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和就业难度递增双重困境、就业结构改善与产业结构调整双重匹配度困境、就业率及满意度下滑和执业稳定性差双重提升空间困境以及技术技能"能力品牌化"建设和"学历品牌化"持续发展双重扭转困境严重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要着力推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转型,突破高职院校的发展瓶颈,需要从政策保障、人力保障、财力保障、人才培养体系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能力品牌化"建设角度取得突破,从而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动画发展面临困境。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试图对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的中国动画市场化、产业化转型探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推动这一转型探索的社会环境、动力因素,进而,结合代表性的动画案例探讨了转型探索的具体情况,分析此转型探索的成功和不足。文章最后指出,完善中国动画体制的同时,其市场化、产业化需要立足于民族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成长中的内生性增长制约和外生性环境变化,家族文化制约凸显。而历史维度的文化惯性效应和现实维度的文化供给乏力,成为家族文化转型的瓶颈。化解民营企业文化转型困境,调节文化资源供求失衡,要发挥政府的制度设计、企业的文化自觉、社会的环境营造等多方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4.
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绿色科技提供现实的实践手段,以摆脱陷入传统工业文明困境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明向自觉发展的转型与质变,为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能源再生与替代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文明的自觉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生态化科技创新在整体和历史维度中提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支撑手段,推动工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造为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培育其生态化转向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四川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目前面临的问题,认为要改变四川民族地区文化事业面临的困境,需要从体制改革、资金投入、硬件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保护等多方面齐头并进,不懈努力,才可能显现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教师的需求,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与高等师范院校内部非师范专业的迅速发展等问题,认为高等师范院校应顺应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综合性师范大学、相对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实体;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发展的战略途径应包括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转型、人才培养转型和学校中心工作转型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AI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法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AI与法学教育耦合赋能模式的发展动因主要源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法学人才培养的内在推动、法学教育与时俱进的现实需求。然而,这一转型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如AI与法学教育耦合赋能的理念落后、模式封闭、方法单一、内容固化等。为了摆脱此困境,需要以新文科为驱动力,树立面对数字法治的法学教育理念、构建深度互联互通的教育模式、完善多元协同的教学方法、丰富开放兼容的教学内容,整体上推动AI与法学教育耦合赋能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由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模式的转变,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从先秦时代就传承而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先进观念——现实观、平等观和大同观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将指导中国文学走出文化转型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消费社会的到来相应,思想文化领域也会发生深刻转型。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具有显著的商品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弱意识形态性。当下中国消费社会性征日趋显现,公益性文化向盈利性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文本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型三大形态的文化转型,在当下中国尤其值得关注,文化转型和重建呈现"和合"趋势。与此同时,文化启蒙、文化纬度提升成为文化发展的强烈欲求。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推进当下中国的文化转型,需要着力做好繁荣大众文化、振兴文化产业、改革创新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民主文化转型基本经验体现在基本影响和动力作用两方面。基本影响包括社会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基本规定与社会转型作用下民主文化转型所体现出的重要特征。动力作用包括社会技术形态转型、社会交换形态转型、社会主体形态转型以及全球化等对民主文化转型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停伐的大背景下,国有森工企业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国有林区陷入社会发展困境、林区职工民生困难、创新乏力等问题。根据企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出技术创新程度、管理创新程度、社会创新程度和文化创新程度四类核心要素的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创新程度进行评价。得出国有森工企业的创新程度一般,需要提升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降低社会创新的投入力度。根据结论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创新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引起伦理规范的转型,新的以利益为重的代际关系对原有的以"孝道"为核心的代际伦理关系产生巨大冲击。代际伦理转型下的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物质与精神供给的双重困境,子女供养不足,政府补贴与社会救助乏力。家庭结构的变化、代际伦理的转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的主要原因。当前形势下,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应该从协调家庭关系、寻求代际公平、完善保障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调动社会力量支持等方面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3.
急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导致中国农民心理的深刻变迁。一方面,农民表现出高度的调适性;另一方面,农民体验着深刻的冲突性。这种冲突性表现为农民的社会心理困境。转型时期农民的社会心理困境与社会转型的冲击、农民的素质、农村文化的“贫血”、传统文化的“穿透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等多种策略可以实现农民社会心理困境的顺利消解。  相似文献   

14.
专制型领导文化的根源是封建专制主义,它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彻底肃清专制主义是提升领导文化的需要。传统文化、旧体制及世俗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和不合理成分造成了文化困惑,摆脱文化困境,实现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发力。地方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服务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力等支持的重要载体。对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三大主流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了其成效与困境,同时从肇庆的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提出了肇庆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由于紧密配合社会现代性的历史进程,文学“大众化”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功利和审美纠结、精英和大众的身份矛盾以及文学主体性缺失的困境。这些困境是文学“大众化”不得不面对的现代性境遇。要想突破困境,需要社会为各个文化领域的自治发展提供条件,使文学获得充分的自律,也要依赖大众教育的普及和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其能够真正从精神上享受文学。  相似文献   

17.
《南都学坛》2013,(5):95-99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质量、速度、环境上存在困境,文化、经济以及政治上的负面因素是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中国文化软实力要突破困境实现复兴,需要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战略转型:宏观层面上应当摒弃文化软实力霸权论,实现共生论的转向,重新对文化软实力进行定位;微观层面上需要改变推广模式,注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协调软硬实力之间关系的转化,努力加快文化现代化进程,充分利用间接影响资源,为中国软实力创造更为和谐的发展环境,最终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著名法国思想家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从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角度对当代世界加以透视,获得了新的问题意识,他基本关注层面是:现代性问题与文化危机,消费社会形态转型和媒介传播的结构,消费主义与日常生态,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大众传媒与世俗化问题,这些前沿学术问题的研究,对当代世界性的消费社会文化困境的揭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引领下,应该积极探索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深蕴中华文明精髓的燕赵文化,是河北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精神沉淀是当今河北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本土资源,能为河北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弘扬燕赵文化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高校因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明的社会职责,在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中应肩负更大的责任,也具备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我国宪政文化面临着功能缺失的现实困境,这一困境不仅仅影响了我国宪政理念的认同,而且对于我国宪政制度的构建和宪政价值的实现带来很多障碍。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必须从宪法程序的角度来完善我国宪政文化,为我国宪政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