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四位一体”解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公共服务理论建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不断遭受批判与质疑并逐步陷入合法性危机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传承的视角来看,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和超越,两者彰显诸多共性.然而,从公共行政范式发展的本质来看,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效率"与"民主"这两大价值观之间进行平衡博弈进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集合.新公共服务理论更多地彰显其鲜明个性,该理论恪守多元博弈的价值取向,并且寻求相应的理论基础.进而设计特定的制度安排,最后依赖特殊的研究方法进行知识积累,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演进总是通过经济学家们在理论上的不懈创新实现的,而以往常被我国学术界斥之为"大杂烩"的"综合"、"折中",正是这种创新的手法之一.阿·马歇尔通过对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的"综合"、"折中"建立的均衡价格论,保罗·萨缪尔森通过将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理论"综合"、"折中"建立的现代混合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新古典综合"理论,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对立、分歧中的相互"综合"与"利用"都是例证.不仅西方经济学演进中不同流派可以"综合"、"折中",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并非水火不相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固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但必须结合国情,科学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以提高合理配置资源和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必须在不断吸取西方经济理论的营养过程中才会随时代而发展,显示其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大理论创新.其创新特色表现在它是对党建经验与教训的新概括,是对党的先进性的新阐述,是对党建现状的新反映,是对党建课题的新回答,是对党建目标实现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之更具时代性、先进性和完整性."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思想行为的新准则.  相似文献   

5.
王毅 《天府新论》2004,6(1):126-12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对西方丈论的追逐,形成一种潮流.有的理论追新族,甚至把在西方已经遭到痛击和淘汰的理论沙砾也奉为"金珠".对国内批评界对"新批评"和导致新批评走极端的"意图谬见"说作了一番考量后有这样的教训在引进国外理论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它的合理的成分,有取舍地"拿来"为我所用,那就很容易陷入只鳞片爪的理解和舍本逐未的运用.尤其是在引进西方20世纪理论问题上,更值得小心.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三个代表"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寓意深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继承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加强人民银行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强化金融监管职能,全面抓好金融监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在行使金融监管职能过程中,应以"三个代表"作为行动指南,围绕"三个代表"的要求开展金融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为新时期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本文论述了如何用"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启蒙运动因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而对神话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在启蒙思想家看来,神话由于其非逻辑、非概念的思维方式不具备追求真理的能力,所以神话受到摈弃。其结果是不仅摧毁了人的完整意义的世界,而且也使理性的普适性价值受到质疑。德国耶拿早期浪漫派的代表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站在批判启蒙理性的立场上,提出了建立"新神话"的理论主张。"新神话"作为精神的创造物,具有与古代神话不同的路径,其理论基础是费希特哲学的"绝对自我"原则,是意识之内的绝对同一和"综合"。"新神话"不仅表达了施莱格尔的"泛神论"和神秘主义思想,同时还传达了浪漫主义者寻找整体性的理论诉求,是浪漫主义者把人、自然和社会综合为一体的理想,目的是为人和世界重新确立一个"中心",从而赋予世界一个新的意义。在西方哲学史上,"新神话"理论不仅以"艺术"的概念成为谢林哲学的体系,而且被浪漫主义之后的尼采以"酒神"的精神使"新神话"得以复活,甚至在马克思的哲学中以"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以人的存在的"完整性"的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了"新神话"的理论主张,与浪漫派的"新神话"具有理论上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9.
反思旧文化,建设新中国,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理论任务.思想者应该在传统儒学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构造出新的话语空间.在此种论阈内,思想者应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为核心,集中考察"民治"这一政治(学)概念的缘起、内涵以及它与"民主"、"平等"、"自由"、"财产权"等西方式政治话语的内在关联,并通过剖析"民治"儒学化的表述,重新审视现代新儒学话语对传统政治话语实践的神话性祛魅以及对其新神话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文艺思潮多元化、文学创作多样化的发展,理论方面的新命题、新方法、新范畴不断涌来,冲击着很多原有的理论范畴,非典型化、反典型化的呼声很高.典型真的要过时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应该怎样理解典型.从亚里士多德到别林斯基,到我国引入主要是高尔基的典型理论以来,各个时期,各家各派对典型的阐述很多."共性说、"个性说"、"共性个性统一说"、"本质说"、"共名说"等等,各执与词.但是不管典型理论起于何时,怎样发展演变,有什么争论,而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典型化的手段来概括生活、表现生活,在叙事文学中塑造典型人物(并非典型这个名词),是由来已久了.我们应该根据这事实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昆仑神话与蓬莱神话之间,还存续着一个“中部神话群”,它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点,折射出浓郁的人性之光与盆地意识,与昆仑、蓬莱神话又保持着某种特定的链接。发现和整合“中部神话群”,是对顾颉刚先生“两个神话系统”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思想形象”是巴赫金复调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话语,也是构建他整个对话理论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源自于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文本的精细解读和重要理论发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普适性。透过巴赫金的理论表述,我们发现“思想形象”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点:可描绘性、现实性和对话性;弄清“思想形象”特点和内涵,既有助于人们对陀氏小说的准确阅读,又有利于我们理解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王力军 《齐鲁学刊》2002,1(3):57-6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两个必然”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概括,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决不会”理论,则强调了人的认识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因此它是对“两个必然”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陈立旭 《河北学刊》2003,23(5):5-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新的理论体系,是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基石、理论内涵、集中概括、落脚点、灵魂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内涵中,对思想路线的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对治国方略的理论创新、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相互联系、渗透、贯通,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结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加深了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因而具备指导人们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邓立勋 《云梦学刊》2004,25(5):43-4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什么关系呢?一是继承关系,即在理论基础、思想方法和政治原则上是一脉相承的。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进行了创新,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庞永红 《河北学刊》2005,25(5):56-59
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契约人"假设中,探讨了"契约人"的基本特点,"契约人"假设与交易成本的关系,从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三个方面探讨了伦理道德在降低交易成本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卫国 《晋阳学刊》2007,(1):118-121
周作人建构的“人的文学”这一文论体系,建立在新村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具有辩证性和空想性的特征。由于陈义甚高,“人的文学”的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多少可行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文学”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作为理想参照系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解读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阿尔都塞思想雄系的核心与亮点,“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表征了一种论战性特质。这也是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一种颇为另类的解读。即使撇开特定的历史语境不说,以当代人的目光进行重新定位,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命题仍具有可供挖掘的理论深度与可供拓展的意义空间。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9.
汉代研究《诗经》的鲁、韩、齐、毛四家都曾提出过“四始”说,但它们的内涵不尽相同。其中《毛诗》“四始”说强调了《诗经》风、雅、颂的讽谕美刺功效,而《齐诗》“四始”说则出自纬学,《诗纬》以“阴阳五行”之说解释《诗经》中《大明》等四篇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有“四始”说,其来源于《毛诗》,并影响了《文心雕龙》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文本、语境与内涵: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完整的人”的概念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直被视为“青年马克思”的不成熟观点而被忽视。从文本及历史语境的角度,重新考察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概念及其生成条件、生成过程、生成途径,可以看到,“完整的人”概念作为贯穿于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对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