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建设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我国落实“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一流的大学建设离不开一流的校园文化,在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一流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和深度开发好现有的文化资源,在创建一流大学的实践中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使一流的校园文化反过来服务于一流的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2.
概括了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北京邮电大学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邮电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制约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因素入手,介绍了国外一流高校在有关问题上的理念、做法与制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是: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 拥有一批举世公认的高水平学科;理学与工学学科在学科布局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生教育占 主 导地位;有一支世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出一批世界公认的优秀人才;拥有优越的办学 条件和充足的办学经费;取得一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实行国际化的办学方针。 认真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特点,这对于我们建设国内一流高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 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艰巨性和长期性依然存在,仍需坚持久久为功。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重新认识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现实问题,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和新的建设思路。目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出现了功利化倾向和恶性竞争现象,急需一种精神指引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工匠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存在内部逻辑性,"严谨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内核、"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为目标、"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行为方式以及"尊师重教、授业解业"的学习形式,与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和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基于此,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以"追求卓越"重构建设目标,以"求实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学科建设模式不断创新,以"精益求精"促进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以"尊师重教、授业解业"重塑大学的基本使命,可驱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的升级与优化,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6.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历时性概念,也是一个共时性概念。回应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有对标国外先进大学的涵义,更体现出奠定我国大学发展基础、超越和引领未来大学发展模式的根本性目标。本研究选取了ARWU、THE、QS、RCCSE、USNWR五个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评价体系,通过消解一级指标中各评价体系的价值偏好,运用比较二级指标中的指标权重和全球可比指标权重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认识,国内外不同的评价体系将全球可比指标看作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量的可比性指标关注超过了其他类属,质性与主观性评价指标具有文化性差异,教学水平和办学声誉的关注度正逐渐提高。在中国大学从跨越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进路上,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更应该注重国际标准与中国标准的协调;客观评价与质性评价的协调;大学质量与大学内在逻辑合理性的协调;科研能力评价与育人功能评价的协调;强、弱功利性评价的协调。最后,笔者认为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应当警惕唯数据与唯排名的思维,坚守求异发展作为大学本质,兼顾学术市场与大学变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江泽民关于 2 1世纪科学技术的展望出发 ,分析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提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基础研究并要把高新技术前沿问题的创新探索作为重点 ;建设一流大学要重点扶植几个学科 ,要凝聚一流的学者 ,使这些学科形成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 ,使这些学科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自从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被提出尤其是实施以来,高等教育界就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办一流大学就是办一流学科。然而,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少数高校确实没有一流学科。显然,新时代开启的"双一流"建设遭遇了评估困境。科学认识与极力突破这一评估困境,是"双一流"建设达到预期目标的必然选择。"双一流"建设目标可否达成关键在评估,"双一流"建设评估绕不开世界大学排名但不能被排名牵着鼻子走;"双一流"建设评估体系要彰显中国特色,构建多元评估机制;"双一流"建设评估要慎用优胜劣汰,要引导高校分层定位与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在于促进大学自身整体的建设和发展。在教育和文化的共生关系中,文化是能动和活跃的因子,是教育的内容和存在的基础。因此,建设一流大学,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一流目标,按照一流标准,采取多种措施,建设一流水平,这样才能推动一流大学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21世纪,大学的理念、职能和形态都会发生许多有意义的嬗变.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把"六个一流"作为努力方向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要转化为一流的生产力;一流的资金筹措.  相似文献   

11.
名牌大学与中国改革——以清华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迅速崛起必然伴随一批优秀大学迅速成长,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名牌大学会对社会产生极大规模的正外部性,即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优秀人才三类外部性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叠加的总合。清华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独特的、重要的正外部性:是我国最重要的科学创新中心之一;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技术创新的领先位置;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国家栋梁:大量勇攀科学高峰的学术大师、共和国建设事业的兴业之士、党政军各级领导的治国人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世界大学在校生最多的国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名牌大学,让它们发挥更大规模的正外部性,做出更大的社会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是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竟争力。中国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形成路径和成长机制 ,最终体现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校内之间、大学与政府之间和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竞争 ,也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离不开其理念的建设。赫钦斯认为,自由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它对抽绎永恒人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加强大学凝聚力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可以实现妥协甚至融合,这些对我国当前在大学理念建设中坚持永恒的自由教育、坚持大学的个性化和整个国家教育特色、正确处理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等具有明确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 ,既是对硬国力的考验 ,也是对软国力的考验。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支撑点是知识文化教育创新。因此 ,新形势下的文化教育必须在投资办学形式、人才培养结构、大学新角色及创新教育方面从思想理念到行为加以转型  相似文献   

15.
印度、日本、中国均为东方国家 ,但各自的社会变革方式却大相径庭 :印度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赢得了民族独立 ;日本的社会巨变 (明治维新、战后非军事化改造等 ) ,则是以自上而下的革新为特征的 ;而中国近代自上而下的改良却统归失败 !仔细分析三国社会变革方式的不同特点 ,仅从政治的、经济的因素来解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而从文化道德方面的因素分析更能令人信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一劳永逸地结束以暴力冲突为社会变革方式的历史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中国 ,如要避免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社会动荡 ,就必须在道德建设上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非暴力因素 ,借鉴日本道德建设中的某些成功经验 ,吸纳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守法因素与沟通对话因素 ,从道德角度构筑起社会主义中国的稳定基石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文凭项目是国际文凭组织为16~19岁具有高度学习动力的中学生设计的大学预科课程,因其卓越的教育品质被国际认定为精英教育的典范,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青睐。在我国教育不断走向世界之际,在我国课程改革日益深入之时,该项目的课程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研究生发表论文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硕究生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方可毕业系中国高校的自创制度。这种制度是弊端重重的:缺乏法律及政策依据;论量不论质,拔苗助长;违反教育规律的长期性;等等。中国要建立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依法治教,必须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关于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任何国家都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价值理性和价值共识,促进社会和谐。中美两国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有异有同,比较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目前国内仍有部分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偏向于肯定甚至主张照搬美国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忽视了近年来中国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各个方面与时俱进的变化与特色;比较研究过程中首先应当保持绝对客观和适度自信,毕竟美国只是开展教育比较研究所需要的典型之一,而不是绝对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国际化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普遍对国际化重视不够 ,这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要改变这种状况 ,一要准确理解大学国际化的概念 ,克服思想认识的种种误区 ;二要采取有力措施 ,迅速促进我国大学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救亡”是指反抗外来的侵略势力和反对国内的腐朽势力 ,是属于“破”的范畴 ;“图存”既指保卫祖国独立和民族生存 ,也指建设祖国 ,繁荣祖国 ,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属于“立”的范畴。在近代中国 ,救亡图存这一主题包涵着反帝、反封建和建设祖国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