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鲁迅的《伤逝》告诉我们一种貌相:当"人必生活着"成为可能之后,爱情也"必须时时更新、生长与创造"。北村的《伤逝》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爱情最终是虚无而令人绝望的,无法使人类心灵得到拯救。鲁迅和北村的《伤逝》中理想爱情模式的主体是不同的。面对包括爱情在内的人生"绝望",北村确立了以神性拯救为唯一的终极救赎之径。而鲁迅在现实的土壤上信奉"绝望的抗战"。北村的愿望虽然美好,但在中国语境中,却很难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
1923年,鲁迅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其后两年,他又以小说《伤逝》形象地展现出觉醒的女性在出走后遭遇的不幸命运。《娜拉走后怎样》与《伤逝》深刻地揭示出个体解放并不等同于个体自由的获得。鲁迅关于“娜拉走后怎样”的思考受到了张爱玲的关注与赞同。在《沉香屑第一炉香》、《茉莉香片》、《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等小说中,张爱玲延续并拓展了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思想。对“娜拉走后怎样”的思索也成为了张爱玲小说中一以贯之的重要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的第一人称抒情性小说(《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中,《伤逝》有其特殊性。不仅因为它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也在于它是一个最容易引起歧解甚至对立性解读的文本。这与读者对它的表述方式——“第一人称独白”,对小说之“抒情性”的不同理解相关。文章从“独白”与“叙述”、“叙事”与“抒情”的关系以及抒情内在的悖论等问题入手,试图呈现《伤逝》抒情的复杂面向和抒情主体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4.
《伤逝》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向来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抒情诗般的格调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周作人曾认为“《伤逝》这篇小说很难懂”,是“鲁迅作品中最是难解的一篇”,他解释说,“《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借假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其实,《伤逝》并不难懂,也不是鲁迅作品中最难解的一篇。只是周作人作为“兄弟恩情断绝”的一方,站在他的角度来解释鲁迅作品而别有会心,或别具用心。这种解释是不符合小说的实际描写的。与周作人仅从一己的经历、体会或企图出发狭隘…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图从《伤逝》题目入手,来阐释鲁迅先生这部作品的深层意蕴。通过“伤”与“殇”之间关系的深层挖掘,来展现《伤逝》创作所体现的深刻性和隐喻性。  相似文献   

6.
“子君之死”是一个杰出的艺术范例李友益《宜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ZP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子君之死”是鲁迅的一个艺术失误》的文章。它轻而易举地断定;“《伤逝》是一篇失败的小说。”实在令人惊讶。仔细拜读之后.仍然感到实难苟同。《失误》的主要论据有三:...  相似文献   

7.
一、鲁迅小说中“我”的写法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两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十二篇:《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由此可见,鲁迅是很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作家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结构小说,展示情节,突显主题,这是由他的创作观和艺术个性决定的。鲁迅写小说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目的,就是“想利用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伤逝》的情感表现极为浓烈深切,不仅在鲁迅小说中显得颇为奇异,即便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也因而显得有些“另类”而十分引人注目.造成《伤逝》这一特殊风貌的内在原因应归结到鲁迅深微复杂的创作心理.《伤逝》在很大程度上是鲁迅面向自我的创作,是鲁迅不惮于以最坏的结局来推测自己的人生并给以艺术化的具体展示,是他迈向新的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仪式.  相似文献   

9.
凡是真正用思想写作的作家都会穿越现实关怀的层次追问隐蔽在现实背后的人的存在的本体性意义。鲁迅及其作品有这种飞升的品质,当代作家北村也承续并衍发了这一品质。该文旨在从存在观的视角对鲁迅和北村两位作家的同名小说《伤逝》进行解读,认为虚无绝望是两个作品立意的根基,也是作者言说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爱情故事是言说虚无存在所假借的一个命题。不同的是,二者在探察最终的精神企盼时有不同的指向。  相似文献   

10.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狂人日记》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深刻性 ,在于“立人”主张的提出 ,而“立人”的根本 ,则在于从思维层面重铸新人———这一过程无疑是艰难的 ,曲折的 ,对此 ,鲁迅有着清醒的自觉。在《狂人日记》中 ,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是借助于独特的艺术技巧得以实现的。具体而言 ,其艺术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两种人物系列的精心设置、两种写作手法的精思妙用、两种“语言”形态的着意并存  相似文献   

11.
无法拯救的困境——由《伤逝》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说《伤逝》入手,结合鲁迅当时的生存处境、内心世界及同时创作的姊妹篇《孤独者》,试图摆脱向来笼罩着鲁迅文本的空洞的“概念”和“意义”,还原出这个爱情悲剧的实际形态和隐含的“底蕴”。  相似文献   

12.
《伤逝》一直是鲁迅研究学界探讨鲁迅妇女观的重要范本。如果能够超越现有的从“小说者说”出发的研究方法,正视其存在的叙事破绽及意图悖谬之谜,将其置放于从古典到现代版的“私奔”模式中,并与现代新女性奋斗实迹互为参照,便可解读出它所蕴含的中国现代男性文化精英的性政治观、话语类型、两性关系与女性解放进程的真实形态。由此,使《伤逝》将显示出远不止于现有研究层面、限度、价值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离婚》、《伤逝》主人公爱姑和子君的悲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她们的悲剧分别是“熟睡国民”的悲剧和“梦醒女性”的悲剧。上升到美学范畴 ,本文把这两个悲剧分别归入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并在此基础上把鲁迅的悲剧作品作了大致划分 ,肯定了鲁迅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借鉴与超越——《伤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鲁迅的《伤逝》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这两部伟大作品,从创作思想、人物塑造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异同,并探讨了其主客观原因。作者认为,鲁迅在这里既借鉴了、又超越了易卜生,这对我们当前的文艺创作也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个性解放的狭隘化无爱人间的悲诉──论《伤逝》的悲剧蕴含元维社《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小说.因其强大的现实针对性和对“爱”的关注.而格外引人注目.《伤逝》更以其巨大而沉重的悲剧力量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时时引人思索。但长期以来.《伤逝》的研究者们只注重其...  相似文献   

16.
1 看了副标题,有人会喊道;“这种说法,鲁迅生前就愤慨地否认了,你还来胡说八道什么呀!”是的,鲁迅在1926年12月29日给韦素园的信中.确有以下一段写得明明白白的文字:“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伤逝》是小说,小说是虚构的。说虚构的小说《伤逝》写的是鲁迅自己的事,当然要毫不含糊地予以否认的。如果承认了,不就等于说涓生就是鲁迅,而许广平分明还活着,而且还和鲁迅幸福地相爱着,于是推断.鲁迅生活中还有一位神秘的女士,曾经和鲁迅恋爱、同居,后又离异,终于死于无爱的人间。这当然是无稽之谈.然而却很可以被鲁迅的敌人用来中伤鲁迅,鲁迅的愤慨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伤逝》文本中涓生、子君形象的多重性与“五四”文化运动中文化形态的多样性的一致性分析,对涓生、子君相互关系的不平衡性与“五四”文化运动中多种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的一致性分析,对涓生情感经历的波折性与鲁迅自身文化实践历程中的情感经历的一致性分析认为:《伤逝》是一个隐喻性的文本。它以感性的形式表达了鲁迅对“五四”文化运动的全面反省。  相似文献   

18.
厚厚的《鲁迅全集》中只有《伤逝》那几页泛起乌黑的指痕。短短的一篇小说,每每读过,都有一种新的体会,余韵袅袅,欲说还休。《伤逝》里的女主人公——子君,是一个身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装束,却怎么也逃不出封建樊篱束缚的女性。悲剧性的子君倾注了鲁迅极大的心血,让我们顺着先生的脚步,再探究她悲剧的原因。子君的悲剧在于缺乏经济来源,“人类有一个大的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这是鲁迅在《娜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伤逝》自问世以来,研究家们不仅对它的时代意义和人物形象等作了深入的研究,连“伤逝”这一标题的含义也都作了阐释。就我所看到的材料来看,几乎一致认为:所谓“伤逝”,就是伤痛地追念已经过去的人或事。如果从字面上看去,这种解释当然不错;但它将作为《伤逝》标题的“伤逝”也这样解释我却不敢苟同。第一,小说确实记叙了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但作者的用意只是让涓生和读者一味地沉溺于“伤痛地追念”中吗?第二,假如仅仅是追念往事,能反映涓生向  相似文献   

20.
从《伤逝》到"给我一条光"--鲁迅与许广平的情感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写于1925年的《伤逝》向人们指出了“五四”时期个人解放的困境,也未免是他对个人生活的一种拟想。厦门时期,鲁迅对新生爱情的疑虑仍然存在,然而,如果说《伤逝》揭示了当时险恶的外在环境对个人生存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那么,此时他所关注的是现代爱情更为内部的问题。经由一系列关于“牺牲”的讨论后,鲁迅和许广平终于走到一起。之后,许广平一直陪伴在鲁迅身边,除了现实的需要外,也未尝不是一种现代人的自我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