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租界作为近代中国的产物,其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乃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和贸易区域。它是西方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强行划定的,独立于中国的主权之外,成为"国中之国"。租界存在于中国各通商口岸,尤以天津为多。先后有英、法、日、意等九国租界。租界的存在,对于近代天津城市的成长变化、文化的重塑、城市空间等都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光二十五年(1845),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官慕久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决定将洋经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屋及居留之用。”①这片英人居住地也就是后来所称的英租界。以此为开端,租界在各通商口岸相继出现,它们以极其复杂的历史内容影响着中国早期现代化,构成中国近代历史运动中兼动力与阻力于一体的又一因素。一、“国中之国”与市政文明示范租界自出现之始,便挟带着强横的色彩,列强握夺了中国对租界的统治权力,在租界建立起独立的行政、警察和司法机构,…  相似文献   

3.
从1843年英国在上海设立第一处租界始,到1902年列强最后在厦门设立公共租界和奥匈帝国在天津设立奥租界止,英、法、美、德、俄、日、比、意、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镇江、九江、苏州、杭州、重庆等10个通商口岸开设了25个专管租界。这些租界在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上,完全仿照西方近代城市模式,大大改变了中国封建城市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及列强的侵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问题是直接涉及条约权利受益范围的重要问题。澄清这一问题 ,有助于更清晰地解读和评论在通商口岸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列强看来 ,《天津条约》订立以后 ,通商口岸的范围已扩大到一百里以内。按本文的考察 ,通商口岸的范围应以英国公使德庇时、驻沪领事巴富尔与苏松太道宫慕久的约定和照会为准 ,“以早出晚归 ,不准在外过夜为断。”著名国际法学家威罗贝认为 ,“关于条约口岸的范围 ,没有一个条约是明确的。”相对于列强单方面按一百里范围解释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而言 ,威罗贝的说法更近乎有关条约的真实。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绝不是一百里 ,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5.
张永帅 《兰州学刊》2010,(8):191-194
通商口岸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分布不均和各区域通商口岸地位的不同是造成近代中国近代区域经济现代化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除了现实原因,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口岸的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从《中英南京条约》开始,清末中国被迫和自行开放的口岸城镇据统计有104个。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  相似文献   

7.
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近代中国先后存在的二十多个外国租界中 ,上海租界设立最早 ,面积最大 ,历时最久。租界的存在 ,为西方文化比较系统地、迅速地、少受约束地输入上海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代上海因中国文化传统的边缘性特点和近代性因素 ,弱化了对西方文化的排拒力。同时上海社会移民人口特点 ,传统士绅角色缺位 ,使得近代上海文化呈无霸权状态 ,有利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近代上海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是中西不同文化共存、交流、融合的状态 ,是上海被称为文化熔炉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近代时期 ,欧洲城市与中国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处于同一水平。工业革命带来了欧美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拉开了与中国城市的差距。中国被动开放以后 ,来华传教士首先关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 ,并作出努力。上海租界领先全国 ,在污水排放、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方面作出表率 ,其他通商口岸和北京等城市接踵其后。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关乎物质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的文明。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举步维艰 ,正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租界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开端,也是藏污纳垢之地。在三大租界即上海、天津、汉口,游民帮会的势力特别引人注目。租界是培育帮会的温床,也是青洪帮发迹变泰的大本营。在近代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租界,青洪帮首领以帮会为依托,以贩卖鸦片、开设妓院、赌台、贩卖人口、"黑吃黑"等不法行为获取大量财富,并影响商界、政界。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毒品危害最烈的国家,在华夏文明史上,没有另一种商品曾像鸦片那样带来巨大的灾难与耻辱。在租界庇护下,青洪帮广泛吸收各阶层人士加入其中,渗透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行业;烟、赌、娼三位一体,租界巡捕房与青洪帮相互勾结、相互利用。青洪帮的本质是黑社会性质的江湖渣滓。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割除了青洪帮黑社会的毒瘤。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地区作为它们的租界.这种租界,最早于上海出现.在上海租界建立和扩充的过程中,小刀会起义爆发了.租界与小刀会起义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两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晚清自治时期,自治官绅从租界引进了不少西方近代城市管理措施,以加强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干预。但是,长期养成的旧习惯肯定非一日之功可以改变。于是,当租界当局、老城厢的自治士绅以警察强力推行新的行为规则时,国人仍以习惯行事,在租界街头就首先出现了居民与租界巡捕之间的暴力冲突;数十年后,曾经发生在租界街头的冲突又在老城厢重演,并成为当时老城厢居民生活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在近代上海,不管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租界街头的警民冲突,还是20世纪初在老城厢上演的街头闹剧,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前近代与近代城市生活的差异,说明中国城市居民要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改变某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重新调适个人行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过程中,相对革命、立宪所导致的社会冲突而言,发生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冲突应该更能反映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陈文彬 《社会科学》2008,(1):155-160
为了保障以纳税人为主体的公众利益,保护各自主权和区域利益,促进租界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近代上海租界创立了公共交通专营制度.该制度对专营企业日常运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专营权的期限和终止条件作了具体的规定.通过专营权管理,体现了租界当局一系列现代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清季中国已开各类通商口岸数十个,但地理分布偏向中东部沿海及沿江地区,存在严重的布局缺陷。西南、东北相对孤立,未能与中东部地区有效连接,其中西南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四川与云南之间缺乏顺畅的商贸通道,贵州完全没有开放口岸,而云南已开口岸均在边境市镇,与经济相对发展的滇中及滇东地区相距甚远。滇越铁路开通后,云南省城主动开埠,不设租界,自主管理,权自我操,成为中国西南第一个省会级通商口岸。省城开埠不仅促进了云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通商口岸的既有格局,优化了西南地区的商贸网络,是中国早期“西部开发”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4.
旧上海律师界的民主爱国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律师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创建民国后,仿效西方,创立了中国的律师制度。上海,作为中国工商业集中,又有各资本主义国家租界的十里洋场,自然成了全国律师人才荟集之地。而上海律师公会则全国各地律师团体的中坚。 和记者一样,律师的社会地位和活动状况,是衡  相似文献   

15.
近代台湾对外贸易对地方社会经济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贸易是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生过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它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又是怎样,这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通商口岸开放之后至日本占领以前台湾对外贸易对地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并以此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与近代化的关系的一个个案研究. 台湾是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被列为新增加的通商口岸的.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淡水、打狗等口岸相继开放起,到甲  相似文献   

16.
近代天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点,而租界则在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西方文化主体的基督教会,依托租界,对天津的教育、报刊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本土文化也极大地同化了租界内的西方文化,使其成为中国化的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结果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租界文化,并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天津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们还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一些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直接管理的租界。租界的建立,并无正式条约为凭,而是外国侵略者用欺诈手法,利用清政府官僚的愚昧无知而逐步形成的。这是外国侵略者插在中国躯体上一把把锐利的尖刀,也是中国封建官僚昏庸误国的铁证。  相似文献   

18.
论上海租界与租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的租界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具有先导性的文化范式,是依托租界生发出来的一种以混合中西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移民文化,具有鲜明的殖民性、混合性、近代性、自治性,成为上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杨天宏教授著《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一书已于近日出版 (中华书局 2 0 0 2年 7月 )。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自开商埠历史的学术专著 ,是对近代中国口岸开放历史内涵一次新的、深层次的发掘。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历来为中外学者关注。马士 (H .B .Morse)的《中朝制度》、费正清的《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西方学者的论著 ,以及张仲礼、隗瀛涛、罗澍伟、皮明庥等中国学者分别主持的对上海、重庆、天津、武汉等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 ,令学者瞩目。虽然中外学者对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作了积极…  相似文献   

20.
区域路径: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铮 《河北学刊》2007,27(5):85-88
本文以区域路径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区域的选择与定位、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运用区域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观照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内在联系,避免有意无意地过分渲染某一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从总体上提升对乡村社会经济史的认识,庶几更可接近"总体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