进行生产劳动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编辑劳动贯穿在精神产品——出版物的整个出版过程,同样具备劳动的三要素。编辑劳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社会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适用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6.
编辑创造性劳动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客观事实和有关理论,对编辑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全面考察,认为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的劳动和其他精神生产活动相比,有其特有的规律和潜隐性、不随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对精神生产劳动的个体性与精神产品的社会性的基本矛盾的分析入手,阐述编辑审稿和编辑加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着重分析了编审分析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基础;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撰写好审读报告是编辑工作的完成这样三个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重要问题,并对这三个问题各自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比较详细、系统的论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对精神生产劳动的个体性与精神产品的社会性的基本矛盾的分析入手,阐述编辑审稿和编辑加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着重分析了编审分析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基础;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撰写好审读报告是编辑工作的完成这样三个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重要问题,并对这三个问题各自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比较详细、系统的论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编辑劳动是精神生产活动,不仅缔构和传播社会文化,而且优化个体创作原件,使之以最佳形态问世。编辑劳动本质上是高智力的创造性劳动。但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并不是以独立的物化形态昭示于受众,而是熔铸在他人作品之中,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潜隐性。内在本质的创造性与外在形式的潜隐性的统一,构成了编辑劳动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学报质量,编辑劳动应处在稳定而活跃的状态。基于对精神生产和编辑客观规律正确把握的法制管理和科学管理,为编辑劳动提供规范化的条件,而双百方针和基于对精神生产人文分析所产生的人文管理则启发和陶冶着编辑自由创造的天性。法制管理和双百方针从外部、科学和人文管理从内部造成各稳定因素和活跃因素的组合,不仅使学报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可以使编辑在新的人生境界中成为“命世”之才,  相似文献   

11.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统一体。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定社会形式意识的生产。现代精神生产的本质决定了编辑主体在精神生产中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次生信息的选择、优化的智化过程及其精神产品所产生的社会导向。编辑主体在精神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社会功利:即以先进的思想道德体系,倡导科学,繁荣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学报编辑从事的是复杂的精神生产的劳动。为了适应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卓有成效地进行精神生产的活动,学报编辑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思维素质——意识? 一是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主要是指编辑对刊物、作者及共稿件的思想倾向、观点、主张做出的政治反映。这应成为学报编辑的首要意识。政治意识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编辑  相似文献   

13.
从编辑活动的再创造看编辑部的团队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活动是精神生产和再创造的智力劳动。这种再创造体现在编辑活动的对象与编辑活动的过程两方面。为了完成编辑活动的再创造 ,必须发扬编辑部的团队精神 ,在编辑部的内部与外部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相似文献   

14.
编辑活动从总体上来说,是以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积累为其目的的。编辑所面临的“初级精神产品”——著作物或文稿——是人类文化知识的胚胎。“物态化的出版物生产”是编辑工作的直接目的。这里所说的“出版物”,就是通过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将作为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5.
就字义而言,编是纵横的编结排列,辑指聚集整理。编辑劳动专指用于各类文稿的编辑活动,属于精神生产范畴。它从社会在意识形态、生产发展等方面的总需求出发,以明确的社会目的为准,来对材料聚集整  相似文献   

16.
编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在于组织、促进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并对这种精神产品进行审鉴选择、加工整理,使之物化为可以传递的编辑作品,或将已有编辑作品进行再加工而实现再传递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根椐上述对编辑活动的理解,可以对编辑客体进行概括定义,即编辑客体是指...  相似文献   

17.
师专学报编辑的作者观和读者观孙仁宏编辑,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将作者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经过编辑、加工等创造性劳动过程,而使作者的精神产品变为精美、健康的精神食粮奉献于广大读者。无疑,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中间扮演着中介和桥梁的角色,一边是作者,一边是读者,同...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力     
编辑力是编辑主体核心素养的集结与汇聚,是主体创造性劳动的关键引领,是主体内在修炼与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厘清编辑力与编辑含量的关系,对明确编辑力的内涵、推进编辑学范畴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多维变革语境下,编辑主体要顺应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发展要求,掌握编辑活动规律,适时实现身份转型,从创造力、阅读力、数据力、经营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壮大编辑力,精心打造精品力作,优化精神文化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9.
在报纸的编辑工作中 ,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中介环节 ,编辑是以出版和传播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执行者 ,编辑的基本劳动就是审阅、编修、收集稿件 ,具有审美能力是编辑工作的主导要求。而编辑的人格和感悟主要通过编辑的劳动表现出来 ,并可以使人明显地感受到编辑主体意识的审美创造力的高低。编辑要具有艺术细胞和审美能力 ,如发现美、理解美、协调美的能力 ,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感悟到美。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与高校文科学报的准商品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文科学报的生产目的不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使用价值无法以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无法在市场中得到等价的交换。其生产过程既凝结着精神生产者(作者、编辑)的脑力劳动及其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知识积累所付出的劳动,又凝结着物化劳动者(印刷工人等)的体力劳动,这种劳动是无法在市场交换中通过货币这一价值尺度来衡量的。因而,高校文科学报虽然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要素,却无法在市场中体现出客观效益,这种商品属性只能说是准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