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的零基预算改革:来自某财力紧张省份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零基预算在我国中部某财力紧张省份的实施情况,该文发现,2000年以来在地方政府开始推行的零基预算并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预算框架,基本的预算框架是一种控制预算。在控制预算的框架内,零基预算主要被运用于专项经费的决策。即使在该领域,由于财力紧张、政治体制的制约等因素,零基预算并没有改变预算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共预算改革:在实践中追求预算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预算史上五次重大的预算改革 ,即线性预算、绩效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和新绩效预算的研究显示 ,美国公共预算系统经历了从投入控制到产出控制 ,再到预算结果评定的变化过程 ,但是无论预算测量的重心如何变化 ,美国预算改革的演进始终围绕着预算的三个功能———控制、管理和计划而转换。螺旋式演进反映了美国预算改革实践的基本特点。这个螺旋式演进过程反映了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预算理论的竞争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预算史上五次重大的预算改革,即线性预算、绩效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和新绩效预算的研究显示,美国公共预算系统经历了从投入控制到产出控制,再到预算结果评定的变化过程,但是无论预算测量的重心如何变化,美国预算改革的演进始终围绕着预算的三个功能——控制、管理和计划而转换。螺旋式演进反映了美国预算改革实践的基本特点。这个螺旋式演进过程反映了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预算理论的竞争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仍存在部门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方法仍沿用传统的"基数 增长"的增量预算法;预算编制程序不规范;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粗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实施监控、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等问题.要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章立制;采用定额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科学的部门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程序,采用" 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规范债务管理,加强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计算机预算项目管理体系.财务部门通过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对整个学校及下属各部门预算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算编制方法先进、科学与否对于编制各级政府部门预算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试行的"零基预算"法,是一种不考虑过去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以零为基点的预算编制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优化资金使用,提高资金效益;控制财政支出,实现收支平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较好地克服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预算编制方式的重大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零基预算"法用于我国预算编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自2000年起进行的部门预算改革,是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本文对部门预算的优点、要达到的目标、规范政府和部门的理财行为几方面作了阐述,并结合高校编制部门预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以部门预算改革为契机,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部门预算改革对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预算编制有关问题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预算编制中存在诸多问题:预算年度不合理、预算编制方法不尽科学、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编制机构以及其职能不明、预算编制立法不完善等,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工具及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借鉴国外预算编制的成功经验,应对我国现行预算编制模式进行改革:成立专职预算编制机构、将预算编制程序纳入标准周期预算管理、推行彻底的零基预算、实行部门预算基础上的综合财政预算、修订《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此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可操作性,体现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部门预算改革是整个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它对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部门预算在编制、审议、执行、考核等环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它.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预算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自1998年实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随着改革的实施,预算会计制度在核算内容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原来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变化,迫切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另外从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看,由于我国预算会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在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部门预算改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也存在预算缩制时间不合理、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管理混乱、预算科目改革与部分改革不配套以及预算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在编制程序、编制时间、编制方法和试行标准预算周期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的预算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改革。在这场预算改革中,新西兰被认为是绩效预算改革最成功的案例。新西兰绩效预算改革的兴起背景、改革进程和主要措施,对中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开展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形式的预算改革已经八年了,衡量预算改革是否收到成效的标准是:预算改革参与者的预算观念是否随之发生转变。笔者选取C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等实地调研,借助现象学的分析视角,从预算改革参与者的谈话中提炼出他们的预算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预算决策行为。笔者发现,预算观念转变的滞后,是预算改革的瓶颈。最后,笔者做出一个预期收益-改革态度模型,提出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学:成就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中国预算改革。研究发现,中国预算改革政治学包含着一个“预算改革的政治困惑”。一方面,预算改革的确在改变着政治过程,另一方面,政治过程的核心部分似乎不是纯粹的预算改革所能改变的,恰恰相反,预算改革的推进需要对中国政治过程的某些部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预算松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信息经济学理论能够解释预算松弛的产生动因及经济后果。预算管理"契约说"说明了预算松弛产生于预算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并可以划分为预算制定("签约")中的"直接的预算松弛"和"间接的预算松弛",即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编制松弛"和"执行松弛"等概念。预算松弛和信息不对称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基于这种效应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5.
论预算的控制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预算管理实务中存在的种种困惑,“预算管理无用论”也开始出现。文章分析了传统的预算管理和超越预算在企业中的应用,并指出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环境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依据预算结余留用比例,可将预算结余索取权制度安排细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实验方法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预算索取权安排下,预算责任人都有制造编制松弛的激励;不同预算结余索取权安排下,编制松弛程度无显著差异,但执行松弛程度不同,且预算结余留用比例与执行松弛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期望通过预算结余索取权制度安排来抑制松弛是无效的;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合理的预算结余制度安排可以控制松弛的产生,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应该通过提高预算结余留用比例控制预算松弛。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是参与式预算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公共预算改革还存在地方政府改革内生动力不足、预算信息沟通不畅、公民参与有效性不高等问题。增加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预算改革的效果和持续性,为此,政府应坚持公共预算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积极构建政府和公众、社会组织之间的平等伙伴关系,形成公共预算的公民参与网络和社会对话机制,增加政府公共预算透明度,加大预算改革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我国拉开政府会计改革的序幕以来,除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个别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以外,从整体上看,改革依然没有触及“核心政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出现了弱动力现象。本文拟从三个对比视角:即与我国上一轮预算会计改革相比,与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以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会计改革相比;两个维度:即技术层面维度和制度层面维度,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弱动力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新疆高校为例,对高校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者相关工作年限以及预算参与程度影响预算松弛的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预算编制者从事相关工作时间越长其预算松弛程度越高,预算参与程度越高预算松弛程度越高,在预算编制者的工作经验和预算参与程度的共同作用下,预算编制者相关工作时间越长、预算参与程度越高预算松弛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