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玉 《河北学刊》2004,24(3):136-140
周作人在本质上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思想不同,周作人是自由至上主义,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周作人的悲剧性命运既有自由主义在中国悲剧性结局的普遍性,又有周作人对自由主义误解的特殊性.这是抗战时期周作人附敌之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当代主要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刚 《理论界》2010,(4):18-19
中国当代存在众多的社会思潮,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倒退主义思潮等,其形成既有国内原因又有国际原因,既有经济原因又有社会原因。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这些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3.
传统与现代之间:徐复观的忧患与两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且富有极具特色的思想内涵。他一方面以传统主义卫道,另一方面又以自由主义论政。两种价值取向决定着他的思想探索既是痛苦的,又不免是矛盾的。他试图通过复兴传统儒学打开现代中国民主自由的大门,但其文化主张之本身又深在地妨碍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开出。这样一种两难的思想进路充分说明了现代新儒学的道德理想主义很难落实于社会变革的实际,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罗蒂(1931-2007),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他对西方传统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进行了批判,倡导一种后哲学文化。他认为,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神学对普遍人性的探讨是陷入误区,却又构想了一个将个人创造和社会正义弥合的乌托邦:“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出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的可能性:在这个乌托邦中,反讽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普遍性。”罗蒂分析了两类知识分子,一类是致力于社会正义的,如哈贝马斯等人;一类是主张自我创造的,如尼采和福柯。罗蒂试图调和二者,“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就是他的理想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充当了思想启蒙、社会批判和文化革新的先锋,其积 极意义永垂史册。但由于知识分子急于救国救民,寻找灵丹妙药,以致思想简单化,将原则和主义 定于一尊,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自由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发展,不利于思想学术的长期繁荣和 进步,以及全面真实地认识世界、改造中国。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在 90年代初期 ,进行过激烈的交锋 ,到了世纪末的最后三年 ,学术界谈论的“主义”则主要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诸多联系 ,以及与民族主义、社群主义的若干关联 ,使得自由主义成为世纪末中国思想论战中最为尖锐的场域。本文通过分析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出场中所形成的三种不同姿态 ,即自由主义的推进者、自由主义的反对者、自由主义研究者的考察 ,认为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有其自身不可否认的合法性 ,但仍需要寻绎自己的有效性边界 ,使自己成为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社群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化军 《人文杂志》2005,1(5):146-152
社群主义认为自由主义忽略了社会、历史和传统等因素对人类正义观念及人类善生活的必然性和基础性意义,自由主义的道德主体是空虚的、脱离历史的,因而他们的方法是非历史主义的,而社群主义则采用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自我、正义及实践的历史性。以马克思主义眼光来看,社群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既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殷海光在自由主义思想上既继承“五四”的传统,又超越“五四”,有自己对自由主义的独到理解。他认识到理性的有限性,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他关注自由主义的人文基础,认同传统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念;他张扬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凸显个人自由的重要性。他的努力体现了“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殷海光在自由主义思想上既继承"五四"的传统,又超越"五四",有自己对自由主义的独到理解.他认识到理性的有限性,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他关注自由主义的人文基础,认同传统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念;他张扬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凸显个人自由的重要性.他的努力体现了"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自由"的歧路--"五四"自由主义的两大脱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玉顺 《学术界》2001,(3):23-33
五四传统的精神实质并不是表层的"民主与科学",而是深层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五四"自由主义既脱离当时的现实,又脱离中国的传统.就其严重脱离传统而言,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总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自由主义乃是与其"二希"(古希腊、希伯莱)传统对接的.中国文化传统亦自有其自由精神,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对这种自由精神传统进行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偏差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自由主义把私有财产权和市场机制作为政治和社会文化自由的基础与动力,而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却只要求政治与文化自由,在经济上则普遍排斥私有财产权和市场机制。其原因在于:在自由主义被当作救国工具的前提下,其核心价值不能不被时代性的民族主义夙求所遮蔽;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道德至上倾向和对经济生活的陌生与鄙视、政治全能主义、大同理想,也深刻制约了中国自由主义者的价值偏好;知识分子对社会转型的不适应和对扭曲的市场经济的抗议,而产生了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幻想;同一时期世界性的左翼思潮及对统制经济的迷信,也影响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古典自由主义把私有财产权和市场机制作为政治和社会文化自由的基础与动力,而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却只要求政治与文化自由,在经济上则普遍排斥私有财产权和市场机制.其原因在于在自由主义被当作救国工具的前提下,其核心价值不能不被时代性的民族主义夙求所遮蔽;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道德至上倾向和对经济生活的陌生与鄙视、政治全能主义、大同理想,也深刻制约了中国自由主义者的价值偏好;知识分子对社会转型的不适应和对扭曲的市场经济的抗议,而产生了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幻想;同一时期世界性的左翼思潮及对统制经济的迷信,也影响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袁刚 《兰州学刊》2009,(4):29-32
自由主义作为一套政治社会理论具有强烈的普遍主义色彩,尤其是18-19世纪的自由主义需要一套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道德哲学,以评估现存的制度,构建理想的秩序,自由主义的理论需求由于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兴起而得到满足。边沁对自然法和社会契约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把自由主义奠基在功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并积极投身激进的政治法律改革,为自由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说明中国古代社会有无知识分子这个问题为契机,讨论了知识人与知识分子的异同,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知识人之特征。本文认为,知识分子是指19世纪从法国人左拉出现以来的一个特有知识阶层,其最大特点是,除了用知识为己谋生或为自己政党、国家和民族等谋利益外,还有一种淡定的超越精神和勇敢的担当精神。他们愿意也能够在与社会公义和人类公义相关的公共事件或重大事件中"做声"。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显然不可能有知识分子出现而只有大量的知识人。中国古代知识人是宗法制和皇权主义专制的产物。这个体制使所有知识意识形态化,也使所有知识人侏儒化。  相似文献   

15.
施萍 《社会科学》2005,16(11):99-104
林语堂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他所坚守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他对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理解.林语堂从"语丝"时期激进的社会批判转化为"论语"时期社会批评和文化建设并重,其态度的变化标志着评判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重建,他在原有的道德-政治尺度之外,又增加了文化的尺度,社会角色也由单一变为双重.在这双重角色中,林语堂更看重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族、文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凸显,以威尔·金里卡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成为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界所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也受到了诸多的责难,包括自由主义内部和外部的.而澳大利亚政治学家库卡塔斯在其<自由主义的群岛:一种差异和自由的理论>中就从自由主义内部对于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从当代政治哲学的中心问题、自由与权威的平衡、国家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各个方面作了彻底的批判.库卡塔斯的政治理论对于古典自由主义的契约论传统的复归,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的一些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一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天朝大国梦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得粉碎,在救亡图存的社会氛围中,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自由主义思想也在这样的形势下被介绍到中国来。除了严复之外,谭嗣同、梁启超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是中国的第一代自由主义者。严复在他的一些论文和译著中全面地论述了思想自由和个性自由的思想主张,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若干理论基点,如认识论上的实证主义、伦理学上的个人主义、历史观上的进化论和经济思想上的放任主义。正因如此,严复又被称为“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但是,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和…  相似文献   

18.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新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容提要 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传统的观点,有国民革命还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争论。但事实上,由于中国社会的落后,虽然先进分子学习西方理论,宣传共和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对传统的社会生活的影响还很小。辛亥革命尽管具有共和思想的光环,实质上并未跳出王朝更替的循环,达不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水平。中国社会走上了传统的王朝解体后军阀割据的道路。辛亥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在为中国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政治模式寻找道路。  相似文献   

19.
近代思想史上,学者对自由主义的关注常常停留在西化派知识分子身上,近代中国命运多舛,政治自由主义在中国并未能成功,原因多归结为救亡压倒启蒙。而西化派知识分子所提倡的"自由"却很少被质疑。自由的内涵除了政治自由主义,更有文化的自由,文化自由体现着传统儒学中特有的自由观念。梳理钱穆对西学的看法,可以感受到文化自由的观念与精神。文化自由实可以作为对政治自由的补充与制衡,展开儒学与自由主义更为内在的对话。从传统学术的精神中发掘出的文化自由观,将可以开创出儒学中西会通新境界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层面,西方文化在“五四”时主要-是以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精神重构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话语。白话除了在语言形式和思想思维方面参与建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以外,从是否使用白话这方面我们也可看出“五四”时期文人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相对于因救亡把文学当作武器的革命文学对于文学性本身的忽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更注重于文学本体、文学审美的追求。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除了对于创作主体自由和文学本身独立的要求外,自由原则与自由文学本身的位置和立场必然表现出对主流政治文化的疏离以及反抗和批判。本文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分为四种表现形态。此外,中国近现代自由空间没能强大和持续的原因是:中国的近现代民间发言场所是兴起于报纸杂志的,民间报纸杂志成为主流文化传播基地的角色转变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没能开创一个完善的批评空间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新青年》的激进传统使“五四”知识分子构造的文化空间容易被知识分子对于价值选择和文化选择的道德性、时效性所覆盖。本文是第一次试图从白话、文学独立意义、批评空间的开创三方面阐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话语之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