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不仅是面对重大突发疾病科研攻关的重要支撑,也是满足人民生命健康基本需求的保障。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一超多强”的创新格局,美欧等主要国家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特点,从产业创新资源要素、产业创新主体载体、产业创新运行机制等维度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理论框架,剖析全球主要国家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先进经验,最后提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2.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是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8-2021年我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补贴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省际空间上表现出显著集聚特征;(2)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倒“U”型本地效应;(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直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财政补贴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4)财政补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邻近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未来应合理制定财政补贴制度,发挥政策协调引导功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产业集群优势,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期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广东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到2025年,打造生物医药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本文深入研究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经验,分析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广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三区三城”是明确苏州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苏州发展的实际出发,科技创新是苏州产业发展走向高端化跨越的必由之路。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城市建设,着力把苏州总量规模优势、对外开放优势和产业全球化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优势,优化未来发展取向,不失时机地把政府对科技创新推动的主导力量转化为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动力,聚合高端科技资源,吸引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产业向苏州集聚,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高端化跨越。形成借助外源,壮大内源,创新成果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崭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当高科技产业逐渐变成传统产业,产业思维逐渐转向人文生活科技的思考,以人为主体的思维取代过去以科学研发与技术生产为核心的思维,转而走向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产业创新系统之际,产业创新研究也必须响应此一实务趋势。本研究认为强调科技研发不等于产业创新,也不等于经济获利,创新不只是科技,而是社会、文化、生活与技术的结合;既有产业价值链必须建构在社会使用的基础上.该创新价值链始于社会生活脉络分析、产业技术预测、技术开发,终于顾客服务:如能适当连结此一创新价值链,产业创新便得以持续进行,亦能获得高附加价值的产出与经济效益:企业或产业参与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镶嵌在生活脉络中社会“使用”的社会价值转化为经济商品“消费”的经济效益.而政府则应该反过来思考如何将企业经济效益转化为社会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产业绿色创新号召、充分利用产业数据发现高价值情报信息,基于哲学三维之时间、空间与意间基础,构建面向产业数据的三维分析框架,并将其作为基点,应用GSO-边缘计算设计绿色创新要素挖掘方法,应用Arena 3.0网络设计可及推定方法。以“光伏产业”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提出方法论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要素包括制度要素、产业要素、技术要素与基建要素4种类型,对应10种特征表达,上述类型与特征表现均能够被行业全部吸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产业绿色创新要素特点、可及推定关键因素与转移转化策略,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效的产业绿色化策略,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高效应对日益变化的绿色需求。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进步的灵魂。开发区产业创新是促进开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开发区创新能力强弱,预示着开发区生命力的强弱。我国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开发区产业演进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开发区特色的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20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为样本,探讨专业化与多样化两种异质性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创新网络对该影响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倒“U”型影响,多样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U”型影响;创新网络强化了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各省市需因地制宜选择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创新网络与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协同作用,培育和释放创新网络在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动能。  相似文献   

9.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9,(10):6-6
企业在实施创新的前期,首先要弄明白创新的市场在哪里。这涉及到企业未来赖以生存的市场定位。现在盲目创新则成为危机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创新成果未必能在市场上转为利润。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走好这一步?必须先研究国内的产业导向,密切关注类似“国家产业化重大专项”这样的政策,并在判断未来的产业趋势上,将创新技术研发纳入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范围。这样既解决融资,同时也促使企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峨眉山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乐山市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背景,通过调研分析乐山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认为乐山旅游产业在创新发展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创新意识不强、旅游产品单一、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等短板,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促进乐山市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天津     
委员联名:促进天津航空产业创新发展 支持天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以天津机场为中心,扩大天津机场现行管制区区域范围将其作为通用航空飞行区域,先行实施通用航空运行管理改革,创新空域运行管理模式,推动天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咨询》2009,(3):I0001-I000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表现出全球化和知识化的趋势,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国家间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各国企业间科技创新实力的较量。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掌握着产业的核心技术,处于国际竞争、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高端,引导着产业的发展方向。经验表明,只有依托一大批企业在创新上取得突破,不断培育创新型企业,一个国家才能具有持续的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以惠州的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惠州地理、产业环境,以及差异化和不对称发展的优势,科学分析惠州产业经济的出路、优势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惠州加快建设“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的关键,并提出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重点企业、园区建设、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体系、创新平台和创新项目等方面着手完善和积极培育惠州的生物医药产业,构建惠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惠州经济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产业集群重演意大利式衰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白水  李晓兰 《决策》2006,(7):38-39
如果浙江的产业集群仍然按老的路径发展下去,必然会走上意大利的老路,导致整个经济的衰微。为此,浙江首先在产业集群区域大力创新,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经济的到来,产业融合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拓展。因此,对产业融合及产业融合过程中产业组织创新进行研究探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产业发展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企业组织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得出产业融合是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产业变迁与产业发展重要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言的。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所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它虽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果并不明显,但具有巨大的累积性效果;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导致产品性能主要指标发生巨大跃升,对市场规则、竞争态势、产业版图具有决定性影响,甚至导致产业重新“洗牌”的创新。美国的技术创新有78%是首创或技术突破型,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产业创新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仲文  李仕明  曾勇 《管理学报》2006,3(6):741-744
在对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创新的概念。从技术利益驱动、市场竞争驱动、区位竞争驱动、应用需求驱动、产业政策驱动5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创新的创新驱动,并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应用创新、政策创新5个方面构建了信息产业创新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10,(9):125-125
7月6日,经理人商学院与上海移动在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主办第九期博萃论坛,诚邀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姜家齐博士为上海移动全体高管300多人讲授“创新管理”。就组织创新、流程创新、评估创新、奖励创新、运用创新展开深度探讨,与会管理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聚集中不同城市发展模式对比分析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现状,总结四川省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创新经验和实践,以期为地方政府促进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林秋月  王文平  王娇俐 《管理学报》2010,7(7):1015-1020
通过建模仿真,基于March利用式-探索式创新分析框架,形成不同创新偏向下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比较不同创新偏向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越倾向于探索式创新,创新网络具有越短的路径,网络的内聚性也越高,而在产业集群活动多为利用式创新的情况下,创新网络密度较低,具有明显的派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