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内涵黄健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思想家的鲁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有关人的自由与解放,特别是有关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思想主张。置身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爆发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前沿,鲁迅敏锐地感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立场是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现代化。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鲁迅创作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客观存在。鲁迅创作的现代性建构以“立人”为核心,以启蒙主义思想革命为基调,追求个性独立和思想解放。鲁迅创作的现代性追求为20世纪中国文学奠定了“人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教育思想谱系中,"立人"是核心的内容。在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大背景下,鲁迅以"人"的自身建构为主题,力图唤醒个人意识,解决长期在封建制度压制下的国民性格问题,是十分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思想。鲁迅的"立人"教育观批判地接受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文化启蒙新潮和西方文化资源中的合理成分,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4.
以鲁迅的“立人”思想为论述基点,运用马斯洛的人格理论分析阿Q的病态人格及其与理想人格范式——自我实现的人存在的差异,在理想人格范式构建的具体途径中着手中国国民的人格再造,以实现对新世纪“立人”思想的发展和民族人格自我再造。  相似文献   

5.
由近代理性主义,经过现代非理性主义,进到马克思主义,构成鲁迅精神逻辑发展的历史全程。作为鲁迅精神历程的前半期,由近代型自由个体到现代型孤独个体,是其近代双重理想———基于近代理性觉醒的社会事功的社会理想和基于近代情感觉醒、近代人格觉醒的个人、家庭的人生理想———相继破灭的一个历史的精神苦果。假如说其人生理想的破灭使鲁迅痛切感受到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的话,那么,其社会理想的破灭则充分显示了近代理性主义文化思想在现代中国的客观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峻峰 《文史哲》2006,5(5):103-110
鲁迅早年的立人思想从属于20世纪初的改造国民性思潮。他在五四时期结束沉默,加入新文化人的启蒙呐喊,不是对早年立人思想的回复,而是对新的启蒙课题的重新认同,是他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飞跃。鲁迅从早年的立人思想到五四时期对思想启蒙的重新认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从20世纪初的改造国民性思潮到五四思想启蒙的嬗变。这种嬗变主要表现在:启蒙的根本目标由民族自救转变为民主追求,启蒙的中心任务由改造国民性转变为道德革新,启蒙的基本手段由引进西学转变为反传统。  相似文献   

7.
鲁迅将自已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立人”,为了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立人”的思想赋予他的著述以独特的风貌。鲁迅“立人”的思想和实践,虽然有着发展和变化,但是贯穿了他的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现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20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治性:鲁迅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盛勇 《河北学刊》2002,22(2):89-94
“政治性”是鲁迅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它的内涵必须放到鲁迅的战斗实践中予以理解。鲁迅思想中的“政治性”虽然是一个复杂的存在 ,但是具有人文关怀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要想理解鲁迅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 ,更须把它们放到一定的“思想场”中进行较为细致的比较研究 ,以期让它们在深刻的意义上进行更为充分的对话。鲁迅和马克思一样对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 ,所以他们在 2 1世纪学者研究视域中的再度融合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其激烈的“反传统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他希望建构新的文化传统,重塑中国人的思想,达到“立人——立国”之目的。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吸收精华,为我所用,从而使社会主义新文化走上一条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鲁迅研究向何处去? 这个问题,近几年一直在鲁迅研究界的上空萦绕。有的人说:鲁迅研究已经到顶了,很难再有什么突破了,没有什么可搞了。有的人说:鲁迅根本就不值得研究。后一种说法显系出于无知,近七十年的鲁迅研究学术史已经作出了最有力的批驳。前一种说法,虽然并不正确,然而却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鲁迅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完备的境界,本体研究、即鲁迅著作、生平、思想的资料整理、注释解析和理论研究,已经攀上了一定的高峰。沿着这条路线再往新的高峰攀登的确相当艰难了。因而在鲁迅研究工作中出现了相对的“极限感”。 鲁迅研究果真到了“极限”,没有什么可搞的吗?不是的。列宁说过:“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者多认为鲁迅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世界观的质变。其实,鲁迅前期的进化论等思想是长期积累发展而又自成体系的。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与稳定性。他的思想质变是渐进的。从“张个性”、“排众数”到“立人”,表现了这一发展线索。新质要素是在改造提高旧质要素的过程中逐渐融入的。旧质要素也没有因新质的产生而迅即消逝,新旧双方具有互含性与共进性。直到1925年,鲁迅的思想才开始发生质变,并渐次上升到阶级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阶段。最后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鲁迅与佛教、道教、基督教文化关系的课题业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出现了一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这只是从几个横截面入手进行“共时性”的研究,至于鲁迅整体的宗教文化观,鲁迅宗教思想的衍变(“历时性”的研究),鲁迅宗教文化思想在他的总体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等等问题则付之间如。本文试图对上述学术问题进行探讨,与鲁迅研究界展开对话。鲁迅前期宗教文化观留学日本期间,鲁迅通过批判洋务派和改良派的救国方略,提出了“立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对宗教文化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思索。鲁迅起初对洋务派和改良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提出了“立人”说,21世纪初台湾作家柏杨提出了“我们要活得有尊严”的主张。“立人”与“尊严”,是两位人文大师为复兴中华民族开出的“药方”。这两个“药方”是一脉相承的,与如今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文学和文化精神的角度看,20世纪中国离不开鲁迅这个名字。换言之,鲁迅是作为文学和文化的象征符号在一个世纪里熠熠生辉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鲁迅逝世后,他被赋予了“民族魂”的伟大称号。但也应该承认,一个世纪以来,对鲁迅的理解和看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它一直存在着这样两种错误倾向:或者过于贬损和否定鲁迅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过于将鲁迅拔高以至于神化。这就严重影响了对鲁迅的正确评价以及学习和借鉴。在新的世纪里,鲁迅研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恐怕还是将鲁迅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实事求是地探讨鲁迅的伟大及其局限性。因…  相似文献   

16.
李玉明  魏健飞 《东岳论丛》2022,(10):35-48+191
五四新文化最响亮的口号是“个性解放”,也因此,在叙事上“五四”被一般地定性为“人的发现”。这几乎是不证自明的。然而,“人的发现”其具体内涵是什么?这个“人”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重大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问题尚待辨明。通过考察《狂人日记》等文本,我们发现,这部被誉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主题并非“礼教吃人”这种简约化概括所能包纳,而且所谓“吃人”,其真正的内涵是“非人”或“非人的状态”。小说主人公狂人正是在一种“罪感”的驱迫之下,在正视自身的(人的)“非人的状态”中获得了人的自觉,并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人的观念”。这就是《狂人日记》的内核及其独特价值。这是五四时期真正的“人”的呐喊。所以,所谓“奠基”者是指,五四新文化就建基于这一“个体”/“人”之上,它是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基础性和根底性意识而被鲁迅天才地把握到的,并第一次掘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人学、伦理学与后现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学的世纪回眸:面对人和人类处境的两难,呼唤对人的概念的整体把握对我们今天的时代作一个恰如其分的描述是困难的。谁不顾及到这种困难的程度而冒昧地用一种同一性的概念方式来谈论当今这个多样性的时代,都不能够避开“片面主义”的责难。值此世纪之交,如果对本世纪的重大问题作一个总结,我们不难看到,它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在此,我愿意冒昧地指出,即将结束的这个世纪是一个人学的世纪。这并不是说,人的问题在我们的这个世纪获得了很好的解决;实际情况毋宁是,人的问题从来没有像本世纪这样以一种异常尖锐的方式提了出来。回眸20世纪人…  相似文献   

18.
先秦孔、孟儒学的个体观是立己与立人的统一。明末清初儒学对宋明理学“存天理,遏人欲”的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纠偏。王船山提出“理欲合性”,主张“人欲之正即是天理”。展示了将个体发展与群体和谐相统一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美育立人”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中断、深化几个阶段。具体而言,“美育立人”思想从梁启超提倡的“新民”到现代文学一致追求的“立人”,比较注重国民性的改造与独立人格的培养。在这过程中,哲学、教育、美学、文学等各种艺术,充实了“立人”思想的内涵。“立人”思想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既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内在与外在的双层功能,又对当下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8,(2):148-150
文本试图以"立人"概念的重新阐释为突破口,尝试将鲁迅研究与当代中国重大思想问题进行关联。"立人"在鲁迅那里并非抽象的概念论式建构,而且具有相当的实践性。既往研究更多关注启蒙从传统烛照下的"立人"理想,但很少追问如下命题:立什么人?知识分子还是土俗世界庸众?人是否可立?是制度设计上的完善会产生新人还是有了新人才会有制度设计上的完善?本文认为,"立人"在鲁迅那里并非一种形而上的充满文艺腔的理想,而是充分预估了"人"之多样性、复杂性基础上的有限度的行动。这种由下至上并充分意识到自身局限性的思想方法是对启蒙及知识分子主导的其他理想色彩鲜明行动的纠偏,亦是今后鲁迅研究应当注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