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潘明  朱慧 《浙江统计》2009,(4):25-27
研究收入分配公平性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运用经济价值理论、公平理论来分析公平性和非公平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提出缓解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以期扭转浙江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天宇 《统计研究》2009,26(4):19-24
 本文采用GE指数及其区域分解、收入来源分解方法,对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转移性收入不仅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扩大了全国、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性收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程度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但并未改变“逆向转移”的大趋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分割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导致的城乡转移性收入分配不平等,是造成居民收入再分配中出现“逆向转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陈婷  闫莉 《统计与决策》2016,(8):134-136
文章利用固定效应估计、2SLS估计和HAC-GMM估计三种方法,将政府经济行为分为政府支出规模和政府支出结构两大类指标,研究了政府经济行为对要素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政府经济行为是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且其影响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政府支出的扩大是劳动和资本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经济性支出对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的提高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居民收入分配隋况及分配差距变化倍受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为了全面反映我区居民收入分配变化情况,我们采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法,依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区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居民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测算和解析,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2005年社会核算矩阵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在构建中国2005年宏观及居民账户细分的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利用SAM乘数模型,考察了各类产业的产出及居民收入效应以及外生冲击和转移支付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产出和居民收入乘数较高的行业分别是那些与其他行业具有较高关联度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当前城镇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但不利于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转移支付时改善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改善力度不大,而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没有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基尼系数看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基尼系数及其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相似文献   

7.
一、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从总体上对我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测量 1.利用住房调查资料对我区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量。我们把城镇居民按其收入高低分为7个组,从各组收入的具体状况看,2001年与1990年比较,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和中等收入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明显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与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国际上常用的指标和方法,实证测算了河南省1995~2006年的基尼系数,并从收入来源和城乡两个方面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找出了导致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劳动差别(包括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很小,转移支付的影响也很有限;城乡分解表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总体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1、乌海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但慢于全国和全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乌海市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快于农区居民,城镇、农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区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的同时总量偏低,从1997年,乌海市开始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收入分配中仍存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政府财政收入快于居民收入增长等问题,原因为个人禀赋差异、财富差异等方面所导致.建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研究则成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国际上用来测度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主要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收入不良指数、库兹涅茨指数、库兹涅茨比率和修正加权变异系数等。本文对这些测度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方法测度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解决收入两极分化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解决两极分化、建立和谐社会是近年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人力资本产权的缺失是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现状,是导致居民的要素收入和劳动收入偏低的原因,也是导致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人力资本产权是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别总体上逐渐扩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以下简称“社科院收入分配课题组”或“课题组”)家庭抽样调查数据,按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1995年我国农村基尼系数达0·416,城镇为0·332,全国居民为0·452(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1999)。尽管居民收入差距已相当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在7年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自1990年代中期就有文献认为实际的收入不平等被低估了。从有些研究结果看,如李培林(1995),不平等程度被低估的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4.
基尼系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测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科学有效的数量分析方法.自该系数提出以来,它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指标,备受各方青睐.运用基尼系数的大小分析居民收入差距状况时,国际上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说明差距相当悬殊.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对影响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因素的讨论,始终是收入分配领域研究的重点。本项研究就是利用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基本情况调查的有关资料,运用目前国际通用的方法,对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及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夏晶  李波 《统计与决策》2013,(1):119-122
文章主要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对外贸易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着类似于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在继续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应从对外贸易视角探寻解决我国日益恶化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和谐、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对影响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因素的讨论,始终是收入分配领域研究的重点。本项研究就是利用2004年城镇居民基本情况调查的有关资料,运用目前国际通用的方法,对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及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为打破平均主义,我们实行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一收入分配方式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使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收入差距过大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民收入差距现状 (一)总体差距 1.基尼系数法分析 基尼系数,又称基尼集中率,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收入差异程度的分析指标,它能以一个数值反映总体差异,考虑了全部居民的收入状况.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不平等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其大小反映了居民收入差异程度.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有可能给社会安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国际上通常用0.4作为警戒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中国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制约中国内需不足的几个主要因素,利用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方法重点考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对扩大内需的重要影响.同时利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对中国城镇和农村按收入等级划分的居民消费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差距的确是制约中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因素,不同收入阶层其边际消费倾向大不相同,并估算出这种消费倾向的具体值.从收入差距的视角提出了提高中国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以便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