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看,反垄断立法迫在眉睫。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实际上都是在竞争和垄断这两极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那就是都规定了反垄断的一般原则,并列举了一些法律所禁止的垄断行为,并同时又规定了大量的适用除外。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竞争法的发展历史考察了反垄断法中包含适用除外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此外,还分析了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取向和适用原则,为立法提供了依据。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范围是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部分,决定了反垄断的范围,在本文中也有所论述,是立法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通过单行立法或分散立法而予以规定的。反垄断法所规定的适用除外的对象 ,都是特定的垄断行为。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垄断 ,方能适用除外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贸领域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概念和类型入手,通过对于相关国家立法内容的比较,总结出国际经贸领域反垄断法适用除外范围、标准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国际市场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的原因、影响和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设计过程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反垄断法中,适用除外与适用豁免制度是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冲突、实现竞争政策对产业政策合理兼容的基本制度途径.适用除外是竞争政策对产业政策的无条件让步,在现代社会下,这种方式日渐式微;相反,适用豁免是对产业政策的有条件兼容,是各国法律常用的实现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式.从发挥适用除外与适用豁免制度的政策协调功能角度来观察,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应作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黄进喜 《东南学术》2011,(1):186-199
适用除外作为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受社会经济结构、产业政策、世界经济发展以及价值追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这一制度的设置有其法理基础。作为平衡和协调一个国家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产物,适用除外制度承载着对反垄断法多元价值目标的统摄与整合,其所秉持的有效竞争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是对多元价值目标统合的结果。在价值目标确定之后,应当以此为指引,检视和完善适用除外制度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自然垄断行业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欣 《兰州学刊》2005,(4):163-165
自然垄断行业豁免适用反垄断法是各国的传统,但是科技的进步导致传统垄断行业的系列变迁与新发展,自然垄断行业也开始引入竞争机制,要求把自然垄断行业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领域摒弃出去的呼声也很高,因此目前有必要对自然垄断行业的适用除外效力进行进一步的界定,并探讨相应的法律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已如箭在弦上,但是,关于它的理性思考却并不令人满意.已有的研究过于专注反垄断法文本及其国际比较,而忽视了对参照系文本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的考察;缺失了对中国反垄断立法的转型背景和过渡特征的实证研究;也没有认识到反垄断法律制度仅仅是一个需要与整个中国现实法制大系统相协调的小环节;甚至忘记了任何有效的法律制度都是"内生"于自己的社会与法律机体而不是"外植"自异己的社会环境,等等.本文重新提出这些原点性的问题,并尝试做了初步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中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现状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已加入WTO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正当竞争和垄断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之反垄断立法也被提上了立法日程.从概念上看,反垄断法指的是国家调整反垄断活动或其他限制竞争行为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总称,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其立法的实质在于维护公平竞争机制、防止力量的过度集中,与此同时,作为参加市场竞争的一般企业和消费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是现代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反垄断法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章"、"现代企业的制度基石",居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因此,厘清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关切市场经济下对反垄断法的呼唤需求,并制定反垄断立法的框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反垄断法是规制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保护公平竞争是反垄断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法律与经济交融的反垄断领域,首先必须理解公平的真正涵义,明确公平与经济效率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基于我国的现实经济发展情况,确立保护竞争者,严格适用除外制度以及完善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都有助于公平竞争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反”与“不反”是反垄断法当中争论已久的一对矛盾。在我国出台《反垄断法》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进一步确定适用除外制度在反垄断法当中的地位,为构建合理的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寻找可行性和必须性的理论依据非常必要。从经济学、法理学和政策学三个角度分析,收益性垄断的存在、平衡多元化法律价值的需要以及协调政府政策目标的要求是适用除外制度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