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小游 《管理科学文摘》2012,(18):200-200,209
电力系统低压电网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客户的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等相关环节产生的电能损耗。线损率作为反映电力系统低压电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指标,分析电力系统低压电网线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降低电力系统低压电网的线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具有庞大的农村低压电力网络,这些低压电网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农村低压电网还存在设备陈旧、线路损耗大及认识不足等问题,农村低压电网的改造需要遵循一定的改造及技术原则,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变压器、电能表及电网安全方式,与此同时加大无功补偿力度,对提高供电能力及降低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志宏 《经营管理者》2012,(2X):386-386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快速发展,针对于目前农村低压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而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系统的合理与否,又直接影响电能的各项指标。本文主要针对这方面的话题时行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负责完成低压系统中电能的控制、保护、测量、转换和分配。我国80%左右的电能都是由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提供,而随着用电量的进一步提高和智能电网的提出,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将迎来发展高峰,本文将从低压套开关设备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低压集抄系统建设已全面推广;文章简述低压集抄系统建设概况,并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低压集抄建设(RS485总线式)的问题,,仔细分析原因,找出在低压集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故障排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方伟 《经营管理者》2013,(29):390-390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农村低压接户线路改造工程,以期改善农村低压电网输配电质量与稳定性。在进行农村低压接户线路改造工程时,需要严格按照我国制定的《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以及《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中相关标准执行,提高改造工程的质量,保证农村用电户用电稳定性。本文对农村低压接户线路改造工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试探性的提出改造工程中需要落实的几项工作,希望能对相关设计施工人员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向琴 《经营管理者》2011,(1X):392-392
近年来高、低压变频器及新建项目中无功补偿装置的大量应用,已严重影响了山西焦化的电网质量,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弄清造成谐波的原因及危害,并进一步提出了消除谐波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陆卫忠 《经营管理者》2013,(1X):402-402
近年来,电缆绝缘穿刺线夹广泛运用于输、配电工程中,例如中、低压架空绝缘电缆或裸线的连接、低压绝缘进户电缆连接、建筑配电系统电缆连接、地下电网连接、路灯配电系统连接、普通电缆现场分支等。涉及的领域包括:酒店、商场、写字楼的电力供电系统、电气安装、市政建设及公路建设(路灯)等,与传统电缆连接方式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王岩 《决策探索》2001,(9):18-20
抓机遇改农网风起豫东大地   商丘市是一个拥有800多万农民的农业大市,但农村电网极其落后,中、低压电网年久失修,严重老化,供电线路过长过细,高耗能配变较多,造成供电质量很差,农村电价过高,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用电积极性不高,农村生活用电量不到全市用电量的10%.落后的电网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已迫在眉睫.   ……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电容无功补偿技术在油田电网中的应用特点、存在问题,阐述了工作环境、电网环境对电容器正常运行及保障电力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应用表明,使用低压无功补偿和高压无功补偿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电网功率因数,降低了线路无功损耗和网损。  相似文献   

11.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大小、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配置、信号干扰及人身安全等。如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电网、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受电对象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阻接地和直接接地四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2.
续亚强 《科学咨询》2009,(17):49-50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大小、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配置、信号干扰及人身安全等.如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电网、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受电对象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阻接地和直接接地四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用电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影响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以及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首先就要提高各用户的功率因数。这里简要探讨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低压无功补偿的几种方式,以及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电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国加快了对电网的改革,在配网的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在配网的管理上仍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就我国配网低压线损的现状进行阐述,并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原因提出看法,同时对如何管理线损的降损,技术线损的降损,及电网低压线损治理的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为电压线损的管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农网低压线损过大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以适应现代农业管理精细化要求,加大电网改革力度,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6.
马士谔 《经营管理者》2013,(6X):295-295
在220KV变电站中经常会出现过电压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投切空载变压器和分合空载母线这两种操作进行探讨,通过对原理的分析,提出了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可以采用减少空载电流或者增大变压器的电容等来减少变电站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过电压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姝娜 《经营管理者》2009,(20):352-352
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因此,要制定合理的线损指标,明确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备的线损管理方法,使低压线损管理取得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一流供电企业要求配网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配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精细化的基础和支撑,现有CIS、SCADA、PMS系统、发展中的DSCADA、广泛安装的负荷测录仪则为配网信息化提供了条件,本文介绍分析了信息化配网的构架,对建立在信息化配网基础上的中低压配电网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10kV及以下架空配网通信网络存在建设成本高、施工费时、费力等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利用现有的中、低压架空电网基础设施资源,推广应用电力特种光缆,建设新型智能配电网,并提出了其基本架构及工程建设方案,探讨了10kV及以下配网快速光纤化应用前景,为我国10kV及以下架空配网全面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提供了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光纤通信网络建设方案,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方面对如何加强农网线损的管理进行了论述,具体从无功管理、线损理论计算、配变节能、基础资料、低压线损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提高计量准确性、科学管理等降低线损的具体技术和组织措施,对搞好县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