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创新局面。这主要体现为“行业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三大创新要素。三大创新要素看似具有一定独立性,其实是密切关联的,尤其体现在全国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堂之上。然而,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行业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提升学生就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新时期环境以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文章就此展开,针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展开,结合“理论与实践一并重视”“强化学生专业交流”和“建立校企协同机制”专业教育课堂之下的三大标准,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以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例,指出学校对学生专业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该创新教学模式在学生职业生涯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雷鸣 《秘书之友》2010,(1):34-36
“办公事务管理”是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办公事务管理”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就是让文秘专业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职业秘书的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通过探求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曾广朴 《科学咨询》2008,(19):83-83
本文通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社会需求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自从学校把机电专业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推行“专业+公司+学生”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生产实训实习一体化,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毕业时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现代企业岗位要求实现了“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5.
“办公、办文、办会”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的三大基本能力,但“办文”能力是其中最薄弱的一项。文章重点探讨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提升文秘专业学生办文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此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校企合作的互惠互赢。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要求,阐述了专业发展能力的社会需求现状,并就专业发展能力的社会需求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的具体途径,即实施“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7.
《科学咨询》2010,(12):94-95
一.教材与教法 笔者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国规新教材《职业生涯规划》,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第一课《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前三目。侧重从“立足于专业求发展”的角度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为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生活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倩  李琼 《科学咨询》2024,(1):276-279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政治定位模糊、工程伦理知识缺失、专业信心不足等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三级”课程思政体系,通过理论浸润和实践体验的方式把家国情怀、工程伦理、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团队精神等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师。该“三级”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在增强专业信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土木兴邦、追求技术卓越与职业品德完美的意识,为土木工程专业中结构设计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和实施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全行业,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也需要适时调整。税法实务课程是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方面均存在壁垒。文章提出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税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图是机制专业、机电专业、数控加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数控加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 高职教育要体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模块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合理使用,可以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手段,详细了解了“光电类”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及现状,发现“光电类”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存在着认识不足,创业率低,成功率低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合理引导,资金注入和协同规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实际应用的专业素养.在讲授课的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弥补学生在面对枯燥文字所表现的厌烦心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中“财务会计”专业及“电算会计”专业必开的主要课程,上机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财务会计”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课程及国家级NIT考试的“会计电算化”模块取证课程中,教学要求采用用友软件公司出品的“用友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UFERP-M8.11”(下面简称U8)作为实验的指定软件。同时,在我校的相关专业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也采用的是U8作为实验软件。在教学实验中以总账子系统和报表子系统为主要实验模块。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是偶然出现的问题,还有些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面就近两年多来在电算化实验教学中使用U8软件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网络营销是一门新课程,根据课程特质和学生专业实际,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大部分学生有网购经历的实际,对他们进行网购调查,以便提高他们学习网络营销课程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实施“项目+任务”、“小组讨论+结果展示”、“指标+分值比例”、“校内教师+行业专家”等教学改革,对学生和教师是一个新的尝试,但教学效果要得到相应的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必要的药剂学课堂理论教学前提下,紧抓药剂学实验实训教学根本,建立起“与时俱进”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实训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终身学习”观念的客观要求,也是塑造学生应用型职业素质的必要条件,更是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体现为“办文、办事、办会”的“三办”能力。在切实提高学生“三办”能力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创新思路以院办报纸为平台,学生通过全程参与报纸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在实践各环节中充分锻炼提升核心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檀钊 《科学咨询》2023,(7):57-59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各不相同。政府有责任主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有权利完善共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义务主导制定共建的长效机制文件。职业院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有权利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实习实训,有义务提高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行业企业有责任为职业院校培养适格师资,有权利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服务和满足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有义务提供场地、设备、资金和学生实践。我们研究集团化办学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共建主体的“责权利”,明确共建主体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方能稳定和巩固“共建”的模式,强化“共建”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机械制图是机制专业、机电专业、数控加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数控加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高职教育要体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模块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合理使用,可以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由“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的实践而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分别从树立一种教学理念、内化一种教学模式、运用数字化资源、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网络平台等方面就“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感悟进行梳理,以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推广和应用,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与“稳定器”。农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具备较好的个人素质和农学专业知识。农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意义重大,高等农林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农学生的教育。高等农林教育目前面临着理论教学与实践分离、专业培养和就业方向脱节、学生认可度不高、学习不积极等困境。农学专业的辅导员要从入学教育、学业帮扶和就业指导三方面开展工作,帮助农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