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母亲的故事最为动人心弦。4位母亲,以4种不同的风格与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她们对子女的爱,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故事最为动人心弦。4位母亲,以4种不同的风格与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她们对子女的爱,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故事最为动人心弦。4位母亲,以4种不同的风格与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她们对子女的爱,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故事斋     
徐母教子志在四方古代旅行家徐霞客有一位好母亲。她性格开朗、勤劳贤良,知书达理、富有理想。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他讲历史故事,讲为人的道理,激起了他求知探奇的强烈愿望。有一次,母亲讲《左  相似文献   

5.
母亲,一个流光溢彩的词语,一个灿烂伟大的称呼。再多的鲜花都无法衬托母亲的美丽,再亮的光环都无法映照母亲的无私。我们知道,“母亲”无法定义,母爱无法丈量,那就让我们用四个小故事来展示那最真诚、最永恒的母爱吧。  相似文献   

6.
没用的故事     
刘心武 《社区》2012,(35):12-12
公园长椅上,一个母亲疲惫地仰靠椅背,身边是竖着的提琴盒,她拼命抑制自己,却还是把养神变成了沉睡。儿子坐在她身旁,另一边放着一个大的画夹子。儿子轻推母亲.母亲没有反应,他跳下长椅,四面张望,仿佛一只小鸟。想飞,却不知道往哪边飞好。那是星期日中午。公园里人不多。一个老爷爷恰好散步到那里,一瞥间,老爷爷意识到,这对母子肯定是上完了上午的特长班,还要赶下午的特长班,因为家住得远,所以只能到这公园里来小憩一下。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照相的故事     
《新天地》2007,(6)
我母亲爱照相,她不仅自己爱照相,而且还把小时候的我们“捆绑”捎带上。因此,与小镇同龄人相比,我就多了几帧童年时期的照片,留下了带有那个时代特色的影像。留下来的影子都是弥足珍贵的,所以我还真的要感谢母亲这一爱好。现在来慢慢回忆几个小时候的镜头:  相似文献   

9.
鞋子的故事     
《新天地》2007,(2)
这一生穿过无数双鞋,记得幼儿园时穿过一双紫红漆皮束带皮鞋,虽然好看,但因新皮鞋穿着不舒服,那老照片里的我是一脸苦相。上小学一年级过春节时,母亲让鞋店做了一双大红灯心绒的蚌壳棉鞋。因为脚长得太快,等吃罢年夜饭,母亲取出新鞋,唤我们姐俩试鞋时,  相似文献   

10.
陈毅敬母 1962年,62岁的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当天就去看望,他上前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娘,我进来时,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告诉儿子是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说:“娘,你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已经很难过了,这裤子理应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娘,我小时候您  相似文献   

11.
故事阅读     
梅达沃的母亲是一个歌剧爱好者,家里的唱片机老是播放着经典歌剧唱片,小梅达沃就诞生在这满室的音乐里,从小就和歌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刘克宁 《山西老年》2011,(12):27-27
1959年农历八月十五,学校放了一天假,让学生回家过中秋节。那年,我十岁,正在读小学。我回家后正赶上队里分菜。父亲去世得早,家里只有我和母亲。母亲让我拿了个篮子去分菜,说:“上午队里分了半斤羊肉,看队里分啥菜,回来妈给你做饺子吃。”  相似文献   

13.
衣服的故事     
记忆中母亲除了一件又一件的蓝布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几乎没有别的色彩。她的衣服总是洗涮得得发白泛红。儿时的我问妈妈:怎么老穿蓝布衣?妈妈答非所问:“我看哪,只要洗得干净,穿什么都俊。”  相似文献   

14.
徐军峰 《今日南国》2009,(14):46-47
7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含辛茹苦收养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10个孤儿的事迹传遍了天山南北。  相似文献   

15.
林肯9岁时母亲去世,靠父亲伐木维持生计。林肯渐渐长大成人,决心到外面去闯世界,但父亲不准他离开家乡。林肯找到老师倾诉,老师来到林肯家,为他们父子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的邻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成家。他没有工作,每天都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做他的根雕。母亲的退休金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她便天天去捡破烂,稍有空闲,便去城外刨树根,扛回来给儿子用。人们对她很不理解,三十多岁的男人,你养着他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费力地帮他不务正业呢?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在1973年6月拍的一张照片。当时,我在山西省军区任新闻干事,照片的内容是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为解放军战士讲述烈士英勇就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03,(9)
翻开我家的相册,里面有四套结婚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父亲母亲的一张半身黑白结婚照。爸妈至今记忆犹新,他们结婚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那时家乡是一个贫困乡村,大家都在为生计奔波,没有人拿得出闲钱照相。照张相片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奢侈。但毕竟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念过几年书的爸爸妈妈希望有张合影留作纪念。家里一直为无  相似文献   

19.
一个13岁的孩子,5岁时母亲离他们父子而去,7岁时父亲卧病不起而被公司除名。他过早地肩负起了家庭重担。现在,他每天要服侍已是胃癌晚期的父亲,每天要为自己打3针“短效胰岛素”。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