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的人文精神或人文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几年,国内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日趋激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双方都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融合,但是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科学主义一方认为应该以科学精神改造和充实人文精神,提倡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反科学主义认为应该让科学回归人文.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建立以人文为基础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使科学与人文融合,而不至于流于口号和空谈.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学的价值追求与理论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追求,中国社会学在发端之初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一体,既接受了西方社会学的影响,也承继了中国学术传统之精华,展开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建构了具有丰富内容的社会学理论,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中国社会学应当认真总结因人文精神而兴、借科学精神而实的历史经验,突破单纯经验化和技术化的狭隘倾向,摆脱由此而产生的表层化和边缘化困境。  相似文献   

3.
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时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观蕴含丰富的内涵,它强调突出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强调广博的知识视野、独立的理性精神、自觉的批判意识、智慧的品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注重培养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以发扬学术自由精神与独立品格。今天提倡人文主义教育观体现了其特定的历史情境与时代性要求:它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中国应对WTO挑战的现实需要;有助于知识经济时代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强化终身学习观念,构建学习化社会。  相似文献   

4.
学报赋     
龙协涛 《云梦学刊》2009,30(5):F0002-F0002
夫学术者,聚文脉,续学统,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奠基,为民族植根,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国学与西学交融,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精神之渊薮;文化之摇篮,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千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浩浩乎,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者与诗人两种品格兼备的历史学家 ,陈寅恪先生在史学研究领域中达到了极高的学术境界。本文从“最渊博、最有识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神游冥想真了解”、“以诗证史”五个方面 ,论述陈先生的史学境界。这种学术境界渊博、自信、独立、幽远、新颖 ,是冷静与情感、理性与价值交融之产物。学术境界作为人生境界的反映 ,体现着他广博而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包含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分别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表达.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生产和开发过程,这两种精神也应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学术规范和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背离了这两种精神.从这个角度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真正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杨雪 《理论界》2000,(4):54-55
中国素以“人文学术之邦”著称 ,具有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然而多年来 ,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 ,人文教育却被严重地削弱了。长期以来 ,在我国非文科的高等教育中 ,人文科学仅局限于几门政治理论课 ,总学时仅占 1 0 %左右。高校轻视人文教育的结果 ,导致一些大学生虽有一技之长 ,但却成为综合素质不高的“有知识 ,没文化”的人才。这种状况显然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称的。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 ,它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学及文学艺术等学科。人文科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 ,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刊启事     
本刊作为哲学礼会科学的载体,承担着反映、展现和传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任务,以推出学术精品为最高职责,以追求现实最佳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致力于弘扬学术创新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平等。欢迎国内外学术同仁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7,(2):33-33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文件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创新社科普及工作.探索社科普及的长效机制.向人民群众撒播人文之光.更好地倡导科学观念。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发展、奋进跨越.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魅力新雅安.雅安市社科联和市图书馆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了“三月社会科学普及月启动暨‘雅州讲坛’开讲仪式”。  相似文献   

10.
钱穆人性化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徐锋 《人文杂志》2002,(6):156-160
本文主要通过梳理钱氏的非学术文献 ,从其自身出发来阐发其教育思想与实践 ,认为钱氏所提倡的乃是 :自由主义教育 (思想自由、学术独立 ) ;教育以人为本 ,重人格完善与德性修养 ;留意培养学人 ,昌明学术以传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化为使命 ;提倡奋发图强 ,使其尽性成德 ,不失做人的本分 ,最终成就人 ,成为一理想人。可谓是具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发的人文主义。当然钱氏自身的“言公”与“谢名”的人格风范也值得重视。同时尝试对其在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地位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全面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而作为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桥梁与纽带的艺术教育更是一种最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承载起一种崇高的文化使命,应当是统摄人才人生之意义、道德之完善、生存之价值、心灵之归宿的精神文本,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12.
理性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性精神包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提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态度,推崇自主、自觉、敬业、进取的价值观,富有经济理性、追求实际的成效与利益,倡导法治等核心价值观。由于地理环境和传统学术建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文化在其发端之初就缺乏理性精神。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力呼唤理性精神,大力弘扬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艺术?""艺术在社会人生中居于何种地位?""艺术何以成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些艺术的形而上问题,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领域中向来是一个既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都曾经给出了种种不同的答案,有些经典性的论著还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研讨、甚至还曾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普遍的认同,并且载入了思想史册.在艺术美学即将走向新世纪的当前阶段,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在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而引起的人类文明的危机,以及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由于忽视人文教养而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都在昭示人们:高扬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如果人们继续用实用的态度对待科学和艺术,片面地搞"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享有,轻人文教养",忽视科学和艺术的人文涵蕴与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衰退与社会时尚的庸俗化.于是,人们对艺术的形而上追问自然转向了寻求艺术、科技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力求实现科技发展(物质文化)和人文追求(精神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据我理解,这就是于茀同志新著<艺术的位置>出版的现实依据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4.
张松泉 《北方论丛》2002,(3):127-128
"什么是艺术?""艺术在社会人生中居于何种地位?""艺术何以成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些艺术的形而上问题,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领域中向来是一个既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都曾经给出了种种不同的答案,有些经典性的论著还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研讨、甚至还曾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普遍的认同,并且载入了思想史册.在艺术美学即将走向新世纪的当前阶段,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在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而引起的人类文明的危机,以及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由于忽视人文教养而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都在昭示人们:高扬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如果人们继续用实用的态度对待科学和艺术,片面地搞"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享有,轻人文教养",忽视科学和艺术的人文涵蕴与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衰退与社会时尚的庸俗化.于是,人们对艺术的形而上追问自然转向了寻求艺术、科技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力求实现科技发展(物质文化)和人文追求(精神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据我理解,这就是于茀同志新著<艺术的位置>出版的现实依据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用主义美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受社成思想的影响最大,社成的哲学、美学与教育思想曾影响过现代中国的先哲.他的思想的传播不仅为批判封建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现代新文化作出过贡献,也为强化我国现代美育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力度打下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蒋梦麟是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在此基础上,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思想:反对顽固守旧和全盘西化,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追求个性自由,倡导发展通俗科学和研究高深学术并存,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蒋梦麟的科学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岭南文化与民族精神─—岭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华1994年12月3~4日,华南师范大学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和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惠州市召开了以“岭南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22篇。与会者从岭南文化的民族精神特色、民族精神在岭南...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史上,肇端于1918年2月,几经停顿延至抗战前夕的歌谣运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意义.歌谣运动的发生,有赖于“五四”前后那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积极传播西方(包括苏俄)先进的文化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他们借助崭新的精神武装,不仅明察了民族的困境与危机,更看到了她的光明和未来,从而极大地激发起重振中华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这一点构成歌谣运动深厚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呼唤和实践,促使觉醒了的人文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民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决心从这里寻求民族文化变革、发展的新途径.这又形成来自文化自身的内在动因.这些条件,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得到集中体现.其时,以蔡元培为校长的北大已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具有现代“科学”、“民主”思想的新型学者教授,正以自觉的使命意识,为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文化而奋斗、呐喊.校园里充满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各种研究所、教授会、讲演会相继成立,空气十分活跃.在这种背景下,1918年2月,经蔡元培批准,由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复)、钱玄同、沈兼士“分任其事”的“歌谣征集处”宣告诞生.从此以北大为中心,掀起一场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视界与人文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科学视界与人文视界肖峰人对世界的观察,总要选取一定的角度,他们的“观察之眼”总会受制于特定的目的、观念、方法和精神,而“科学之眼”和“人文之眼”,便形成了人对世界进行观察的两种最主要的视界:科学视野中的世界和人文视野中的世界。两种视界尽管有着千丝万...  相似文献   

20.
葛剑雄 《文史哲》2021,(3):184-187+255
学界通常所谓"文史不分家",其中的"文史"应指所有的人文学科。各人文学科都包含人文与科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它们所涉及的事实、文本等属于科学,适用于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切的理解和评价等则属于人文范畴。我们提倡科学与人文结合,关键在于科学与人文、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的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